2,689
次編輯
變更
陶斯亮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姓名 = '''陶斯亮''' | 圖像 = 缩略图|center|[https://p1.ssl.qhmsg.com/dr/270_500_/t01f0e6a290286bfef5.jpg…”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陶斯亮'''
| 圖像 = [[File:陶斯亮0.jpg|缩略图]]|center|[https://p1.ssl.qhmsg.com/dr/270_500_/t01f0e6a290286bfef5.jpg?size=400x525 原图链接]]]
| 圖像說明 =
| 出生日期 = 1941.04
| 國籍 = 中國
| 别名 =
| 職業 =
| 知名作品 = 一封终于发出的信》
}}
== '''人物生平''' ==
陶斯亮(1941.04-),女,籍贯湖南省祁阳县人(原国务院副总理陶铸的女儿),出生于陕西省延安。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7年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主治医师职称。现任中国市长协会专职副会长兼女市长分会执行会长,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市长》(中国市长协会会刊)主编。
1945年入延安保育院。少年时随父母(陶铸,曾志)在广州生活、读书。1961年就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1967年毕业。1968年起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医院、解放军第26医院和空军总医院医生。25
年的从医经历,习惯了医生的社会角色。1987年调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六局副局长。1991年放弃公务员身份和副局级待遇,到成立不久的中国市长协会任副秘书长、秘书长,同时兼任中国医学基金会副会长、会长(至2002年9月)。2001年6月起任中国市长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医学基金会副主席。2005年4月,任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主席(2006年4月起,曾兼任基金会理事长)。
== '''人物轶事''' ==
1978年12月,一篇长达万余字的《一封终于发出的信--给我的爸爸陶铸》在《人民日报》发表,引起轰动。女儿对含冤而逝的父亲的无尽思念,勾起了无数饱经乱世离合者的共鸣。陶斯亮因而闻名全国。
陶斯亮是肾科医生,她写给爸爸的第一封信是写在"301医院"的病历纸上的。当时她所在的医院没有透析设备,她带着病人到301医院去透析,一透析就要七八个小时,于是她就在医院要了病历纸,把它反过来就写了第一行字,她很自然地就写了"爸,我在给你写信",就这样开了头。后来著名诗人柯岩看到陶斯亮给父亲写的信,含着眼泪带着病帮她润色、修改。柯岩还把《人民日报》《文艺报》的同志请过来,亲自朗诵给他们听,把《人民日报》的那个同志听得泪流满面。有一天,陶斯亮在上夜班,突然《人民日报》的那个同志给她打电话,告诉她文章明天就可以发表了。陶斯亮当时很诧异,没想到自己的文章会在《人民日报》发表。结果第二天早晨陶斯亮上班查房的时候,各个病房的病人都在奔走相告这个消息,各个病房里都在听广播,是中央电台在广播陶斯亮写给父亲的信。[1]
== '''出版著作''' ==
《一封终于发出的信》 陶斯亮著,当代中国出版社2013年8月版。
《一封终于发出的信》收录了陶斯亮近30年回忆父亲母亲的文章。在书中,陶斯亮回首往昔,以深情的笔
《一封终于发出的信》 2013年8月版
《一封终于发出的信》 2013年8月版
调,叙述了她与父母坎坷的生活历程,特别是他们一家在"文革"中的遭际,不仅将我们重新带回那个特殊的时代,也展示了陶铸松树般忠贞不屈的品格。而曾志在改革开放时期的晚年生活,也显示了一个革命者简朴、不徇私情的高尚节操,令人感动和敬佩。[1]
== 人物评价 ==
| 姓名 = '''陶斯亮'''
| 圖像 = [[File:陶斯亮0.jpg|缩略图]]|center|[https://p1.ssl.qhmsg.com/dr/270_500_/t01f0e6a290286bfef5.jpg?size=400x525 原图链接]]]
| 圖像說明 =
| 出生日期 = 1941.04
| 國籍 = 中國
| 别名 =
| 職業 =
| 知名作品 = 一封终于发出的信》
}}
== '''人物生平''' ==
陶斯亮(1941.04-),女,籍贯湖南省祁阳县人(原国务院副总理陶铸的女儿),出生于陕西省延安。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7年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主治医师职称。现任中国市长协会专职副会长兼女市长分会执行会长,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市长》(中国市长协会会刊)主编。
1945年入延安保育院。少年时随父母(陶铸,曾志)在广州生活、读书。1961年就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1967年毕业。1968年起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医院、解放军第26医院和空军总医院医生。25
年的从医经历,习惯了医生的社会角色。1987年调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六局副局长。1991年放弃公务员身份和副局级待遇,到成立不久的中国市长协会任副秘书长、秘书长,同时兼任中国医学基金会副会长、会长(至2002年9月)。2001年6月起任中国市长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医学基金会副主席。2005年4月,任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主席(2006年4月起,曾兼任基金会理事长)。
== '''人物轶事''' ==
1978年12月,一篇长达万余字的《一封终于发出的信--给我的爸爸陶铸》在《人民日报》发表,引起轰动。女儿对含冤而逝的父亲的无尽思念,勾起了无数饱经乱世离合者的共鸣。陶斯亮因而闻名全国。
陶斯亮是肾科医生,她写给爸爸的第一封信是写在"301医院"的病历纸上的。当时她所在的医院没有透析设备,她带着病人到301医院去透析,一透析就要七八个小时,于是她就在医院要了病历纸,把它反过来就写了第一行字,她很自然地就写了"爸,我在给你写信",就这样开了头。后来著名诗人柯岩看到陶斯亮给父亲写的信,含着眼泪带着病帮她润色、修改。柯岩还把《人民日报》《文艺报》的同志请过来,亲自朗诵给他们听,把《人民日报》的那个同志听得泪流满面。有一天,陶斯亮在上夜班,突然《人民日报》的那个同志给她打电话,告诉她文章明天就可以发表了。陶斯亮当时很诧异,没想到自己的文章会在《人民日报》发表。结果第二天早晨陶斯亮上班查房的时候,各个病房的病人都在奔走相告这个消息,各个病房里都在听广播,是中央电台在广播陶斯亮写给父亲的信。[1]
== '''出版著作''' ==
《一封终于发出的信》 陶斯亮著,当代中国出版社2013年8月版。
《一封终于发出的信》收录了陶斯亮近30年回忆父亲母亲的文章。在书中,陶斯亮回首往昔,以深情的笔
《一封终于发出的信》 2013年8月版
《一封终于发出的信》 2013年8月版
调,叙述了她与父母坎坷的生活历程,特别是他们一家在"文革"中的遭际,不仅将我们重新带回那个特殊的时代,也展示了陶铸松树般忠贞不屈的品格。而曾志在改革开放时期的晚年生活,也显示了一个革命者简朴、不徇私情的高尚节操,令人感动和敬佩。[1]
== 人物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