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8
次編輯
變更
徐常遇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徐常遇
| 英文名 =
| 图像 =
[[File:T1xad BXDh1RCvBVdK.jpg|缩略图|center|[http://image.chinaso.com/detail?q=%E5%BE%90%E5%B8%B8%E9%81%87&idx=10&id=-2688118181271377458 原图链接] [http://image.chinaso.com/detail?q=%E5%BE%90%E5%B8%B8%E9%81%87&idx=10&id=-2688118181271377458 来自国搜图片]]]
| 图像说明 = 徐常遇 |center
|出生日期 = 生于(清)康熙年间
|出生地点 = 江苏扬州<br>
|逝世日期 =
|籍贯 = 江苏扬州
| 国籍 = 中国
| 别名 = 字二勳,号五山老人
| 职业 = 清初扬州琴家、文学家
| 主要成就 = 广陵派开山鼻祖
| 知名作品 = 《澄鉴堂琴谱》。
}}
'''<big>徐常遇</big>''' <p style="text-indent:2em;">(公元十七世纪)字二勳,号五山老人,扬州人,生于康熙年间。精音律,为广陵派创始者。对传统琴曲力主保持原貌,反对增改。主张取尹柔和,节奏自由,崇尚淳古淡泊。辑有《澄鉴堂琴谱》。
徐常遇(公元十七世纪)字二勳,号五山老人,扬州人,生于康熙年间。精音律,为广陵派创始者。对传统琴曲力主保持原貌,反对增改。主张取尹柔和,节奏自由,崇尚淳古淡泊。辑有《澄鉴堂琴谱》。
然而,他的这种思想被广陵派的发展所打破。后来的广陵派在琴曲加工和发展上的成就和特点,非徐常遇最初所能预料。
他 弹琴的风格近于 虞山派,是广陵派的首创者。广陵派后来对于传统琴曲的加工、发展很有成就,但是徐常遇在当时对待传统琴曲却非常慎重。他对" 古琴曲传至今日,大都经人删改"的情况,提出了" 古曲设有不尽善处,可删不可增"的原则。他认为如果" 大曲过于冗长重沓"是允许"大加删汰而成曲者。"他举出《 羽化登仙》删为《 岳阳三醉》, 《汉宫秋月》删为 《汉宫秋》,《 渔歌》删为《 醉渔唱晚》的例子说:删改者必须"能识作者之旨不可。"坚决反对"无知妄人,谬为妄删。"他认为删比增好一些,理由是删得不好,最多"如古玩字画之有破损,其未损处,故仍未尝减色也。"可是增添得不恰当,就象一碗清水加进了污浊,再也"无还原之日矣"。甚至认为"即使加得极佳,终非古人本来所有"(《二香琴谱》)。他这样过分强调"古人本来所有",其实是限制了人们的发展创造,在实际上是行不通的。以后广陵派发展、加工传统琴曲的作法,实际是否定了他这一看法。
他编有《琴谱指法》,公元1702年初刻于响山堂,以后又重刻于澄鉴堂,经他三个儿子 校勘成书,就是现存的 《澄鉴堂琴谱》。他的长子徐祜,字 周臣。三子 徐祎,字晋臣。他俩人年轻时曾去北京 报国寺,"拥 弦角艺,四座倾倒。"一时京师盛传"江南二徐"。 康熙皇帝"闻其名,召见畅 春院。祜、祎对鼓数曲"。弟兄三人中以徐祎的成就最大,他父亲的 琴书编辑出版,主要得力于他。《 扬州画舫录》中也说:"扬州琴学以 徐祥为最。"有人以 唐诗:"一声之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来赞美他的弹奏。徐祎的儿子 徐锦堂,继承了父亲的琴学,并传给了广陵派的后继者 吴仕柏。
==主要作品==
徐常遇编有《琴谱指法》,初刻于响山堂,以后又重刻于澄鉴堂,经他的三个儿子校勘而成《澄鉴堂琴谱》,是清代的重要琴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