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8
次編輯
變更
李惕碚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李惕碚| 图像 = [[File: 李惕碚 , .jpg|缩略图|center|[http://www.casad.cas.cn/wcm/sourcedb_ad_cas/zw2/json/sxwlxb/200906/W020100512782114549708.jpg 原图链接]]]| | 性别 = 男| 出生日期 = 1939年6月| 国籍 = 中国| 民族 = 汉| 籍贯 =湖南攸县| 职业 = 高能天体物理学家 ,生于重庆北碚,原籍湖南攸县。1963年毕业于 | 母校 =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 }}<big><big>'''李惕碚'''</big></big><big><ref>[http://www.casad.cas.cn/aca/371/sxwlxb-200906-t20090624_1792040.html 中国科学院 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宇宙线与高能天体物理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 </ref></big><big><ref> [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newthu/newthu_cnt/teacher/teacher-1-20.html 清华大学 教授,清华天体物理中心主任。] </ref></big><big><ref>[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03/7co4k4a1gra9as6.html 名人简历] </ref></big>
<br>
高能天体物理学家 1939年6月生于重庆北碚,籍贯湖南攸县。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教授。曾任“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天体高能辐射的空间观测与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
在宇宙线和高能天体物理实验研究与数据分析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在国内倡议和组织开拓了高能天体物理的实验研究。提出了银河系g射线源的统计模型并获国际共识。建立了寻找超高能天体的计算公式,已成为宇宙线和高能天体物理数据分析的一个标准方法。建立了对象重建的直接解调方法和研究快速变化现象的时域谱方法,获得日益广泛的应用。
<br>
== 教育背景 ==
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 工作经历 ==
* 1964-1978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 1978-1979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 1979-1986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 1986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 1987-1990年,主持中国科学院重点科研项目“宇宙线高能天体物理研究”。
* 1992-199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天体高能过程的空间观测与研究”。
* 1988-1991年,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太阳活动和宇宙活动天体的研究”学术领导小组成员、子课题负责人。
* 1998-2001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天体高能辐射的物理过程”。
* 2000年3月-,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
* 1980年5月-1982年6月,英国Durham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 1997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 2001年9月-12月,日本名古屋大学客座教授。
* 教学经历:
* 2003秋季学期,清华大学,大学本科“新生研讨课”。
* 1983-1984,中科院研究生院,研究生“宇宙射线天体物理”。
* 1996-1997,清华大学“,数理统计学与实验数据处理”。
== 人 研究方向及领域 ==高能天体物理<br>1.空间高能天体物理实验研究<br>2.高能天体 物 简介理数据分析和天体高能辐射过程研究<br>(1)X射线双星<br>(2)活动星系核<br>(3)宇宙γ射线源<br>(4)γ射线暴<br>实验数据分析方法<br>(1)小样本统计<br>(2)成像分析<br>(3)时间分析<br>
== 李惕碚 科研成果 == 湖南攸县人,出生于重庆北碚。 在 高能 天体 物理 学家。1963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宇宙线与高能 和 天体物理 开放实验室 两个 学 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教授 科及其交叉领域 , 清华天体物理中心主任。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宇宙线物理和高能天体物理方面的研究。 在 宇宙线和高能天体物理 实验 研究与 观测、 数据分析 等 和理论模型研究三 方面 取得 都有工作经验和 重要成果。 在国内倡议和组织 <br>(1)从1963年 开 拓了 始,参加云南 高 能天体物理的实验研究。提出了银河 山站大云雾室 系 γ射线源 统 的 统计模型 安装及调试, 并 获国际共识。建立 在云南高山站进行 了 寻找超高能天体的计算公式,已成为 多年 宇宙线 和高能天体物理数据分析的一个标准方法。建立了对象重建的直接解调方法和 研究 快速变化现象的时域谱方法 , 获得日益广泛的应用。高能天体物理学家。1939年生于重庆,原籍湖南攸县。1963年毕业于清华 负责 大 学工程物理 云室机电 系 ,现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 统和 高 能物理研究所 山 宇宙线 与高能天体物理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重点基础 电磁簇射 研究 发展规划 项目"天体高能辐射 及重质量粒子事例 的 空间观测与研究"首席科学家 数据分析 。<br> 李惕碚教授在云南高山站进行了多年的宇宙线研究, (2) 从70年代开始倡议并组织开 拓 展 了 我 中 国 宇宙线天体物理和 高能天体物理的实验研究 ,领导建设高能天体物理实验室 ,主持研制球载大型硬X射线望远镜 并进行对天体高能辐射的空间观测 , 在世界上 首次用准直调制望远镜实现了对硬X射线天体的高精度成像 。79 。<br>(3)80 年代初建立了银 河γ 河gamma 射线的统计模型,首次给出 银河 对 宇宙线 与星际介质作用 产生高 能γ 能gamma 射线的定量估计, 并 指出 国际普遍接受的2CG 欧洲gamma天文卫星COS-B数据分析方法中的错误,并明确断定2CG 星表 所宣布发现的宇宙γ 上的gamma 射线 点 源约有一半 是不 并非 真实的 ; 分立源,而是星际分子云。 经过多年争论后,这一模型 及其结论 的正确性被 空间和地面 观测证实。 <br>(4) 在 领导建设高能天体物理 发展 数据 库及 分析 系统的基础上,在高能天体物理研究 方法 中取得 了一批 重要成果 。在实验数据分析方法方面有重要建树 : 建立了准确处理 为解决 稀有事例的 准确处理问题建立了 置信分布方法; 导 指 出 高能天文中通行数据分析方法的错误,和马宇倩合作建立 了估计对象 - - 背景观测 可靠 结果统计显著 性的 公式 正确方法 ,被 命名 称 为李 - - 马 公式 准则 ,已在 国际多学科 宇宙线和高能天体实验 研究中广泛 使 应 用; 创 同吴枚合作建 立了对象重建的直接解调方法 ,显著提高了对低信噪比、低统计和低分辨数据解调及成像的灵敏度和分辨能力 ; 发展 建立 了在时域上 进行时间分析的一套算法。<br>(5)在建设高能天体物理数据库及分析系统的基础上,在数据分析和天体高能辐射模型 研究 快速 中取得一批重要成果,如首次获得天鹅座X-3的高能gamma射线像,首次揭示黑洞双星高频时变特征,发现gamma射线暴参量的长期 变化现象 ,建立了gamma射线暴 的 一套新方法 等离子体放电模型等 。 曾获 <br>(6)任中 国 家优秀 (973)基础 科 技图书奖,国家自然 学前沿项目“天体高能辐射的空间观测与研究”首席 科学 三等奖 家 , 并获得 中国科学院 自然科学进步二 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的支持。该项目将建造一台世界最高灵敏度和最高分辨本领的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HXMT,实现人类历史上首次硬X射线成像巡天和对活动星系核、黑洞双星 等 奖 高能天体的高灵敏度定向观测,发现一批新天体和天体高能辐射新现象 , 王淦昌 推进人类对天体极端 物理 学奖。1997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条件下高能过程的了解 。 [1] <br>
== 主要奖项及荣誉==
* 1978年,高山大云雾室系统及其自动化装置全国科学大会奖。
* 专著《实验的数学处理》获1977-1981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
* 1987年,高山宇宙线核作用中次级粒子的特性及3200米高山宇宙线粒子形态学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 1988年,球载硬X射线望远镜及其对蟹状星云脉冲星的观测,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01年,对象重建的直接解调方法中国物理学会王淦昌物理奖。
==学术成就及著作==
* 《实验的数学处理》
* 《高能天文中成像和解谱的直接方法》
* 《银河核球X射线源GX9+1的振荡现象》
== 个人简历参考资料=={{Reflist}}== 教育: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本科毕业(1963年) 李惕碚 工作经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实习员(1964-1978)助理研究员(1978-1979)副研究员(1979-1986)研究员(1986-)外部链接 ==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2000[http://news.3-)英国Durham大学高级访问学者(1980sciencenet.5-1982.6)日本名古屋大学客座教授(2001cn/htmlnews/2011/1/243246.9-12)教学经历:大学本科“新生研讨课”(清华大学2003秋季学期)研究生“宇宙射线天体物理”(中科院研究生院1983-1984)“数理统计学与实验数据处理”(清华大学1996-1997) 研究领域 高能天体物理1.空间高能天体物理实验研究 shtm] 李惕碚 2.高能天体物理数据分析和天体高能辐射过程研究(1)X射线双星(2)活动星系核(3)宇宙γ射线源(4)γ射线暴实验数据分析方法(1)小样本统计(2)成像分析(3)时间分析 工作成果 在高能物理和天体物理两个学科及其交叉领域,在实验观测、数据分析和理论模型研究三方面都有工作经验和重要成果,曾主持中国科学 院 重点科研项目“宇宙线高能天 李惕碚 体物理研究”(1987-1990)以及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天体高能过程的空间观测与研究”(1992-1995)和“天体高能辐射的物理过程”(1998-2001),担任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太阳活动和宇宙活动天体的研究”(1988-1991)学术领导小组成员、子课题负责人。(1)从1963年开始,参加云南高山站大云雾室系统的安装及调试,并在云南高山站进行了多年宇宙线研究,负责大云室机电系统和高山宇宙线电磁簇射研究项 士:我心 目 及重质量粒子事例的数据分析,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2)从70年代开始倡议并组织开展了中国宇宙线天体物理和高能天体物理的实验研究,领导建设高能天体物理实验室,主持研制球载大型硬X射线望远镜并进行对天体高能辐射的空间观测,1988年获 中 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在世界上首次用准直调制望远镜实现了对硬X射线天体 的 高精度成像。(3)80年代初建立了银河gamma射线的统计模型,首次给出对宇宙线与星际介质作用产 王淦昌先 生 高能gamma射线的定量估计,指出欧洲gamma天文卫星COS-B数据分析方法中的错误,并明确断定2CG星表上的gamma射线源约有一半并非真实的分立源,而是星际分子云。经过多年争论后,这一模型及其结论的正确性被空间和地面观测证实。 (4)在发展数据分析方法中取得重要成果:为解决稀有事例的准确处理问题建立了置信分布方法;指出高能天文中通行数据分析方法的错误,和马宇倩合作建立了估计对象-背景观测结果统计显著性的正确方法,被称为李-马准则,已在宇宙线和高能天体实验研究中广泛应用;同吴枚合作建立了对象重建的直接解调方法,显著提高了对低信噪比、低统计和低分辨数据解调及成像的灵敏度和分辨能力;建立了在时域上进行时间分析的一套算法。专著《实验的数学处理》获1977-1981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5)在建设高能天体物理数据库及分析系统的基础上,在数据分析和天体高能辐射模型研究中取得一批重要成果,如首次获得天鹅座X-3的高能gamma射线像,首次揭示黑洞双星高频时变特征,发现gamma射线暴参量的长期变化现象,建立了gamma射线暴的等离子体放电模型等。(6)任中国(973)基础 科学 前沿项目“天体高能辐射的空间观测与研究”首席科学家,并获得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的支持。该项目将建造一台世界最高灵敏度和最高分辨本领的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HXMT,实现人类历史上首次硬X射线成像巡天和对活动星系核、黑洞双星等高能天体的高灵敏度定向观测,发现一批新天体和天体高能辐射新现象,推进人类对天体极端物理条件下高能过程的了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