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洞狮

增加 30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姓名 = 洞狮
| 圖像 = [[File:洞狮.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10755/20170602095447-1423197796.jpg/0 原图链接]]]}}
[[洞狮]]( [[ 学名 :Panthera ]]:'''Panthera leo spelaea ''' ):也称[[欧洲洞狮]],是一种已灭绝的[[猫科动物]]。比现代的狮子壮大,四肢粗壮,平均全长可达2.7米,尾长1.2米,体重250千克。最新研究表明,洞狮并不是狮子的祖先,只是和狮子的关系比较近。在距今30万到10万年期间,洞狮的足迹遍布亚欧大陆北部和中部的草原和荒漠、半荒漠地区。距今50万年前,化石狮已广布于[[非洲大陆]]的东部和南部,有化石记录显示,其中一些成员开始“走出非洲”并独立演化。进入亚洲东北部的成员演化成了[[杨氏虎]],而进入[[欧洲]]的化石狮适应了山地和相对寒冷的气候以及猎物的构成,体形进一步增大,进化成了新的亚种——洞狮。洞狮据记载绝灭于一万年前最后一次冰河的消失,其原因一来是和人类争夺洞穴作为居巢被大量猎杀,二来是它作为主要食物的[[大型欧洲野马]]灭绝,失去食物的洞狮因此随之灭绝。<ref name="世界之最">{{cite web |url=https://www.souid.com/archives/15389.html |title=史上最大的猫科动物,残暴狮| accessdate=2019-08-16}}</ref>==物种学史==
洞狮起源于一种早更新世生活在非洲的大型猫科动物——化石狮。到了距今50万年前,化石狮已广布于非洲大陆的东部和南部,有化石记录显示,其中一些成员开始“走出非洲”并独立演化。进入亚洲东北部的成员演化成了杨氏虎,而进入欧洲的化石狮适应了山地和相对寒冷的气候以及猎物的构成,体形进一步增大,进化成了新的亚种——洞狮。
洞狮曾与现代人的祖先共存了很长时间,直到大约1万年前。至于它们的灭绝原因,不仅是和人类争夺洞穴作为居巢被大量猎杀,更主要是因为它们的主食——大型食草动物数量下降,失去食物的洞狮也就随之绝灭。在此之后,南欧的巴尔干半岛上还生存着其他亚种的狮子,直到人类文明出现很久以后才最终消失。<ref name="历史追学网">{{cite web |url=http://lishi.zhuixue.net/tanmi/36296.html |title=历史上消逝的古兽 洞狮古兽档案| accessdate=2019-08-16}}</ref>
==形态特征==
洞狮四肢粗壮,全长可达3米,体重250千克,比一般老虎还高大,更是远远胜于任何一种狮子,在远古时期,肩高可达1.2米左右,头骨大约45厘米,大于现代所有的狮子。洞狮有圆形突出的耳朵,簇绒的尾巴,可能有微弱的老虎状的条纹,至少在其脖子和臀部处有条纹。其他考古文物表明它们会用于旧石器时代的宗教仪式。洞狮是性格暴躁孤独的凶猛大猫。它们的形象曾出现在石器时代欧洲先民的岩画和雕刻作品中,这些最古老的人类艺术品同时也成了科学家手中的宝贵材料。根据这些可以看出它们的毛皮上有隐约可见的斑纹,雄洞狮的脖颈也有环状鬃毛,只是远不如[[非洲狮]]显著。<ref name="搜狐">{{cite web |url=http://www.sohu.com/a/79363442_426488 |title=洞狮的资料_洞狮是什么动物| accessdate=2019-08-16}}</ref>
它和狮子的唯一相似之处就是都长有长长的鬃毛,曾经被原始人用岩画记录下来。有关洞狮的岩画、雕刻已经在欧亚大陆陆续被发现。最好的之一是一个来自德国南部的Vogelherd山洞的雕刻品,其清楚地描述出雄性洞狮明显的环状颈部鬃毛。来自[[法国]]La Vache洞的另一幅作品中,甚至连雌性洞狮尾部缨球状毛发都一览无遗。另外,这二个艺术品都清楚地显示,这些洞狮可能拥有微弱地有斑纹的毛皮。<ref name="telnote">{{cite web |url=https://www.telnote.cn/paihang/89/88468.htm |title=洞狮和剑齿虎哪个厉害?它又是怎么灭绝的?| accessdate=2019-08-16}}</ref>
==生活习性==
一般认为,由于身躯庞大、猎物数量又少,洞狮可能不会结成非洲狮那样十几二十只的大群,而可能结小群、成对甚至单独生活。雄洞狮作为第二性征的鬃毛不发达,可能正与社会行为不如非洲狮频繁有关。它们的主要猎物可能是马、骆驼、猛犸幼崽和各类野牛。
==分布范围==
在距今30万到10万年期间,洞狮的足迹遍布[[亚欧大陆]]北部和中部的草原和荒漠、半荒漠地区。不过很明显,它们不太适应密集的森林或较深的雪原。洞狮化石在欧洲最西分布达[[英伦三岛]],最东到西伯利亚的 Alazeya河流域。<ref name="21钓解密网">{{cite web |url=http://www.021diao.com/article/48266.html |title= 世界十种已经灭绝的动物| accessdate=2019-08-16}}</ref>
==亚种分化==
洞狮是狮子的亚种之一。
==种群现状==
洞狮据记载绝灭于一万年前最后一次冰河的消失,其原因一来是和人类争夺洞穴作为居巢被大量猎杀,二来是它作为主要食物的大型欧洲野马灭绝,失去食物的洞狮因此随之灭绝。
==复活洞狮==
科学家在西伯利亚的永久冻土层中发现了两只保存完好的、距今已有12000年历史的洞狮幼崽遗体。这两只洞狮幼崽保存得非常完好。2016年3月有科学家宣称,他们正试图克隆这种早已灭绝的哺乳动物。
截止2016年,对洞狮的印象还只是基于冻土带发现的少量头骨、牙齿和骨骼化石。有一个假说认为,洞狮的猎物,包括鹿和[[洞熊]]等动物数量的减少,导致了它们的灭绝。根据发现于德国的化石,成年洞狮可以长到1.2米高,2.1米长(不算尾巴)。<ref name="中国网">{{cite web |url=http://jiangsu.china.com.cn/html/tech/rdzx/4596291_1.html |title=科学家试图用克隆技术复活洞狮 距今12000年| accessdate=2019-08-16}}</ref>
==考古发现==
2010年06月,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根据最新一项研究,在一个史前山洞遗址发现的有刀痕的骨骼表明,欧洲早期人类曾猎杀过洞狮这种大型食肉动物。不过,这一研究结论也遭到部分专家的质疑。根据领导实施这项研究的[[西班牙]]罗维拉-依维吉利大学古人类学家[[露丝—布拉斯科]](RuthBlasco)介绍,洞狮骨骼上的切割痕迹表明,它们在遭到猎杀后又被肢解分割,内脏被取出,这与在现场发现的鹿、马、野牛等常见猎物残骸上的痕迹相同。布拉斯科表示,内脏被取出的洞狮残骸还表明,早期人类可能与洞狮不期而遇,并亲手将其杀死。
由于布拉斯科的研究团队并没有在现有骨骼发现疾病或受伤的任何证据,他们认为最大的可能性是人类最先与洞狮遭遇,并将其猎杀。综合各种证据,布拉斯科认为狮子骨骼上的伤疤可能表明,海德堡人至少可以成功猎捕最令人畏惧的食肉动物。她说:“狮子处于食物链的顶端,猎捕狮子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早期人类或许在食物链中处于与狮子相同的位置,甚至比这些大型食肉动物的位置还靠前。”<ref name="科学网">{{cite web |url=http://www.zxxk.com/article/150806.html |title=史前山洞遗址发现欧洲早期人类猎杀洞狮证据(图)| accessdate=2019-08-16}}</ref>
==洞狮vs洞熊==
{{#ev:youku|XNTc0NDQ4OTQ0|640|center}}
==参考文献==
{{reflist}}
{{uncategorized|time=2019-08-28T01:50:13+00:00}}
99,04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