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28
次編輯
變更
南齐书·张绪传
,创建页面,内容为“缩略图|[http://book.kongfz.com/160963/290272318/ 南齐书·张绪传] '''南齐书·张绪传'''出自《南齐书》,次数为“二…”
[[File:南齐书13.jpg|缩略图|[http://book.kongfz.com/160963/290272318/ 南齐书·张绪传]]]
'''南齐书·张绪传'''出自《南齐书》,次数为“二十四史”之一,是南朝梁萧子显所撰的历史书,书中记述了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502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ref>[https://www.shicimingju.com/book/nanqishu.html 诗词名句网]</ref>
==原文==
张绪,字思曼,吴郡吴人也。绪少知名,清简寡欲,叔父镜谓人曰:“此儿,今之乐广也。”州辟议曹从事,举秀才。都令史谘郡县米事,绪萧然直视,不以经怀。宋明帝每见绪,辄叹其清淡。吏部尚书袁粲言于帝曰:“臣观张绪有正始遗风,宜为宫职。”元徽初东宫罢选曹拟舍人王俭格外记室绪以俭人地兼美宜转秘书丞从之。绪忘情荣禄,朝野皆贵其风。尝与客闲言,一生不解作诺。时袁粲、褚渊秉政,有人以绪言告粲、渊者,即出绪为吴郡太守,绪初不知也。绪善言,素望甚重,太祖深加敬异。仆射王俭谓人曰:“北士中觅张绪,过江未有人,不知陈仲弓、黄叔度能过之不耳?”车驾幸庄严寺听僧达道人讲,座远,不闻绪言,上难移绪,乃迁僧达以近之。
寻加骁骑将军。欲用绪为右仆射,以问王俭,俭曰:“南士由来少居此职。”褚渊在座,启上曰:“俭年少,或不尽忆。江左用陆玩、顾和,皆南人也。”俭曰:“晋氏衰政,不可以为准则。”上乃止。四年,初立国学,以绪为太常卿,领国子祭酒。绪既迁官,上以王延之代绪为中书令,时人以此选为得人,比晋朝之用王子敬、王季琰也。绪长于《周易》,言精理奥,见宗一时。常云何平叔所不解《易》中七事,诸卦中所有时义,是其一也。世祖即位,转吏部尚书,祭酒如故。绪每朝见,世祖目送之。谓王俭曰:“绪以位尊我,我以德贵绪也。”长沙王晃属选用吴兴闻人邕为州议曹,绪以资籍不当,执不许。晃遣书佐固请之,绪正色谓晃信曰:“此是身家州乡,殿下何得见逼!”七年,竟陵王子良领国子祭酒,世祖敕王晏曰:“吾欲令司徒辞祭酒以授张绪,物议以为云何?”子良竟不拜。绪口不言利,有财辄散之。清言端坐,或竟日无食。门生见绪饥,为之辨餐,然未尝求也。卒时年六十八。
(选自《南齐传》卷三十三,有删节)
==译文==
张绪字思曼,是吴郡吴县人。张绪少年时就很知名了。他生性清雅简朴,没有贪欲,他的叔父张镜对人说:“这孩子,便是当今的乐广哩。”州里聘请张绪为议曹从事,后推举他为秀才。都令史来询问郡县米事,张绪萧然直视,不曾放在心上。宋明帝每次看到张绪,都要称叹他的性情清高淡泊。吏部尚书袁粲对皇上说:“我看张绪为人有正始之风,适合担任宫廷职务。”元徽初年,取消东宫官员编制,负责铨选官员的人打算让舍人王俭任格外记室,张绪考虑到王俭人品和家庭门第都很出色,建议应当让他做秘书丞,皇上听从了他。张绪对荣耀利禄从不放在心上,朝野人士一致推重他的风度。他曾和客人闲聊,说到一生不懂得应承顺从别人。当时正是袁粲、褚渊把持朝政,有人把张绪的话报告给了他们,于是张绪很快就被派出去做吴郡太守,当时张绪还不知道是这个原因。张绪善于谈吐,向来声望很高,备受尊重。太祖对他特别敬重。
仆射王俭对人说:“在北方士人中寻觅张绪这样的人,过了江是找不着的。不知陈仲弓、黄叔度能否和他相比美?”皇上到庄严寺听僧达道人讲经,由于张绪的座位较远,皇上听不到张绪说话,又不便移动张绪,便把僧达换地方使自己接近张绪。不久,加张绪为骁骑将军。皇上打算让张绪任右仆射,征求王俭的意见,王俭说:“南方士人很少有任此职的。”当时褚渊在座,便启禀皇上说:“王俭还年轻,有些先例恐怕一下子还想不起来。东晋时的陆玩、顾和,都是南方士人。”王俭说:“东晋是衰亡朝政,不能用作准则。”皇上便作罢。建元四年,国子学校刚刚建立,便任命张绪为太常卿,领国子祭酒。张绪升官之后,皇上便让王延之来代替张绪做中书令,当时人认为这次选人得当,和晋朝任用王子敬、王季琰相当。张绪对《周易》很有研究,讲解时总是言语精妙,说理深奥,被当时人所尊崇。他经常讲解何平叔所不明白的《易》中的七个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各卦的规律所决定的卦义。
世祖做皇帝后,张绪转任吏部尚书,祭酒之职仍旧。张绪每次上朝觐见,(离开朝堂时),世祖都要目送他老远。(世祖)对王俭说:“张绪因我的身份地位高贵而尊重我,我因他的德操高尚而看重他。”长沙王萧晃示意张绪选用吴兴闻人邕为州议曹,张绪认为他资历不合适,坚持不同意。萧晃派书佐到张绪那里坚持要用闻人邕,张绪便表情严肃地对萧晃的信使说:“这里是我的家乡州郡,殿下怎么可以这样逼迫我!”永明七年,竟陵王萧子良领任国子祭酒,世祖敕告王晏说:“我打算让司徒辞去祭酒,把这一官职授予张绪,外面有什么议论?”萧子良到底没有接受此职。张绪从来不谈利禄问题,一有钱财就散给他人。往往是清言端坐,有时一整天都不吃饭。门生看张绪饿了,就给他准备膳食,但他从来不要求。去世时六十八岁。<ref>[http://wyw.5156edu.com/html/z5594m3328j5344.html 在线文言文]</ref>
==作者简介==
萧子显(487—537年),字景阳,南朝梁朝史学家,文学家。萧衍建立了梁朝,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梁武帝。在梁朝,萧子显凭着他的才华、风度、谈吐的出众,受到梁武帝的礼遇和信任,官至吏部尚书。
萧子显是一个“颇负才气”的人,他的文才是有社会影响的。萧子显一生撰写五部历史著作,只有《南齐书》存于世。<ref>[https://so.gushiwen.org/authorv_0de401dd2e8e.aspx _古诗文网]</ref>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 840 中國文學別集 ]]
[[Category: 843 晉及南北朝別集 ]]
'''南齐书·张绪传'''出自《南齐书》,次数为“二十四史”之一,是南朝梁萧子显所撰的历史书,书中记述了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502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ref>[https://www.shicimingju.com/book/nanqishu.html 诗词名句网]</ref>
==原文==
张绪,字思曼,吴郡吴人也。绪少知名,清简寡欲,叔父镜谓人曰:“此儿,今之乐广也。”州辟议曹从事,举秀才。都令史谘郡县米事,绪萧然直视,不以经怀。宋明帝每见绪,辄叹其清淡。吏部尚书袁粲言于帝曰:“臣观张绪有正始遗风,宜为宫职。”元徽初东宫罢选曹拟舍人王俭格外记室绪以俭人地兼美宜转秘书丞从之。绪忘情荣禄,朝野皆贵其风。尝与客闲言,一生不解作诺。时袁粲、褚渊秉政,有人以绪言告粲、渊者,即出绪为吴郡太守,绪初不知也。绪善言,素望甚重,太祖深加敬异。仆射王俭谓人曰:“北士中觅张绪,过江未有人,不知陈仲弓、黄叔度能过之不耳?”车驾幸庄严寺听僧达道人讲,座远,不闻绪言,上难移绪,乃迁僧达以近之。
寻加骁骑将军。欲用绪为右仆射,以问王俭,俭曰:“南士由来少居此职。”褚渊在座,启上曰:“俭年少,或不尽忆。江左用陆玩、顾和,皆南人也。”俭曰:“晋氏衰政,不可以为准则。”上乃止。四年,初立国学,以绪为太常卿,领国子祭酒。绪既迁官,上以王延之代绪为中书令,时人以此选为得人,比晋朝之用王子敬、王季琰也。绪长于《周易》,言精理奥,见宗一时。常云何平叔所不解《易》中七事,诸卦中所有时义,是其一也。世祖即位,转吏部尚书,祭酒如故。绪每朝见,世祖目送之。谓王俭曰:“绪以位尊我,我以德贵绪也。”长沙王晃属选用吴兴闻人邕为州议曹,绪以资籍不当,执不许。晃遣书佐固请之,绪正色谓晃信曰:“此是身家州乡,殿下何得见逼!”七年,竟陵王子良领国子祭酒,世祖敕王晏曰:“吾欲令司徒辞祭酒以授张绪,物议以为云何?”子良竟不拜。绪口不言利,有财辄散之。清言端坐,或竟日无食。门生见绪饥,为之辨餐,然未尝求也。卒时年六十八。
(选自《南齐传》卷三十三,有删节)
==译文==
张绪字思曼,是吴郡吴县人。张绪少年时就很知名了。他生性清雅简朴,没有贪欲,他的叔父张镜对人说:“这孩子,便是当今的乐广哩。”州里聘请张绪为议曹从事,后推举他为秀才。都令史来询问郡县米事,张绪萧然直视,不曾放在心上。宋明帝每次看到张绪,都要称叹他的性情清高淡泊。吏部尚书袁粲对皇上说:“我看张绪为人有正始之风,适合担任宫廷职务。”元徽初年,取消东宫官员编制,负责铨选官员的人打算让舍人王俭任格外记室,张绪考虑到王俭人品和家庭门第都很出色,建议应当让他做秘书丞,皇上听从了他。张绪对荣耀利禄从不放在心上,朝野人士一致推重他的风度。他曾和客人闲聊,说到一生不懂得应承顺从别人。当时正是袁粲、褚渊把持朝政,有人把张绪的话报告给了他们,于是张绪很快就被派出去做吴郡太守,当时张绪还不知道是这个原因。张绪善于谈吐,向来声望很高,备受尊重。太祖对他特别敬重。
仆射王俭对人说:“在北方士人中寻觅张绪这样的人,过了江是找不着的。不知陈仲弓、黄叔度能否和他相比美?”皇上到庄严寺听僧达道人讲经,由于张绪的座位较远,皇上听不到张绪说话,又不便移动张绪,便把僧达换地方使自己接近张绪。不久,加张绪为骁骑将军。皇上打算让张绪任右仆射,征求王俭的意见,王俭说:“南方士人很少有任此职的。”当时褚渊在座,便启禀皇上说:“王俭还年轻,有些先例恐怕一下子还想不起来。东晋时的陆玩、顾和,都是南方士人。”王俭说:“东晋是衰亡朝政,不能用作准则。”皇上便作罢。建元四年,国子学校刚刚建立,便任命张绪为太常卿,领国子祭酒。张绪升官之后,皇上便让王延之来代替张绪做中书令,当时人认为这次选人得当,和晋朝任用王子敬、王季琰相当。张绪对《周易》很有研究,讲解时总是言语精妙,说理深奥,被当时人所尊崇。他经常讲解何平叔所不明白的《易》中的七个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各卦的规律所决定的卦义。
世祖做皇帝后,张绪转任吏部尚书,祭酒之职仍旧。张绪每次上朝觐见,(离开朝堂时),世祖都要目送他老远。(世祖)对王俭说:“张绪因我的身份地位高贵而尊重我,我因他的德操高尚而看重他。”长沙王萧晃示意张绪选用吴兴闻人邕为州议曹,张绪认为他资历不合适,坚持不同意。萧晃派书佐到张绪那里坚持要用闻人邕,张绪便表情严肃地对萧晃的信使说:“这里是我的家乡州郡,殿下怎么可以这样逼迫我!”永明七年,竟陵王萧子良领任国子祭酒,世祖敕告王晏说:“我打算让司徒辞去祭酒,把这一官职授予张绪,外面有什么议论?”萧子良到底没有接受此职。张绪从来不谈利禄问题,一有钱财就散给他人。往往是清言端坐,有时一整天都不吃饭。门生看张绪饿了,就给他准备膳食,但他从来不要求。去世时六十八岁。<ref>[http://wyw.5156edu.com/html/z5594m3328j5344.html 在线文言文]</ref>
==作者简介==
萧子显(487—537年),字景阳,南朝梁朝史学家,文学家。萧衍建立了梁朝,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梁武帝。在梁朝,萧子显凭着他的才华、风度、谈吐的出众,受到梁武帝的礼遇和信任,官至吏部尚书。
萧子显是一个“颇负才气”的人,他的文才是有社会影响的。萧子显一生撰写五部历史著作,只有《南齐书》存于世。<ref>[https://so.gushiwen.org/authorv_0de401dd2e8e.aspx _古诗文网]</ref>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 840 中國文學別集 ]]
[[Category: 843 晉及南北朝別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