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961
次編輯
變更
弦子腔
,無編輯摘要
弦子腔,又名平利弦子戏,弦子腔流行于平利县等地。弦子腔的起源不详。据说[[清代]]曾盛极一时,[[光绪]]、宣统年间,[[应县]]一带尚有唱弦子腔的班社在活动。辛亥革命后日趋衰落。它的每个唱段融入本地山歌调子和劳动号子,作为“喊腔”结尾落拍,唱腔音乐中的民间说唱特色,每段唱腔末尾必接“丢腔干白”和“喊腔号子”,乐器中专用弦胡伴奏和小牙子掺花击打拍节,唱词以七字句和十字句为主,唱腔以平利方言为基础,风格独树一帜。
2011年5月23日,弦子腔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ref>[http://www.gov.cn/zwgk/2011-06/09/content_1880635.htm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11-06-09</ref> ,遗产编号为IV-153。
==简介==
嘉庆末年至[[道光]]初是弦子腔的形成阶段,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平利女娲山下水田河民间“莲花落”艺人李敬模、李增模弟兄,在[[皮影戏]]的基础上,首创弦胡(粗竹筒和泡桐板做共鸣箱,老竹根作琴柱,牛筋琴弦)伴奏,演唱中又吸收其它剧种精华,融入本地山歌调子和劳动号子,在演唱落板时加上后台一齐吆调伴唱的喊腔,传名“弦子腔”。李敬模的创造,给弦子腔带来了生机。
弦子腔的[[音乐]]体制,介乎曲牌体与板式变化体之间 <ref>[https://new.qq.com/rain/a/20200917A09GZL00 弦子腔:以“喊腔”为特色,风格独树一帜],腾讯网,2020-09-17</ref> ,唱腔有四调:大腔、下调(又名二腔)数腔、娃子腔。另有七十二小调,其大部分失传,仅存的一部分是雁北[[民歌]]和牌子曲的组合,多数为曲牌体。现搜集到的有梅花调、咂咂咀、一江风、南罗子、闹红元、山坡羊、正调与罗罗腔的(数词)完全相同。弦子腔唱腔曲式结构多为上下句组成,或由上下句加花变奏发展成多句式。吐字用[[方言]],拖腔多加“哪衣咳”等虚字,唱腔结束时,往往用假声(俗称背弓音)唱高音尾腔。
弦子戏声调以平利地方语音为基础,音乐属板腔体,唱腔音乐中的民间说唱特色,每段唱腔末尾必接“丢腔干白”和“喊腔号子”,[[乐器]]中专用弦胡伴奏和小牙子掺花击打拍节,都是弦子戏有别于其他剧种的独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