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97
次編輯
變更
翁曾源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翁曾源]]'''| 圖像 = [[File:翁曾源1.jpg|缩略图|[https://p1.ssl.qhmsg.com/dr/270_500_/t01eb6cb8c718c59e0e.jpg?size=168x300 原图链接]]]| 圖像說明 = | 出生日期 = 1834年| 出生地 = [[北京翁氏府邸]]| 去世时间 = 1887年| 國籍 = 清朝| 别名 = 字仲渊,号寔斋、海珊| 職業 = | 知名原因 = 同治二年(1863)中状元| 知名作品 = }}==生平=='''[[翁曾源]]'''(1834-1887),字仲渊,号寔斋、海珊,江苏常熟人,生于北京翁氏府邸。翁同书次子。咸丰六年(1856)由监生恩赐为举人,同治二年(1863)中状元。因其为 [[ 翁同龢 ]] 之侄,人称" [[ 小状元]]"。历官翰林院修撰、国史馆纂修。因体弱多病,未几即告病归里,以书画自遣。一度曾代上海县学和龙门书院批阅课卷。书法得翁同龢指导,临池不缀,日有所成。行笔洒脱,深具董书风格。<ref>[http://ren.bytravel.cn/history/9/wengzengyuan.html 小状元] 博雅人物网2019-01-01</ref>常熟翁家,是闻名天下的[[名门望族]]。翁曾源的祖父[[翁心存]],道光二年(1822)第二甲第三名进士,咸丰朝官至[[内阁大学士]]。"北京政变"后,被慈禧太后任命为同治皇帝的师傅。同治元年(1862)病逝。翁心存的长子[[翁同书]],道光二十年进士,名列第二甲第十七名,官至安徽巡抚。他的第四个儿子[[翁同龢]],咸丰六年(1856)大魁天下,累官至一品尚书,光绪皇帝的师傅,帝党领袖。翁曾源便是翁同书的儿子。==事迹==同治三年(1864年),翁曾源在殿试上从容发挥尽显才华,当场被点为新科状元,翁家“叔侄两状元”的美谈很快传遍北京城。又因为翁曾源本身相貌出众,年纪又轻,是个刚刚三十岁帅哥,所有他被京城里的百姓称为“[[美状元]]”。当满朝文武大臣都纷纷称赞翁曾源“[[少年得意]],[[前程似锦]]”的时候,却突然传来消息:“翁曾源称心疾归里”。什么?新状元官没做几天竟然说自己有病辞职回家了?!到底发生什么不得了的事情使得翁曾源做出如此令人吃惊的举动呢?原来当年慈禧太后刚是个不满三十岁的寡妇,她听说新状元英俊潇洒后就亲自召见了他。两人一见面,慈禧太后就和颜悦色地询问翁曾源的学习情况、工作情况、生活情况。。。翁曾源规规矩矩一一回答。猛然间慈禧太后话锋一转,对翁曾源说:“李义山诗,有‘[[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句,予嫌其未惬,欲改为‘灵犀一点有心通’,似胜原句。而上句苦难妥协,汝为予改之。”
跪在地上的翁曾源一听,如果下句改为“灵犀一点有心通”,按格式上句就应当是“彩凤双飞无身翼”,这可难不倒状元郎。可是翁曾源还没回答出口,突然又琢磨:彩凤、双飞、灵犀、有心。。。太后这是什么意思?!他不敢往下想了,只是呆若木鸡地一言不发,脑门上渗出豆大的汗珠子。。。慈禧太后等了半晌也不见翁曾源回答,再一看他已经吓得全身冒汗了,于是哈哈大笑,然后命室外的太监将翁曾源带出皇宫。<bigref> 基本信息[https://news.pconline.com.cn/1038/10385549.html 被慈禧召见后],太平洋电脑网2019-01-01</big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