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842
次編輯
變更
本体论 (哲学)
,無編輯摘要
有的[[哲学家]],如[[柏拉图]]学派认为:任何一个[[名词]]都对应着一个实际存在;另外一些哲学家则主张有一些名词并不代表存在的实体,而只代表一种集合的概念,包括事物或事件,也有抽象的,由人类思维产生的事物。例如“[[社团]]”就代表一群具有同一性质的人组成的集合;“[[几何]]”就代表一种特殊知识的集合等。
==字源==
1870年代,日本学者[[西周 (启蒙家)|西周]]将它汉译为理体学,之后又出现了实体学、本体论、实有论、存在论等译名。之后这些译名传入中国。1930年代之后,日本学界通常使用存在论这个译名。
本体论最早可推朔到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曾经定义存在论为“研究物体的存在的科学”。具体地说是研究物体的分类,也就是说:在什么情况下,一个物体可以被定义为“存在”。比如包括“普遍”的问题和“具体”的问题。
[[笛卡尔]]在《[[第一哲学沉思集]]》一书正文后附录的“笔者对第二组反驳的答复”最后一部分中对“本体”的定义是 :{{cquote2:cquote2|一件东西,以它为主体直接寄托着、或者以它为依靠存在着某种我们理会到的东西,即我们心里有实在观念的某种特性、性质或属性,就是本体。因为严格来说,我们对于本体没有别的观念,只认为它是这样一个东西,其中形式地或卓越地存在着我们所理会地东西,即客观地在我们的某个观念里面的东西,因为天然的光亮告诉我们,无是不能有任何实在的属性的。}}
== 观念,物体,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