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27
次編輯
變更
大夫 (官名)
,创建页面,内容为“''大夫'' File:135658521.png|缩略图|右|[https://image.so.com/view?ie=utf-8&src=hao_360so&q=%E5%8F%A4%E4%BB%A3%E5%AE%98&correct=%E5%8F%A4%E4%BB%A3%E5%AE%98%E8%…”
''大夫''
[[File:135658521.png|缩略图|右|[https://image.so.com/view?ie=utf-8&src=hao_360so&q=%E5%8F%A4%E4%BB%A3%E5%AE%98&correct=%E5%8F%A4%E4%BB%A3%E5%AE%98%E8%81%8C&ancestor=list&cmsid=8318ad72e07f62b3bd3fbdc31f6c084c&cmras=6&cn=0&gn=0&kn=22&crn=0&bxn=20&fsn=102&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65#id=c1010ab3e1cd01d83bacbad158d71e5c&currsn=0&ps=68&pc=68 原图链接]]]
大夫。古代职官的级名。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任官职之称。秦汉以后,有谏议大夫、中大夫、光禄大夫等官职。至唐宋尚有谏议大夫之官,至明清废。又隋唐以后以大夫为文官官阶之称号。指从五品官员,地位低于公和卿,金朝大夫指从六品官员。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殷周有大夫、乡大夫、遂大夫、朝大夫、冢大夫等。
明清文职官阶称大夫,武职则称校尉。“大夫”作为散官官衔时指六品及以上官员,但作为实职时则无品级规定,六品以下官职亦可称大夫,如汉朝礼官大夫、中散大夫、谏议大夫品秩均为六百石,与级别最低的县令同级(县令品秩为千石至六百石)。
{| class="wikitable"
|-
| 中文名 || 大夫 || 解 释 || 古代官名
|-
| 外文名 || dà fū || 品 级 || 从五品
|}
== 基本概念 ==
大夫
古代官名。西周以后的诸侯国中,国君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后来大夫成为一般任官职者的称呼。
汉朝有[[礼官大夫]]、[[中散大夫]]、[[谏议大夫]]等官职,均为六百石,品秩低于县令(县令为千石至六百石)。
孤之过也,大夫何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古代官职名。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任官职之称。隋唐以后以大夫为官阶之称号。明清文职官阶称大夫,武职称校尉。清·钱谦益《南征吟小引》:“‘语曰登高能赋,可为大夫’,其伯应(袁可立子)之谓乎?”
== 品级 ==
奉政大夫,正六品;奉议大夫,正六品
奉直大夫,从六品;奉训大夫,从六品
纪和大夫,正六品;司玄大夫,正六品
保合大夫,正六品;保冲大夫,正六品
中良大夫,正六品;中涓大夫,正六品
庆喜大夫,正六品;嘉成大夫,正六品
== 引证解释 ==
* 古代官职名。
* 周代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等;各等中又分上、中、下三级。后因以大夫为任官职者之称。 唐、宋时期尚存御史大夫及谏议大夫,明、清时期废除。
* 古代爵位名。
* 如秦汉分爵位为公士、上造等,其中大夫居第五级,官大夫为第六级,公大夫为第七级,五大夫为第九级。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隋、唐、明、清时期的光禄大夫、荣禄大夫原为文职散官的称谓,专为封赠时用。
* 对于手工艺人的敬称。《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启请婆婆,过对门裱褙铺里,请 璩大夫 来说话。”
== 历史记载 ==
* 由来
* 大夫一称历史悠久,早在夏朝就有(《礼记》曰:“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后周成王制周礼,亦设有公、卿、大夫、士等官。到是战国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士大夫”。 在此之前,士均排在大夫之后。战国典籍中表示等级序列仍用“大夫士”。《荀子·礼论》载:“大夫士有常宗。”《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天子亲率诸侯耕帝籍田,大夫士皆有功业。”大夫士与士大夫表面看去只是前后颠倒了一下,实际上反映了一个重大的变化:大夫士强调的是等级;士大夫指的是阶层,它的特点是知识分子和官僚的混合体。分而言之,无论在春秋以前或战国,大夫都指有一定官职和爵位的人,社会地位比士高。为什么从战国开始,士常常冠在大夫之前呢?这是随着官僚制度的兴起,士大显身手的结果。一些出身士的人,靠着自己的才能,平步青云,出现了一批布衣卿相。另一方面,战国时期的大夫与春秋时期也不大一样。春秋时期的大夫,大部分是靠宗亲分封而来的,并且是世袭的。战国时期的大夫正演变为官僚体系中的一个职位和爵位,大夫中多数不再是靠宗亲分封,一般的也不再世袭,它们中的多数是由士升上来的。"士大夫"是上述情况在观念上的反映。从时代看,这一概念在战国中叶以后才流行开来。
* 从内涵上考察,士大夫主要包含如下两方面内容:
* 其一,指居官与有职位的人。
* 《周礼·考工记》云:“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用现代话说,士大夫是职能官。《墨子·三辩》批评“士大夫倦于听治”。这里泛指一切官吏。《战国策·秦策二》载:“诸士大夫皆贺。”这里的士大夫指楚朝廷之臣与王之左右。
* 《荀子·王霸》云:“农分田而耕,贾分货而贩,百工分事而劝,士大夫分职而听。”这里的士大夫指一切居官在职之人。
* 《君道》又讲:“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皆使人载其事而各行其所宜。上贤使之为三公,次贤使之为诸侯,下贤使之为士大夫,是所以显设之也。”士大夫指诸侯以下的官吏。文官称士大夫,武官也称士大夫,《荀子·议兵》载:“将死鼓,御死辔,百吏死职,士大夫死行列。”《吴子·励士》:“于是(魏)武侯设座庙廷,为三行,飨士大夫。”
== 基本含义 ==
* 战国时期的“大夫”具有多种含义。
* 首先谈大夫与爵位的关系。战国时期的大夫是不是一个特定爵位呢?从一些材料看,这一点是无疑的,且看如下一些记载:
* “庶人不得一次(恣)已而为正,有士正之;士不得次已而为正,有大夫正之;大夫不得次而为正,有诸侯正之……” 这里描述的庶人—士—大夫—诸侯序列,既可视为行政体系,又可视为等级系列。
* “古之丧礼,贵贱有仪,上下有等,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 “天子棺椁十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 这些制度未必指战国,但表明大夫仍是一个特定的等级。
* 《墨子·七患》谈到灾年时提出:“君彻鼎食五分之五(孙诒让云:五当为三之误),大夫彻县,士不入学。”说明大夫是一个等级。
* 《管子·立政》载:“……将军大夫不敢以庙,官吏不敢以朝,命士止于带缘。”(依许维?校改)孟子是战国中期人,他葬其母与其父不一样,母以三鼎,父以五鼎,其原因是“前以士,后以大夫” 。此例说明士与大夫等级分明。
* 孟子说:“无罪而杀士,则大夫可以去;无罪而戮民,则士可以徙。” 荀子讲:“王者富民,霸者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 民、士、大夫分为三个不同等次。
* 从以上材料看,在当时人看来,大夫是一个特定的爵位。所以孟子讲:“公卿大夫,此人爵也。” 大夫之爵位于公卿与士之间。大夫作为爵位,是一个较宽泛的等次,其中又分不同的亚等次。大夫之中分亚等次早在春秋时已出现,到了战国,情况更加复杂,这些亚等次有如下不同的称谓:
* [[五大夫]]:在秦国,五大夫为二十等爵中的第九级。另外,魏、赵、楚也有五大夫。五大夫是大夫之中较高的爵位。《商君书·境内》载:“就为五大夫,则税邑三百家。”五大夫可以率军出征,《史记·秦本纪》载,昭襄王四十五年,令“五大夫贲攻韩,取十城”。《范睢蔡泽列传》载:“使五大夫绾伐魏。”王陵也曾以五大夫身份率师攻赵。 《战国策·魏策四》记载,魏国有五大夫:“信陵君使人谓安陵君曰:‘君其遣缩高,吾将仁之以五大夫,使为持节尉。’”《战国策·赵策三》载,赵也有五大夫:“建信君曰:‘秦使人来仕,仆国之丞相(鲍注:使为丞相官属),爵五大夫。’”《吕氏春秋·长见》载,楚亦在五大夫,楚文王“爵之(指苋?)五大夫”。《战国策·楚策一》载:“楚杜赫说楚王以取赵。王且与之五大夫,而令私行。”另外,《墨子·号令》也有“赐爵五大夫”之语。上大夫:又称国大夫、长大夫、列大夫。赵、魏、齐均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载,齐稷下先生“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上大夫”又称“列大夫”,《史记·孟荀列传》载,齐稷下先生“自淳于髡以下,皆命曰列大夫”。齐国印玺有“上大夫之玉玺” 。魏亦有上大夫,《尹文子》载:“魏王赐献玉者千金,长食上大夫之禄。” 《吕氏春秋·慎小》记载吴起赏人以“长大夫”。高诱注:长大夫,上大夫也。长大夫又称国大夫,同一件事《韩非子·内储说上》记载:“仕之国大夫。”
* [[中大夫]]:魏、赵、齐均有。中大夫是爵、是官,从发展看,春秋时期尚属爵,到了战国,有时为官称,有时又为爵称,须具体分析。《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载:“故晋之法,上大夫二舆二乘,中大夫二舆一乘,下大夫专乘,此明等级也。”《荀子·大略》载:“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载,赵襄王赏士中章、胥己为“中大夫”。文中明确指出,“中大夫”为爵之“重列”,这些材料都说明中大夫为爵之一。《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载,魏有“中大夫”。《韩非子·内储说下》载,齐在春秋时有“中大夫”。《管子·山至数·轻重戊》中也有“中大夫”的记录。中大夫除作为爵称外,还演变为一种官职,关于这一点,下面再谈。
* [[下大夫]]:春秋时期有下大夫之爵。除前文引述之佐证外,《论语·乡党》载,孔子“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如也”。《荀子·大略》所言的上、中、下大夫未点明时间。战国时期究竟有无下大夫之爵,未见其他材料,尚不能肯定。这里仅记之以备参考。
* [[公大夫]]:魏国有。《韩非子·内储说上》:“庞敬,县令也,遣市者行,而召公大夫而还之,立有间,无以诏之,卒遣市,市者以为令与公大夫有言,不相信,以至无奸。”又:“是以庞敬还公大夫。”
* [[上官大夫]]:楚设。《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姜亮夫《屈原赋校注》:“楚之上官大夫,亦大夫阶爵之别矣。”
* 大夫:大夫既是大夫层的统称,又是大夫层次中的一个等级。《韩非子·内储说上》载,吴起“乃下令大夫曰:‘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仁之国大夫,赐之上田宅。’”这里大夫比国大夫要低。
* 在大夫层中,秦国的二十等爵中,大夫明显分为几个不同的亚等次。第五级称“大夫”,第六级称“官大夫”,第七级称“公大夫”,第八级称“公乘”,第九级称“五大夫”,李学勤认为这四等均可称为大夫层。
* 其次谈谈大夫与官职。大夫不只表示爵位,同时又是一种官职。大夫任官有两种不同情况:一种是以大夫之爵领一定官职,如《荀子·君道》所说“大夫擅官”。《管子·五辅》讲:“大夫任官辩事,则举措时。”另一种情况,“大夫”本身又是一种官称。这种情况一般在“大夫”前要加一个定语。这里我们只谈第二种情况。综观各国,有如下一些不同的称谓。
* 中大夫令、中大夫:中大夫本为爵名,同时又为官名。《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国有“中大夫令”。《正义》:“在大夫令,秦官也。”《汉?书·?百官公卿表》云:“在大夫掌议论。”战国时的中大夫是议官,但又不限于此,中大夫亦可以为使臣。《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载:“范睢乃先事魏中大夫须贾。”《资治通鉴》卷五:“魏人范睢从中大夫须贾使于齐。”又可为近臣,《韩非子·内储说下》载:“齐中大夫有夷射者,御饮于王,醉甚而出。”又可以负责财政经济方面的职责。《管子·轻重戊》载:“令中大夫王邑载钱二千万,求生鹿于楚。”“即令中大夫王师将人徒载金钱之代谷之上,求狐白之皮。”
* [[监大夫]]:负责监察之职。《吕氏春秋·季夏纪》:“是月也,令四监大夫合百县之秋刍,以养牺牲。”
* [[郡大夫]]、守大夫:郡守。《?冠子·王?篇》:“十县为郡,有大夫守焉,命曰官属,郡大夫退修其属。”郡守又称“守大夫”,《管子·山至数》所载的“守大夫”即指郡守。
* [[都邑大夫]]:地方长官。齐国未设郡县,沿春秋之制,称为都邑大夫。《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襄子使其兄弟宗人尽为齐都邑大夫。”都邑大夫又称“都大夫” 。见于记载的有:城阳大夫、盖大夫、平张大夫、即墨大夫、阿大夫、临淄大夫等。
* 又,封君所属掌邑之长官亦称“邑大夫”。三晋官印有“阴成君邑大夫金安” 。
* 第三,关于大夫的总称。“大夫”除表示一定的爵与职官之外,还常常作为一个统称,涵盖着君主以下庞杂的官僚与贵族层,如下一些言论即是明证:
* “国之大臣诸大夫。” “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千钟,使诸大夫,国人皆所矜式。”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未可也。”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把封君应侯范雎也列入大夫之列。《吕氏春秋·自知》载:“魏文侯燕饮,皆令诸大夫论己。”凡此等等,“大夫”均泛指官僚贵族层。另外,还有如下一些称谓,也是泛指。
* [[卿大夫]]:《墨子·尚同中》、《管子·轻重己》以及出土铭文中均有“卿大夫”连属之语。
* [[士大夫]]:这是战国出现的一个新概念。战国之前,士均排在大夫之后。
* 战国文字中讲等级序列的,仍用“大夫士”。“大夫士”与“士大夫”表面看去只是颠倒了一下位置,但它却反映了一个重要变化:大夫士强调的是等级,士大夫指的是阶层,它的特点是官僚与知识分子的混合体。士之所以冠于大夫之前,是士伴随着官僚制的发展而大显身手的结果。出身士的人不必像过去那样,按照台阶一层一层向上爬,他们常常凭借才能平步青云,越级而为卿相。于是士跑到大夫的前头。从有关记载看,战国时期的士大夫主要有两层含义:其一,指居官位和有职位的人。《周礼·考工记》云:“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大夫。”士大夫指职能官。《墨子·三辨》批评“士大夫倦于治”,指的也是一般官吏。《战国策·秦策二》载,楚之“诸士大夫皆贺”,这里指朝廷之臣与王之左右。《荀子·强国》记载秦国官府情况:“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泛指所有官吏。文官称士大夫,武官亦称之。《荀子·议兵》载:“士大夫死行列。”其二,指有一定地位的文人。孟尝君的门客,《史记·孟尝君列传》称为士,《战国策·诡使》载:“今士大夫不羞污泥丑辱而宦。”士大夫指的是一般文人。总之,士大夫泛指知识分子与官僚。
* [[显大夫]]:《云梦秦简·法律问答》:“‘可(何)谓宦者显大夫?’‘宦及智知于王,及六百石吏以上,皆为显大夫。’”
* [[子大夫]]:大夫之尊称,《管子·轻重甲》:“子大夫有五谷菽粟者勿取左右,请以平贾取之子。”
* [[散大夫]]:《管子·山至数》有“散大夫”之称,马非百《管子·轻重篇新论》:“散者列也,散大夫即列大夫。”
* [[令大夫]]:《管子·轻重甲》、《轻重乙》均谈到“令大夫”。“令大夫”即“命大夫”,受王命而为大夫,在大夫中比较高级,所以《轻重乙》中的“命大夫”高于“列大夫”。
* 综上所述,大夫是一个内容繁杂的概念,要根据在行文中的不同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 唐代官衔 ==
凡文散阶二十九:从一品曰开府仪同三司,正二品曰特进,从二品曰光禄大夫,正三品曰金紫光禄大夫,从三品曰银青光禄大夫,正四品上曰正议大夫,正四品下曰通议大夫,从四品上曰太中大夫,从四品下曰中大夫,正五品上曰中散大夫,正五品下曰朝议大夫,从五品上曰朝请大夫,从五品下曰朝散大夫,正六品上曰朝议郎,正六品下曰承议郎,从六品上曰奉议郎,从六品下曰通直郎,正七品上曰朝请郎,正七品下曰宣德郎,从七品上曰朝散郎,从七品下曰宣义郎,正八品上曰给事郎,正八品下曰徵事郎,从八品上曰承奉郎,从八品下曰承务郎,正九品上曰儒林郎,正九品下曰登仕郎,从九品上曰文林郎,从九品下曰将仕郎。
== 清代官衔 ==
文官分大夫、郎、[[佐郎]]三种,武官分[[将军]]、[[都尉]]、[[骑尉]]、[[校尉]]四种。
文官大夫为从五品及以上官员,郎为[[正六品]]至[[正八品]]官员,佐郎为从八品以下官员。
== 参考文献 ==
<ref>[https://www.cidianwang.com/lishi/guanzhi/4/16074hg.htm 大夫历史词典解释]</ref>
[[Category:言官]]
[[Category:史官]]
[[Category:御史| ]]
[[Category:570 政治學總論]]
[[File:135658521.png|缩略图|右|[https://image.so.com/view?ie=utf-8&src=hao_360so&q=%E5%8F%A4%E4%BB%A3%E5%AE%98&correct=%E5%8F%A4%E4%BB%A3%E5%AE%98%E8%81%8C&ancestor=list&cmsid=8318ad72e07f62b3bd3fbdc31f6c084c&cmras=6&cn=0&gn=0&kn=22&crn=0&bxn=20&fsn=102&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65#id=c1010ab3e1cd01d83bacbad158d71e5c&currsn=0&ps=68&pc=68 原图链接]]]
大夫。古代职官的级名。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任官职之称。秦汉以后,有谏议大夫、中大夫、光禄大夫等官职。至唐宋尚有谏议大夫之官,至明清废。又隋唐以后以大夫为文官官阶之称号。指从五品官员,地位低于公和卿,金朝大夫指从六品官员。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殷周有大夫、乡大夫、遂大夫、朝大夫、冢大夫等。
明清文职官阶称大夫,武职则称校尉。“大夫”作为散官官衔时指六品及以上官员,但作为实职时则无品级规定,六品以下官职亦可称大夫,如汉朝礼官大夫、中散大夫、谏议大夫品秩均为六百石,与级别最低的县令同级(县令品秩为千石至六百石)。
{| class="wikitable"
|-
| 中文名 || 大夫 || 解 释 || 古代官名
|-
| 外文名 || dà fū || 品 级 || 从五品
|}
== 基本概念 ==
大夫
古代官名。西周以后的诸侯国中,国君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后来大夫成为一般任官职者的称呼。
汉朝有[[礼官大夫]]、[[中散大夫]]、[[谏议大夫]]等官职,均为六百石,品秩低于县令(县令为千石至六百石)。
孤之过也,大夫何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古代官职名。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任官职之称。隋唐以后以大夫为官阶之称号。明清文职官阶称大夫,武职称校尉。清·钱谦益《南征吟小引》:“‘语曰登高能赋,可为大夫’,其伯应(袁可立子)之谓乎?”
== 品级 ==
奉政大夫,正六品;奉议大夫,正六品
奉直大夫,从六品;奉训大夫,从六品
纪和大夫,正六品;司玄大夫,正六品
保合大夫,正六品;保冲大夫,正六品
中良大夫,正六品;中涓大夫,正六品
庆喜大夫,正六品;嘉成大夫,正六品
== 引证解释 ==
* 古代官职名。
* 周代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等;各等中又分上、中、下三级。后因以大夫为任官职者之称。 唐、宋时期尚存御史大夫及谏议大夫,明、清时期废除。
* 古代爵位名。
* 如秦汉分爵位为公士、上造等,其中大夫居第五级,官大夫为第六级,公大夫为第七级,五大夫为第九级。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隋、唐、明、清时期的光禄大夫、荣禄大夫原为文职散官的称谓,专为封赠时用。
* 对于手工艺人的敬称。《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启请婆婆,过对门裱褙铺里,请 璩大夫 来说话。”
== 历史记载 ==
* 由来
* 大夫一称历史悠久,早在夏朝就有(《礼记》曰:“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后周成王制周礼,亦设有公、卿、大夫、士等官。到是战国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士大夫”。 在此之前,士均排在大夫之后。战国典籍中表示等级序列仍用“大夫士”。《荀子·礼论》载:“大夫士有常宗。”《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天子亲率诸侯耕帝籍田,大夫士皆有功业。”大夫士与士大夫表面看去只是前后颠倒了一下,实际上反映了一个重大的变化:大夫士强调的是等级;士大夫指的是阶层,它的特点是知识分子和官僚的混合体。分而言之,无论在春秋以前或战国,大夫都指有一定官职和爵位的人,社会地位比士高。为什么从战国开始,士常常冠在大夫之前呢?这是随着官僚制度的兴起,士大显身手的结果。一些出身士的人,靠着自己的才能,平步青云,出现了一批布衣卿相。另一方面,战国时期的大夫与春秋时期也不大一样。春秋时期的大夫,大部分是靠宗亲分封而来的,并且是世袭的。战国时期的大夫正演变为官僚体系中的一个职位和爵位,大夫中多数不再是靠宗亲分封,一般的也不再世袭,它们中的多数是由士升上来的。"士大夫"是上述情况在观念上的反映。从时代看,这一概念在战国中叶以后才流行开来。
* 从内涵上考察,士大夫主要包含如下两方面内容:
* 其一,指居官与有职位的人。
* 《周礼·考工记》云:“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用现代话说,士大夫是职能官。《墨子·三辩》批评“士大夫倦于听治”。这里泛指一切官吏。《战国策·秦策二》载:“诸士大夫皆贺。”这里的士大夫指楚朝廷之臣与王之左右。
* 《荀子·王霸》云:“农分田而耕,贾分货而贩,百工分事而劝,士大夫分职而听。”这里的士大夫指一切居官在职之人。
* 《君道》又讲:“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皆使人载其事而各行其所宜。上贤使之为三公,次贤使之为诸侯,下贤使之为士大夫,是所以显设之也。”士大夫指诸侯以下的官吏。文官称士大夫,武官也称士大夫,《荀子·议兵》载:“将死鼓,御死辔,百吏死职,士大夫死行列。”《吴子·励士》:“于是(魏)武侯设座庙廷,为三行,飨士大夫。”
== 基本含义 ==
* 战国时期的“大夫”具有多种含义。
* 首先谈大夫与爵位的关系。战国时期的大夫是不是一个特定爵位呢?从一些材料看,这一点是无疑的,且看如下一些记载:
* “庶人不得一次(恣)已而为正,有士正之;士不得次已而为正,有大夫正之;大夫不得次而为正,有诸侯正之……” 这里描述的庶人—士—大夫—诸侯序列,既可视为行政体系,又可视为等级系列。
* “古之丧礼,贵贱有仪,上下有等,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 “天子棺椁十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 这些制度未必指战国,但表明大夫仍是一个特定的等级。
* 《墨子·七患》谈到灾年时提出:“君彻鼎食五分之五(孙诒让云:五当为三之误),大夫彻县,士不入学。”说明大夫是一个等级。
* 《管子·立政》载:“……将军大夫不敢以庙,官吏不敢以朝,命士止于带缘。”(依许维?校改)孟子是战国中期人,他葬其母与其父不一样,母以三鼎,父以五鼎,其原因是“前以士,后以大夫” 。此例说明士与大夫等级分明。
* 孟子说:“无罪而杀士,则大夫可以去;无罪而戮民,则士可以徙。” 荀子讲:“王者富民,霸者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 民、士、大夫分为三个不同等次。
* 从以上材料看,在当时人看来,大夫是一个特定的爵位。所以孟子讲:“公卿大夫,此人爵也。” 大夫之爵位于公卿与士之间。大夫作为爵位,是一个较宽泛的等次,其中又分不同的亚等次。大夫之中分亚等次早在春秋时已出现,到了战国,情况更加复杂,这些亚等次有如下不同的称谓:
* [[五大夫]]:在秦国,五大夫为二十等爵中的第九级。另外,魏、赵、楚也有五大夫。五大夫是大夫之中较高的爵位。《商君书·境内》载:“就为五大夫,则税邑三百家。”五大夫可以率军出征,《史记·秦本纪》载,昭襄王四十五年,令“五大夫贲攻韩,取十城”。《范睢蔡泽列传》载:“使五大夫绾伐魏。”王陵也曾以五大夫身份率师攻赵。 《战国策·魏策四》记载,魏国有五大夫:“信陵君使人谓安陵君曰:‘君其遣缩高,吾将仁之以五大夫,使为持节尉。’”《战国策·赵策三》载,赵也有五大夫:“建信君曰:‘秦使人来仕,仆国之丞相(鲍注:使为丞相官属),爵五大夫。’”《吕氏春秋·长见》载,楚亦在五大夫,楚文王“爵之(指苋?)五大夫”。《战国策·楚策一》载:“楚杜赫说楚王以取赵。王且与之五大夫,而令私行。”另外,《墨子·号令》也有“赐爵五大夫”之语。上大夫:又称国大夫、长大夫、列大夫。赵、魏、齐均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载,齐稷下先生“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上大夫”又称“列大夫”,《史记·孟荀列传》载,齐稷下先生“自淳于髡以下,皆命曰列大夫”。齐国印玺有“上大夫之玉玺” 。魏亦有上大夫,《尹文子》载:“魏王赐献玉者千金,长食上大夫之禄。” 《吕氏春秋·慎小》记载吴起赏人以“长大夫”。高诱注:长大夫,上大夫也。长大夫又称国大夫,同一件事《韩非子·内储说上》记载:“仕之国大夫。”
* [[中大夫]]:魏、赵、齐均有。中大夫是爵、是官,从发展看,春秋时期尚属爵,到了战国,有时为官称,有时又为爵称,须具体分析。《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载:“故晋之法,上大夫二舆二乘,中大夫二舆一乘,下大夫专乘,此明等级也。”《荀子·大略》载:“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载,赵襄王赏士中章、胥己为“中大夫”。文中明确指出,“中大夫”为爵之“重列”,这些材料都说明中大夫为爵之一。《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载,魏有“中大夫”。《韩非子·内储说下》载,齐在春秋时有“中大夫”。《管子·山至数·轻重戊》中也有“中大夫”的记录。中大夫除作为爵称外,还演变为一种官职,关于这一点,下面再谈。
* [[下大夫]]:春秋时期有下大夫之爵。除前文引述之佐证外,《论语·乡党》载,孔子“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如也”。《荀子·大略》所言的上、中、下大夫未点明时间。战国时期究竟有无下大夫之爵,未见其他材料,尚不能肯定。这里仅记之以备参考。
* [[公大夫]]:魏国有。《韩非子·内储说上》:“庞敬,县令也,遣市者行,而召公大夫而还之,立有间,无以诏之,卒遣市,市者以为令与公大夫有言,不相信,以至无奸。”又:“是以庞敬还公大夫。”
* [[上官大夫]]:楚设。《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姜亮夫《屈原赋校注》:“楚之上官大夫,亦大夫阶爵之别矣。”
* 大夫:大夫既是大夫层的统称,又是大夫层次中的一个等级。《韩非子·内储说上》载,吴起“乃下令大夫曰:‘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仁之国大夫,赐之上田宅。’”这里大夫比国大夫要低。
* 在大夫层中,秦国的二十等爵中,大夫明显分为几个不同的亚等次。第五级称“大夫”,第六级称“官大夫”,第七级称“公大夫”,第八级称“公乘”,第九级称“五大夫”,李学勤认为这四等均可称为大夫层。
* 其次谈谈大夫与官职。大夫不只表示爵位,同时又是一种官职。大夫任官有两种不同情况:一种是以大夫之爵领一定官职,如《荀子·君道》所说“大夫擅官”。《管子·五辅》讲:“大夫任官辩事,则举措时。”另一种情况,“大夫”本身又是一种官称。这种情况一般在“大夫”前要加一个定语。这里我们只谈第二种情况。综观各国,有如下一些不同的称谓。
* 中大夫令、中大夫:中大夫本为爵名,同时又为官名。《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国有“中大夫令”。《正义》:“在大夫令,秦官也。”《汉?书·?百官公卿表》云:“在大夫掌议论。”战国时的中大夫是议官,但又不限于此,中大夫亦可以为使臣。《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载:“范睢乃先事魏中大夫须贾。”《资治通鉴》卷五:“魏人范睢从中大夫须贾使于齐。”又可为近臣,《韩非子·内储说下》载:“齐中大夫有夷射者,御饮于王,醉甚而出。”又可以负责财政经济方面的职责。《管子·轻重戊》载:“令中大夫王邑载钱二千万,求生鹿于楚。”“即令中大夫王师将人徒载金钱之代谷之上,求狐白之皮。”
* [[监大夫]]:负责监察之职。《吕氏春秋·季夏纪》:“是月也,令四监大夫合百县之秋刍,以养牺牲。”
* [[郡大夫]]、守大夫:郡守。《?冠子·王?篇》:“十县为郡,有大夫守焉,命曰官属,郡大夫退修其属。”郡守又称“守大夫”,《管子·山至数》所载的“守大夫”即指郡守。
* [[都邑大夫]]:地方长官。齐国未设郡县,沿春秋之制,称为都邑大夫。《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襄子使其兄弟宗人尽为齐都邑大夫。”都邑大夫又称“都大夫” 。见于记载的有:城阳大夫、盖大夫、平张大夫、即墨大夫、阿大夫、临淄大夫等。
* 又,封君所属掌邑之长官亦称“邑大夫”。三晋官印有“阴成君邑大夫金安” 。
* 第三,关于大夫的总称。“大夫”除表示一定的爵与职官之外,还常常作为一个统称,涵盖着君主以下庞杂的官僚与贵族层,如下一些言论即是明证:
* “国之大臣诸大夫。” “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千钟,使诸大夫,国人皆所矜式。”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未可也。”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把封君应侯范雎也列入大夫之列。《吕氏春秋·自知》载:“魏文侯燕饮,皆令诸大夫论己。”凡此等等,“大夫”均泛指官僚贵族层。另外,还有如下一些称谓,也是泛指。
* [[卿大夫]]:《墨子·尚同中》、《管子·轻重己》以及出土铭文中均有“卿大夫”连属之语。
* [[士大夫]]:这是战国出现的一个新概念。战国之前,士均排在大夫之后。
* 战国文字中讲等级序列的,仍用“大夫士”。“大夫士”与“士大夫”表面看去只是颠倒了一下位置,但它却反映了一个重要变化:大夫士强调的是等级,士大夫指的是阶层,它的特点是官僚与知识分子的混合体。士之所以冠于大夫之前,是士伴随着官僚制的发展而大显身手的结果。出身士的人不必像过去那样,按照台阶一层一层向上爬,他们常常凭借才能平步青云,越级而为卿相。于是士跑到大夫的前头。从有关记载看,战国时期的士大夫主要有两层含义:其一,指居官位和有职位的人。《周礼·考工记》云:“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大夫。”士大夫指职能官。《墨子·三辨》批评“士大夫倦于治”,指的也是一般官吏。《战国策·秦策二》载,楚之“诸士大夫皆贺”,这里指朝廷之臣与王之左右。《荀子·强国》记载秦国官府情况:“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泛指所有官吏。文官称士大夫,武官亦称之。《荀子·议兵》载:“士大夫死行列。”其二,指有一定地位的文人。孟尝君的门客,《史记·孟尝君列传》称为士,《战国策·诡使》载:“今士大夫不羞污泥丑辱而宦。”士大夫指的是一般文人。总之,士大夫泛指知识分子与官僚。
* [[显大夫]]:《云梦秦简·法律问答》:“‘可(何)谓宦者显大夫?’‘宦及智知于王,及六百石吏以上,皆为显大夫。’”
* [[子大夫]]:大夫之尊称,《管子·轻重甲》:“子大夫有五谷菽粟者勿取左右,请以平贾取之子。”
* [[散大夫]]:《管子·山至数》有“散大夫”之称,马非百《管子·轻重篇新论》:“散者列也,散大夫即列大夫。”
* [[令大夫]]:《管子·轻重甲》、《轻重乙》均谈到“令大夫”。“令大夫”即“命大夫”,受王命而为大夫,在大夫中比较高级,所以《轻重乙》中的“命大夫”高于“列大夫”。
* 综上所述,大夫是一个内容繁杂的概念,要根据在行文中的不同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 唐代官衔 ==
凡文散阶二十九:从一品曰开府仪同三司,正二品曰特进,从二品曰光禄大夫,正三品曰金紫光禄大夫,从三品曰银青光禄大夫,正四品上曰正议大夫,正四品下曰通议大夫,从四品上曰太中大夫,从四品下曰中大夫,正五品上曰中散大夫,正五品下曰朝议大夫,从五品上曰朝请大夫,从五品下曰朝散大夫,正六品上曰朝议郎,正六品下曰承议郎,从六品上曰奉议郎,从六品下曰通直郎,正七品上曰朝请郎,正七品下曰宣德郎,从七品上曰朝散郎,从七品下曰宣义郎,正八品上曰给事郎,正八品下曰徵事郎,从八品上曰承奉郎,从八品下曰承务郎,正九品上曰儒林郎,正九品下曰登仕郎,从九品上曰文林郎,从九品下曰将仕郎。
== 清代官衔 ==
文官分大夫、郎、[[佐郎]]三种,武官分[[将军]]、[[都尉]]、[[骑尉]]、[[校尉]]四种。
文官大夫为从五品及以上官员,郎为[[正六品]]至[[正八品]]官员,佐郎为从八品以下官员。
== 参考文献 ==
<ref>[https://www.cidianwang.com/lishi/guanzhi/4/16074hg.htm 大夫历史词典解释]</ref>
[[Category:言官]]
[[Category:史官]]
[[Category:御史| ]]
[[Category:570 政治學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