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曾昭伦

增加 19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姓名 = 曾昭伦
| 图像 =
[[File:曾昭伦.jpg|缩略图]]|center|[https://p1.ssl.qhmsg.com/t01bdb2ba2d7a00872b.jpg 原图链接] [https://baike.so.com/doc/9705489-10051871.html 来自360网]]]
| 图像说明 = 曾昭伦 |center
|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 and age| 1899|05|25}} 年5月25日
| 出生地点 = 中国湖南省湘乡县
| 逝世日期 = {{Death date and age|1967|12|08|1899|05|25}}
麻省理工学院
== 目录==
1、改革近代教育
2、开展化学研究
8、主要论著
== 改革近代教育==
1926年,曾昭伦回国后,先在广州兵工试验厂当技师,因决心献身于教育和科学事业,1927年转到南京中央大学化学系任教授,后又兼化工系主任。1931年后,曾昭伦任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兼系
曾昭伦
近代化学科学传入中国并得到发展,其中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化学名词的命名和统一。曾昭伦非常重视这项工作,早在30年代初,就将《[[国际有机化学名词改良委员会报告书]]》和《[[日内瓦命名原案]]》译成中文向国内读者介绍,并发表了不少有关命名的文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曾昭伦任化学名词审查小组召集人,领导制订出《[[化学物质命名原则]]》,审定了《[[化学名词草案]]》。1953年,中国科学院召开全国化学物质命名扩大座谈会,曾昭伦主持会议并做了《化学物质命名扩大座谈会的总结报告》,[[竺可桢]]、[[吴有训]]参加了会议,对曾昭伦等人所做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化学物质种类繁多,命名和统一的工作极为重要,也极为复杂。曾昭伦对此项工作认真、细致,耗费了大量时间和心血,对我国化学界和化学科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 热心学术工作==
曾昭伦一生十分热心学术团体和学术刊物工作,他很早就参加了中国科学社、中国自然科学社、中国化学会、中国化学工程学会和美国化学会等学术团体,并在其中担任了不少领导职务,参加了许多重要活动,特别是对中国化学会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曾昭伦作为中国化学会的领导人之一,十分注意总结过去的历史,展望未来的发展,并对如何办好学会、如何办好刊物,提出了许多宝贵见解。1935年8月,中国科学社等6个学术团体在南宁联合召开年会,曾昭伦代表中国化学会参加,被推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他在大会上做了"中国化学会与中国化学之进展"的讲演,对中国化学会的成立和在学术史上占的重要地位,做了总结和阐述。1936年他又写了《中国化学会前途的展望》一文,提出了学会的前途和任务,他指出:"学会的任务有许多方面,最重要的要算发行刊物、联络会员间的感情、促进这门科学的发展和传播这门科学的知识。"他还强调学会的领导要定期更换,并注意选拔新生力量。他说:"任何事业,新鲜血液的输入,总是需要的,学会也不例外。鼓励后进的同行,欣悦他们的成功,一反从前'同行是冤家'的谬论,是我们科学家应有的胸襟,也是中国化学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曾昭伦的这些见解,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 献身教育事业==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曾昭伦任北京大学教务长兼化学系主任。根据建国初期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他组织制订了新的教学计划,在德、智、体方面向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古老的北京大学焕发了青春。为了使刚入学的大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他坚持亲自为化学系一年级学生讲授基础课,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曾昭伦还十分热心我国的科学事业。1955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并兼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和全国高分子委员会主任。这时他已经兼任20多个职务,他抽出时间并认真做好每一项兼职工作。例如他经常到科学院化学所主持工作,参加会议。他善于了解情况和倾听知识分子的意见,既注重发挥老科学家的专长,又强调发挥青年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努力为知识分子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创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做出了贡献。
== 蒙受不白之冤==
1957年,党中央根据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公开号召党外人士帮助党整风。曾昭伦作为民盟中央常委和其科学规划组的召集人,积极响应了这一号召。
曾昭伦工作勤奋、待人和气,虽身居领导岗位,但毫无官架子。在教育部工作时和他接触过的一些人,包括他的秘书、警卫员和勤杂工都对他十分尊重,并为他被划为右派和撤销副部长职务而感到十分惋惜。
== 晚年无私奉献==
曾昭伦被划为右派后并没有悲观失望,但撤销职务、停止工作却给他带来莫大痛苦。南开大学[[杨石先]]校长十分理解曾昭伦的心情,曾两次给校党委打报告,提出要曾昭伦到南开大学工作,但未能得到如愿的答复。1958年4月,他应武汉大学李达校长之邀,经中央有关部门同意后,只身一人前往武汉大学化学系执教。此时,他已年近花甲。虽然因做行政方面工作而脱离教学第一线多年,但又有机会回到熟悉的讲台和实验室,直接为国家培养人才和发展科学事业贡献力量,而使他异常兴奋。
1964年,他向领导写的一份思想汇报中,对死神发出了挑战:"我虽年老有病,但精神未衰,自信在党的领导下,还能继续为人民服务10年、20年,以至更长的时间,争取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遗憾的是"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灾难又降临到他的身上。他的夫人--北京大学西语系著名教授俞大絪首先被残酷地夺去了生命,他也被作为"大右派"、"反动学术权威"进行批斗。当癌细胞开始转移、病魔严重威胁着身体时,他不仅得不到必要的治疗,也逃脱不了被隔离审查和批斗的命运。不仅在肉体上受到了摧残,而且在精神上受到了折磨。他终于在1967年12月8日默默无闻的离开了人世,终年68岁。然而,中国学术界这位杰出的人才,他终生奋斗的光辉业绩和令人难忘的高风亮节,却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1978年9月,中国化学会在上海举行第20届年会,400多位化学工作者对在"文化大革命"中去世的曾昭伦等著名化学家表示深切怀念和哀悼。1980年4月,中国化学会在北京召开全体理事会,理事长杨石先和常务理事柳大纲、戴安邦、袁翰青、王葆仁、唐敖庆等著名科学家,纷纷提出曾昭伦的右派问题应予改正,希望有关部门尽快为他落实政策、恢复名誉。
1981年3月3日,经中共中央批准,教育部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了追悼会,为曾昭伦平反、恢复名誉,教育部长 [[ 蒋南翔 ]] 主持追悼会, [[ 方毅 ]] [[ 刘澜涛 ]] [[ 杨秀峰 ]] 等有关领导和首都科技界、教育界及武汉大学的代表共300多人参加了追悼会。中国民主同盟副主席 [[ 楚图南 ]] 在追悼会上宣布,关于曾昭伦同志被错划为右派问题,经过复查,中共中央已决定改正。对他参与起草的关于我国科学体制问题的几点意见被当作"反党科学纲领"加以批判的问题,也给予平反,恢复名誉。
曾昭伦执教多年,又长期从事高校与高等教育的管理工作,对我国化学和教育事业均有卓越贡献。为发扬曾昭伦严谨治学、献身科学的精神,鼓励青年一代为振兴中华而刻苦学习、攀登科学高峰,武汉大学于1985年特设置"纪念曾昭伦化学奖金",每年评审一次,以奖励在校取得优异成绩的大学生和研究生。
== 个人经历==
1899年5月25日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县。
1967年12月8日在武汉逝世。
== 主要论著==
1 CLTseng.MITDSc.THESIS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1926.
19,44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