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657
次編輯
變更
埃博拉病毒属
,無編輯摘要
[[File:埃博拉病毒属.jpeg|有框|右|<big>埃博拉病毒属</big>[https://pic3.zhimg.com/80/v2-6da5afe0dee85b6022cefaee74adb919_720w.jpg?source=1940ef5c 原图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154931/answer/346031598 来自 知乎 的图片]]]
'''埃博拉病毒属'''(学名:Ebolavirus)是丝状病毒科的其中一属病毒,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罹患此病可致人于死,包含数种不同程度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感染者症状与同为丝状病毒科的[[马尔堡病毒]]极为相似。疫情经验上个案具有约25%(2007年乌干达)至90%(2003年刚果)的致死率 <ref>[http://news.sohu.com/20070913/n252121056.shtml 刚果(金)暴发埃博拉出血热疫情 致死率高达90%],搜狐,2007-09-13 </ref> ,平均约50%,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性休克或器官衰竭。
此病毒以[[非洲]][[刚果|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埃博拉河命名(该国旧称扎伊尔),此地接近首次于1976年爆发的部落,刚果仍是最近四次爆发的所在地,包括2005年5月的一次大流行。
==结构==
每个病原体是由链状的负链[[核糖核酸病毒]]粒子构成。3'端没有多聚腺苷酸化,5'端也没有加帽(capping)。[[基因组]]编码七个结构蛋白和一个非结构蛋白 <ref>[https://www.sohu.com/a/276253870_764559 对于疫苗的延伸讨论 – “埃博拉病毒病”(5) ],搜狐,2018-11-18 </ref> 。基因顺序是:3'端一NP—VP35-VP40-GP-VP30一VP24一L一5'端,两端的非编码区含有重要的信号以调节病毒的转录 、复制和新病毒颗粒的包装。如果缺少相应的[[蛋白]],单基因组本身并不具备感染性,其中一种蛋白是RNA依赖的RNA聚合酶,是病毒基因组转录成信使RNA所必须的酶,它对病毒基因组的复制也有重要作用。其所编译的蛋白中,NP是核衣壳蛋白,VP30和VP35是病毒结构蛋白,VP35具有抗I型干扰素作用,GP是跨膜糖蛋白,与病毒的入侵过程及细胞毒性有关,VP24和VP40与[[病毒]]的成熟释放有关,前者是小型膜蛋白,后者是病毒基质蛋白。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