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53
次編輯
變更
金馬獎
,無編輯摘要
'''金馬獎'''([[英語]]譯名:'''{{lang|en|Golden Horse Awards}}''',簡寫為{{lang|en|GHA}})是[[中華民國]]的[[電影獎]]之一,為全球第一個[[華語電影]]獎,旨在獎勵華語電影創作與發展。其不僅是[[中華民國]]最具代表性的電影獎項,也有「東方[[奧斯卡金像獎|奧斯卡]]」的美譽,為華語電影業界年度最受矚目的盛會之一,同時與[[金鐘獎]]和[[金曲獎]]並稱為[[中華民國]]三大[[演藝界|娛樂]]獎,合稱為「三金」,並被華語電影業界公認為華語電影三大獎之一(其餘兩個為[[香港電影金像獎]]與[[金鸡奖]])。[[第1屆金馬獎|1962年]]創始時由[[行政院新聞局]]主辦<ref name="AL">Chiang Ying-ying. [http://bigstory.ap.org/article/ang-lee-clout-chinese-film-awards-grow "Ang Lee sees clout of Chinese film awards growing"]. ''Associated Press''. New York City. 12 November 2013.</ref><ref name="GH">[http://news.bbc.co.uk/2/hi/entertainment/4433828.stm "Hustle hits Golden Horse heights"].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London. 13 November 2005.</ref><ref name="CO">Amber Wang. [http://sg.entertainment.yahoo.com/news/stars-gather-taiwan-chinese-oscars-065632128.html "Singapore, Hong Kong films shine at Chinese 'Oscars'"]. ''Agence France-Presse''. Paris. 24 November 2013.</ref>,1990年起交由[[臺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主辦<ref name="記">[http://www.goldenhorse.org.tw/aboutus/about/ 台北金馬影展>關於我們>關於我們] 臺北: 台北金馬獎執行委員會. [2018年4月18日].</ref>,每年舉行一次金馬獎頒獎典禮。
== 歷史沿革 ==
=== 前身 ===
1957年正值[[臺語電影]]的興盛時期,徵信新聞報([[中國時報]]前身)舉辦第1屆臺語片電影展覽會,俗稱臺語片影展,於11月30日在[[臺北市]][[國際學舍]]舉行頒獎典禮,由徵信新聞報社長[[余紀忠]]主持;當時有32部電影參與角逐,[[影展]]仿效[[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模式,由頒獎人將獎項交給受獎者。獎項類別可分為:由專業評審選定的「金馬獎」11項,[[閱聽人|觀眾]]票選的「銀星獎」10名,另增設有「榮譽獎」1名和「觀眾票選優勝獎」10名,這是「金馬獎」之名首次在正式場合出現;不過臺語片影展只舉辦一屆就停辦。
=== 緣起 ===
[[File:50th Golden Horse Awards trophy sample 201311220.jpg|170px|thumb|[[楊英風]]設計的金馬獎獎座。]]
1962年,[[中華民國政府]]為促進國內電影事業的發展,獎勵優良[[現代標準漢語|國語]]影片和優秀電影工作者,由[[行政院新聞局]]創設了[[第1屆金馬獎]]。<ref>幼獅社訊. 〈獎勵國語影片辦法 今年起有重大改變 對劇情片及紀錄片不給獎金 另設置金馬獎作為最高榮譽〉. 《聯合報》. 臺北. 1962年1月22日. 第8版.</ref><ref>行政院新聞局令. 〈[http://gaz.ncl.edu.tw/detail.jsp?sysid=D6200047 公布「51年獎勵國語影片辦法」]〉. 《總統府公報》. 臺北. 1962年5月25日.</ref> 「金馬」二字源自[[金門]]、[[馬祖]]兩[[外島]]地名的字首;由於金、馬兩地為[[冷戰]]背景下,[[中華民國]]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軍事]]對峙的最前線{{efn|中華民國的年輕[[男性]][[國民]]依法須服[[徵兵制|義務兵役]],在抽籤決定服役單位時,若結果是在以往仍為戰區的金門或馬祖,役男常被戲稱為中了「金馬獎」。}},該獎以「金馬」命名旨在鼓勵中華民國電影業界,能效法前線[[中華民國國軍|國軍]]官兵們堅強奮發的精神,努力開創新局。<ref>沈劍虹. 〈五年新聞局長的回憶〉. 《傳記文學》. 臺北. 1987年3月.</ref> 此外,它也符合全球主要影展名稱以「金字招牌」為號召的潮流。金馬獎自[[第5屆金馬獎|1968年]]起改由[[教育部文化局]]主辦,[[第21屆金馬獎|1984年]]起再改由新聞局主辦、民間電影團體輪流協辦。直到[[第27屆金馬獎|1990年]],為順應[[公營事業民營化]]政策,新聞局宣佈決定將金馬獎和金鐘獎、金曲獎等「三金典禮」由官方全部轉交民間團體主辦。<ref>王介中. 〈公營不如民營 金馬、金鐘、金曲獎新聞局決定移交〉. 《民生報》. 臺北. 1990年4月15日. 第1版.</ref>
1990年5月16日,電影聯合會議中決定成立常設機構及執行委員會,也就是後來的「台北金馬國際影展執行委員會」。<ref name="執">胡幼鳳. 〈輔導金預算有望提高 電影文化政策亟待確立 電影聯合會閉幕贏得立委支持〉. 《民生報》. 臺北. 1990年5月17日. 第10版.</ref> 但由於該執行委員會為非[[法人]]組識,其[[法律]]定位備受各界質疑,新聞局與各團體研商後將該會併入[[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ref>黃仁、王唯 編著. 《臺灣電影百年史話》(下). 臺北: 中華影評人協會. 2004年, 頁381.</ref> 1991年7月1日,在[[臺北市影片商業同業公會]]強力要求下,新聞局全面退出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的會務。<ref>[http://www.taiwancinema.com/ct.asp?xItem=12966&ctNode=40 臺灣電影網>電影查詢瀏覽>電影事業>財團法人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2010年11月23日].</ref> 此後金馬獎由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統籌主辦,但仍接受新聞局的公款補助。該基金會所屬「台北金馬國際影展執行委員會」在1992年更名「[[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俗稱「金馬執委會」){{r|執}},敦聘9名至15名電影研究者和從業人員擔任執行委員,設主席、秘書長和副秘書長各1名負責推動會務,下設行銷宣傳、競賽和影展等3組,辦理台北金馬影展{{efn|行銷宣傳組負責所有廠商合作、造勢及週邊活動、媒體宣傳和文宣刊物製作等業務;競賽組負責華語影片競賽、金馬獎頒獎典禮和國際數位短片競賽等;影展組則負責影展內容策劃、影片及影人邀約、字幕翻譯製作、拷貝運送和影展現場執行等各項事宜。}}。影展分為「國際影片觀摩項目」和「華人電影競賽項目」兩大部分:「國際影片觀摩項目」以售票方式籌款,加上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的補助運作;「華人電影競賽項目」則由金馬執委會專責處理。金馬執委會後來在2009年將秘書長一職改為執行長,並增設行政組。{{r|記}}
=== 競逐資格 ===
創立之初,金馬獎為了獎勵國語影片,規定報名角逐的影片須獲得准演執照,內容以國語發音或[[配音]],能配合政策或具深厚倫理教育意義,且申請者須為臺灣境內[[製片公司]]、曾參加臺灣當地自由公會或經[[外交代表機構|使領館]]認可的[[海外華人|華僑]]廠商。[[第20屆金馬獎|1983年]]《[[兒子的大玩偶]]》因影片發音引發參賽資格爭議,新聞局決議因片中[[閩南語]]對白未超過全片一半,准許報名。[[第26屆金馬獎|1989年]]《[[三個女人的故事]]》由於查無中國大陸資金領有准演執照,得以保留參賽資格;但[[瑞士]]籍的[[斯琴高娃]]則因不具臺灣、[[香港]]兩地演員身分,無緣角逐最佳女主角獎項。[[第28屆金馬獎|1991年]]起,只要是[[海外華人|華裔]]人士都可參加個人獎項的報名,但需加入臺灣、香港兩地的電影團體者為限,例如以《[[愛情萬歲 (臺灣電影)|愛情萬歲]]》獲得[[第31屆金馬獎|1994年]]最佳導演的[[馬來西亞]]籍華裔導演[[蔡明亮]]。[[行政院大陸委員會|陸委會]]在1992年通過開放中國大陸編導演比例不超過半數的電影上映後,金馬執委會緊接著在[[第30屆金馬獎|1993年]]開放符合此資格影片報名,同時該片的從業人員也可以參加個人獎項的報名,但外籍人士需參加3部以上[[台灣電影|臺灣電影]]製作,並提出加入臺灣、香港兩地相關電影團體的證明書始可報名,例如以《[[東邪西毒]]》獲得[[第31屆金馬獎|1994年]]最佳攝影的[[澳洲]]籍[[攝影師]][[杜可風]]。1994年,金馬執委會決議中國大陸編導演比例超過半數的影片,即使得到第一類國際影展競賽單元獎項並取得准演執照,仍無法參加金馬獎{{efn|包括《霸王別姬》和《活著》等影片在內都因此不能參賽。}}。[[第33屆金馬獎|1996年]]起,只要影片是以[[現代標準漢語|華語]]為主要發音語言{{efn|包括閩南語和其他方言。}},不限出品國、資金結構或演職員國籍,都可報名參賽,[[中國大陸電影]]首度納入參賽範圍。<ref name="沿">[http://www.goldenhorse.org.tw/awards/about/milestones/ 台北金馬影展>金馬獎>關於金馬獎>獎項沿革]. 臺北: 台北金馬獎執行委員會. [2018年4月18日].</ref>
金馬獎自[[第34屆金馬獎|1997年]]起定位為全球華語影片競賽。[[第36屆金馬獎|1999年]]起進一步取消報名影片須獲得准演執照和中國大陸影片須獲得中國大陸有關單位認證的資格限制。[[第37屆金馬獎|2000年]]起,只要影片的主要創作人員{{efn|包括:導演、男主角、女主角、男配角、女配角、原著劇本或改編劇本、攝影、美術設計、剪輯、原創電影音樂和音效等。}}有半數為臺灣電影人,都享有評審團大獎和特別獎的報名資格。[[第40屆金馬獎|2003年]]起也不再限定須以華語為「主要」發音,只要片中涉及華人地區所使用的主要語言或方言,都可報名,例如片中以[[日語]]對白為主的《[[吳清源 (電影)|吳清源]]》曾在[[第43屆金馬獎|2006年]]入圍<ref>項貽斐. 〈金馬獎坦承疏失 吳清源又可參賽〉. 《聯合報》. 臺北. 2006年10月22日.</ref>;以[[賽德克語]]和日語為主的《[[賽德克·巴萊]]》獲得[[第48屆金馬獎|2011年]]最佳劇情片等5個獎項。[[第44屆金馬獎|2007年]]起,因應跨國合作的趨勢,只要導演加上半數主要創作人員為華人的影片都可報名。[[第47屆金馬獎|2010年]]起,導演和其他主要創作人員中有5名(含)以上為華人的影片都能角逐,例如非華人主演的《[[臉 (電影)|臉]]》獲得2010年最佳美術設計和最佳造型設計;《[[台北星期天]]》獲得[[第48屆金馬獎|2011年]]最佳新導演;以及而為了因應數位技術的發展,符合在臺灣[[電影院|戲院]]公開映演達首週20場的非35釐米或16釐米規格影片,自[[第46屆金馬獎|2009年]]起允許報名。之後為因應[[數字電影|數位]]放映趨勢,報名影片放映規格自[[第50屆金馬獎|2013年]]起規定必須是35釐米拷貝或{{tsl|en|Digital Cinema Package|DCP數位檔案}}。{{r|沿}}<ref name="審">[http://www.goldenhorse.org.tw/awards/submission/guidelines/ 台北金馬影展>金馬獎>競賽>競賽規章]. 臺北: 台北金馬獎執行委員會. [2018年4月18日].</ref>[[第53屆金馬獎|2016年]]起,導演和其他主要創作人員中有7名(含)以上為華人的影片都能角逐,詳細的報名資格可至金馬獎的官方網站查詢。
=== 評審制度 ===
{{fact|1978年,行政院新聞局代理局長[[宋楚瑜]]於邀請影壇人士座談徵詢意見後,決定仿效奧斯卡金像獎實施兩階段評審制度,即第一階段評審閱畢全部參賽影片後,開會討論,表決提出入圍影片及各單項名單並公佈,然後再評選得獎名單、於頒獎典禮時公布最後結果;}}此制於[[第15屆金馬獎|1978年]]試辦、自[[第16屆金馬獎|1979年]]起正式實施。1982年,[[台灣新浪潮電影|臺灣新浪潮電影]]由《光陰的故事》發端,一時蔚為風潮,更在[[焦雄屏]]、[[黃建業]]等「新派」影評人的大力推介下,成為當時臺灣藝文界的新興潮流。但在1984年後,多部走新浪潮電影路線的影片票房收益不佳,使這股風潮受到一些「舊派」影評人的質疑,引發了新舊影評之爭,並且延續到了金馬獎的評審上。由於臺灣新浪潮電影符合多數評審的喜好,因此評審團的結論常被解讀為偏重鼓勵藝術色彩濃厚的創作,但其藝術化、抽象化等呈現手法,往往無法反映市場的風向,形成叫好不叫座的評價。又金馬獎歷來是採取似[[法國]][[戛纳电影节]]的評審團制度{{r|CO}},每年評審團組成不同也會導致得獎影片品味分歧,令外界無從預料。評審過程缺乏廣泛性和代表性,也無觀眾參與,常招致獲獎名單多元性不足等質疑,曾引起許多香港和中國電影人的不滿和杯葛。過去甚至認為,重視藝術並受評番青睞的[[藝術電影]],以及重視票房卻不受評番青睞的商業電影,只能選擇或偏重其中一種取向來製作。包括焦雄屏、[[侯孝賢]]、[[蔡明亮]]、[[王晶]]和[[陳嘉上]]在內的電影工作者,都曾批評金馬獎的「小圈子」評審制度,並呼籲金馬獎設立類似香港電影金像獎由專業[[電影評論|影評]]人等團體和各界觀眾組成評審團,採取多輪、多人、多層面的電影評審制度,以期兼顧各方電影專業和商業市場考量。{{r|記}}<ref>張世倫. 《台灣「新電影」論述形構之歷史分析(1965-2000)》. 臺北: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2001年.</ref><ref name="聞">聞天祥. 〈影迷的金馬電影路〉. 《新活水雜誌》. 臺北: 中華文化總會. 2013年10月1日, 第50期, 頁38-43.</ref>
金馬獎的評審委員是由金馬執委會遴選電影從業人員和影評人等10多名專業人士組成,親自全程參與審片工作,但不得連續兩年擔任。電影基金會[[董事|董]]監事、金馬執委會執行委員和當屆有製作影片參賽者都不能擔任評委。評審工作分為初選、複選和決選三個階段。所有報名影片進入初選階段後,透過公開討論和[[不記名投票]]方式進行評選,須獲半數以上初審委員推薦才能進入複選階段。複審委員再對影片類、個人類獎項和年度臺灣傑出電影工作者進行公開討論、不記名投票,進而產生入圍名單;名單經評審團簽名後,於複選會議結束後召開記者會公佈。決選會議在頒獎典禮當天召開,針對入圍名單公開討論和不記名投票,得獎者須獲半數以上複選和決選評委支持;且僅有當屆評審團主席、金馬執委會執行長和[[律師]]知道得獎結果,經由專業律師[[公證]]彌封後,才在頒獎典禮中揭曉。由於金馬獎評審委員須在嚴格規定和監督下完成審片、討論和投票程序,過程嚴謹絲毫不受外界影響,加上參賽影片無地域限制的包容性,造就它逾半世紀來在華人電影獎項中最具公信與聲望,被得獎者視為最受肯定和至高榮譽的主因。{{r|審}}{{r|聞}}
=== 國際評價 ===
金馬獎自1962年創辦至今,不僅是華語影壇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獎項,也是華語電影工作者的最高榮譽,長久以來都致力於促進華語電影的創作發展,並增加其國際能見度。第54屆「金馬獎,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也報導了這場年度盛事。CNN主播除了提到金馬獎堪稱華語影壇的奧斯卡,也特別介紹了14歲的影壇新星文淇,以電影《嘉年華》和《血觀音》分別獲得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女配角的提名,最後則是以《血觀音》一片,摘下金馬女配角。而勇奪「最佳劇情片」、「最佳女主角」等大獎的《血觀音》,不但在金馬獎發光發熱,耀眼表現也讓國際間看到。2018年6月27日,美國影藝學院宣布未來獲得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得獎作品,將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候選資格。
=== 爭議 ===
[[第26屆金馬獎|1989年]]金馬獎嘗試頒獎給外文片,例如當屆由美國籍的[[威廉·赫特]]以《[[意外的旅客]]》獲金馬獎外片最佳男主角、[[加拿大]]籍導演[[大衛·柯能堡]]以《{{tsl|en|Dead Ringers (film)|雙生兄弟}}》獲外片最佳導演等,但金馬獎外片獎被批評不倫不類,僅辦一屆就停止,並且未在官方特刊歷屆得獎名單上獲得記錄。<ref name="麥">麥若愚. 〈金馬五十見證台灣電影繁華與興落〉. 《新活水雜誌》. 臺北: 中華文化總會. 2013年10月1日, 第50期, 頁30-37.</ref>
後續在入圍名單中,出現幾次入圍後發現資格不符又遭到撤銷入圍資格的爭議事件,例如:[[第40屆金馬獎|2003年]]以《飛躍情海》同時入圍最佳女主角、最佳新演員的[[林依晨]],被發現前一年曾演出《空手道少女組》並擔任女主角而取消最佳新演員入圍資格,當年最佳女主角也敗給演出《[[金雞]]》的[[吳君如]]。[[第45屆金馬獎|2008年]]原入圍年度臺灣傑出電影工作者的[[金城武]],在名單公布6小時後被因日本國籍身分不符資格,取消該獎項入圍資格,成為金馬獎史上最短命的入圍者<ref>{{cite news|author=莊幼芬, 宇若霏, 楊景婷. |title=角逐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獎 日籍金城武遭金馬除名|url=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entertainment/20081031/31099206/%E8%A7%92%E9%80%90%E5%8F%B0%E7%81%A3%E5%82%91%E5%87%BA%E9%9B%BB%E5%BD%B1%E5%B7%A5%E4%BD%9C%E8%80%85%E7%8D%8E%E6%97%A5%E7%B1%8D%E9%87%91%E5%9F%8E%E6%AD%A6%E9%81%AD%E9%87%91%E9%A6%AC%E9%99%A4%E5%90%8D|publisher=蘋果日報|date=2008年10月31日|accessdate=2017年10月1日}}</ref>。同一屆最佳新演員入圍者[[田中千繪]]傳出出道多年早已在多部電影參與演出,入圍資格備受爭議,金馬獎委員會出面解釋,新人獎中的首次演出認定,在於是否擔任片中主/配角,對於只是客串性質演出在入圍資格認定上不構成問題。[[第49屆金馬獎|2012年]]原入圍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的〈沉默如謎的呼吸〉{{efn|詞:周雲蓬,曲:周雲蓬,唱:周雲蓬,出自影片《[[神探亨特張]]》。}} 和〈驚惶〉{{efn|詞:沼澤樂隊,曲:沼澤樂隊,唱:沼澤樂隊,出自影片《[[浮城謎事]]》。}},在入圍名單於2012年10月2日下午5點公布後,經過金馬執委會查證並非影片原創歌曲,也與電影公司求證確認後,於同日晚間10點在官方網站公告取消兩首歌曲的提名資格。
==參考文獻==
{{ref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