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俞大光

增加 15,234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姓名 = 俞大光 | 外文名 = | 图像 = File:20160929211939793.jpg|缩略图 |center|[https://p1.ssl.qhmsg.com/t01cc4c…”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俞大光
| 外文名 =
| 图像 =
[[File:20160929211939793.jpg|缩略图
|center|[https://p1.ssl.qhmsg.com/t01cc4c8488a76898c6.jpg 原图链接] [https://baike.so.com/doc/7727243-8001338.html 图片来源]]]
| 图像说明 =
| 出生日期 = 1921年1月22日
| 出生地点 = 辽宁省营口市
| 逝世日期 = 2017年4月12日
| 国籍 = 中国
| 别名 =
| 职业 = 科研工作者
| 知名作品 =
}}
<ref>[html 罗续 ],搜狐, 2014-06-27</ref>
{{#ev:youku| 优酷id }}
{{#iDisplay:b0176fsfn1|寬度|高度|qq}}

俞大光(1921年1月22日-2017年4月12日),男,汉族,祖籍浙江绍兴,出生于辽宁省营口市,中共党员,理论电工和电子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44年武汉大学工学院电机系毕业,留校任教。195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班毕业。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专家委员会研究员,中国工程院信息与工程学院士。曾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科技委副主任。在核武器引爆控制方面,采用过载延时引信,提高了引爆的可靠度。在核武器再入遥测技术中,采用S波段脉位键控调制方案,获得了良好结果。担任国家某型号核武器总体设计师并完成定型工作。参加并审核、制定院军标、国军标和国家标准数十项。审定院科技丛书十余册。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俞大光的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定型。

==人物生平==
1921年1月22日,俞大光出生于辽宁省盖平县(今盖州市)。湖南省长沙市人,祖籍浙江绍兴。

1944年,俞大光从武汉大学工学院电机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助教、讲师。

1950年,俞大光由武汉大学派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班学习。

1953年,俞大光通过研究生结业答辩(当时不授学位),调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系教研室主任。译著《电工原理》出版。

1956年7月,俞大光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8年,俞大光编著《电工基础》由高教出版社出版(1958年上册,1959年中册,1961年下册)。

1962年5月,俞大光调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现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1963年,俞大光任二机部九局设计部副主任,兼引爆控制室主任。

1964年2月,俞大光赴青海211厂审定首次核试验引爆控制系统方案。

1966年,俞大光任第九作业队引控系统组长,参加第三次核试验。7月,提出核导弹采用加速度延时引信,提高引爆可靠度。

1967年,俞大光作为第九作业队引控系统组长,执行空爆核试验任务。后因“文革”,被停止工作四年。

1970年1月,俞大光被宣布拘留,关押西宁南滩监狱。2月,押回厂内批斗。11月,起解到四川902地区五所。

1972年6月,俞大光恢复工作。

1973年6月,俞大光平反后任五所所长。

1978年6月,俞大光审核东风四号试验引控系统方案;9月,参加东风五号核战斗部引控系统飞行试验;10月,任九院副院长。

1982年3-5月,俞大光带队参加巨浪一号全武器系统艇上匹配试验;9-10月,带队参加9182潜射弹道导弹发射的引控系统飞行试验,皆获得圆满成功。

1983年,俞大光被任命为某战略武器型号第二总设计师。

1988年,该战略武器型号定型。组织编写《中国军事百科全书》部分词条。

1991年,俞大光被评为中国电子学会会士。开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5月,办理退休手续,接受返聘。

1992年,俞大光主持审定国军标《核武器安全设计及评定准则》。

1995年,俞大光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0年,俞大光撰写《国防科技名词大辞典》核武器学科条目释文,并参与学科交叉审稿。10月,参加国际工程科技大会。

2002年,俞大光受聘为中国电工技术协会电磁发射专业委员会顾问;参与某武器型号科研成果鉴定。

2004年,俞大光撰写《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第二版相关条目释文及说明。

2006年,俞大光完成科技丛书《核武器安全性导论》书稿专审。

2017年4月12日,俞大光逝世,享年97岁。

==成长经历==
俞大光的父亲俞明涣与中科院院士俞大绂父俞明颐同辈。1924年迁家沈阳。俞大光1927年在沈阳上小学。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不久,俞大光全家迁居湖南长沙,当地有祖父俞文瀚留下来的70多亩稻田。父亲转职到天津市北宁铁路局当科长。俞大光初中毕业后,因父亲当时已被解职,无力负担他再上大学,在哥哥的引导下,他考入湖南省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读电机科。在战时坚持读完三年中专后,他进入湖南烟溪第十一兵工厂动力科,任助理技术员,后随工厂迁往重庆铜罐驿。通过自学于1940年考取武汉大学工学院(当时西迁在四川乐山),并申请到乙等贷金,一年后被分入电机系。

由于学习勤奋,俞大光成为工学院同年级中四年总平均成绩最高的学生,享受到优先介绍工作的权利。1944年,因敬佩讲课出色的教师,他选择了留校任教。当时哥哥被诬陷入狱,家中生活难以维持,俞大光不得不兼课来接济哥哥一家,为生活疲于奔波。即使如此,他依然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46年武汉大学“六一惨案”后,俞大光发出多封告同胞书的信函。同年他当选为讲师助教会干事。不久,该会发起了“反饥饿、反内战”罢教运动。后来他又参加“应变委员会”、“安全互助团”,为“保产护校”、反迫害运动作出了贡献。

1950年,俞大光被派往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班向苏联专家学习教学经验。3年结业后留在哈工大任教,先后任电工教研室主任、电机系副主任、教务处副处长。他感于《三字经》“教不严师之惰,”因此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有“铁将军”之绰号。其间他编写了《电工基础》一书,影响甚大。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晋升为副教授。

1962年4月,俞大光被中央组织部点名调到二机部九局北京第九研究所(后称第九研究院,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从事核武器引爆控制系统的科研工作。

1973年,俞大光被任命为电子工程研究所所长。面对积重难返、问题成堆的局面,他同所党委书记密切配合,进行各方面整顿,逐步创建了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有效地将引爆、引信、遥测、电池等系统的科研工作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保证了国家任务的顺利完成。

1978年,俞大光任九院副院长。1980年,任一个武器型号的核战斗部总设计师,同年晋升为研究员。1982年,为中国首次潜艇水下发射导弹试验成功作出了贡献。

1984年起,任院科技委副主任。1991年退休后返聘。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1998年,又由返聘改为在职,系中国核武器引爆控制系统和遥测系统的开拓者之一。

==社会任职==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委顾问、专家委员会成员和科技丛书编审委员会成员、全国(中国)高校电工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全国(中国)电工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维修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量和单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顾问、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卷电磁学编审组成员、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核武器分册特邀编审人员、是中国电子学会第二、三届理事、四川省科技顾问团顾问等。

曾任科研处处长、设计部副主任、电子工程研究所所长、副院长、科技委员会副主任、核战斗部型号总师。是中国电子学会第二、三届理事,全国高校电工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电工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维修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长于电工基本理论研究。1962年后主要领导和组织核武器引爆控制系统和核战斗部的方案评审、试验定型等。主持完成的“核武器引爆控制系统”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参与主持的“氢弹的突破及武器化”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主编有《电工基础》、《电路及磁路》等。并参与编写《量和单位规范用法辞典》的电学和磁学部分。俞大光长期从事核武器电子系统研究,是中国核武器引爆控制系统和遥测系统的开拓者之一,多次参加核试验、导弹飞行试验及试验方案的审定。曾任国家教委电工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一至三届委员,全国量和单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顾问。主持领导继续工程教育、参与编审院科技丛书以及《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的有关条目。

==个人生活==
俞大光出生于营口市,就学于伪满时期的营口学校,后随家庭迁往奉天。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不久,俞大光全家迁居湖南长沙,当地有祖父俞文瀚留下来的70多亩稻田。父亲转职到天津市北宁铁路局当科长。俞大光初中毕业后,因父亲当时已被解职,无力负担他再上大学,在哥哥的引导下,他考入湖南省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读电机科。在战时坚持读完三年中专后,他进入湖南烟溪第十一兵工厂动力科,任助理技术员,后随工厂迁往重庆铜罐驿。通过自学于1940年考取武汉大学工学院(当时西迁在四川乐山),并申请到乙等贷金,一年后被分入电机系。

由于学习勤奋,俞大光成为工学院同年级中四年总平均成绩最高的学生,享受到优先介绍工作的权利。

'''留校任教'''

1944年,因敬佩讲课出色的教师,他选择了留校任教。当时哥哥被诬陷入狱,家中生活难以维持,俞大光不得不兼课来接济哥哥一家,为生活疲于奔波。即使如此,他依然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46年武汉大学“六一惨案”后,俞大光发出多封告同胞书的信函。同年他当选为讲师助教会干事。不久,该会发起了“反饥饿、反内战”罢教运动。后来他又参加“应变委员会”、“安全互助团”,为“保产护校”、反迫害运动作出了贡献。

'''建国后'''

1950年,俞大光被派往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班向苏联专家学习教学经验。3年结业后留在哈工大任教,先后任电工教研室主任、电机系副主任、教务处副处长。他感于《三字经》“教不严师之惰,”因此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有“铁将军”之绰号。其间他编写了《电工基础》一书,影响甚大。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7年晋升为副教授。

1962年4月,俞大光被中央组织部点名调到二机部九局北京第九研究所(后称第九研究院,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从事核武器引爆控制系统的科研工作。

“文化大革命”中,俞大光因受迫害而中止工作4年。1968年清理阶级队伍,他被点名交待政治历史问题,停止工作进“学习班”。1970年被拘留关进西宁南滩监狱,蹲铁窗500余天。1971年7月被释放劳动教养,喂猪放羊。1972年,蒙受多年不白之冤的俞大光从‘牛棚“解放出来,老伴含泪劝他:“咱们申请调回老家吧,再也不回来了!”俞大光答以“我要在这里继续干下去!”他钟情于自己的事业,对遭难毫无怨言,惋惜的只是时间。

1973年,俞大光被任命为电子工程研究所所长。面对积重难返、问题成堆的局面,他同所党委书记密切配合,进行各方面整顿,逐步创建了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有效地将引爆、引信、遥测、电池等系统的科研工作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保证了国家任务的顺利完成。

1978年,俞大光任九院副院长。1980年,任一个武器型号的核战斗部总设计师,同年晋升为研究员。1982年,为中国首次潜艇水下发射导弹试验成功作出了贡献。

1984年起,任院科技委副主任。1991年退休后返聘。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1998年,又由返聘改为在职,系中国核武器引爆控制系统和遥测系统的开拓者之一。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在核武器引爆控制方面,提出采用过载延时引信,提高了引爆可靠度。

在核试验遥测技术研究中,采用微波脉冲调制方案,解决了关键技术问题。多次参加核试验、导弹飞行试验及试验方案的审定。

指导过核武器工程技术方面的其他工作,对改进核装置工程设计与结构方面提出过有远见的独到见解。

审定过大批技术文件、学术论文、科技总结等文字材料。

参加审核、制定军标、国军标和国家标准数十项。

主持领导继续工程教育、参与编审院科技丛书以及《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的有关条目。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定型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2年后主要从事领导和组织核武器引爆控制系统和核战斗部的方案评审、内外协调、试验定型等。

1978年主持完成的核武器引爆控制系统。

1985年参与主持的氢弹的突破及武器化;与某型号飞行综合科学试验。

主要著作有《电工基础》、《电路及磁路》、《氢弹的突破与武器化》和《515飞行综合科学试验》等;撰有《关于“核武器系统”、“核弹头”、“核战斗部”的定义及其英文对应词的探讨》等论文。

==荣誉表彰==
主持完成的“核武器引爆控制系统”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4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

参与主持的“氢弹的突破及武器化”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某型号飞行综合科学试验”获1987年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9年被四川省国防科工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1991年被电子学会评为会士。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44年武汉大学电机系毕业后,先后在武汉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任教18年,编著了我国学习苏联教学第一套电工基础课程自编教材上中下册,由高教出版社出版并经修订再版一次,在国内有较大影响。1962年以后调现单位从事核武器研制,负责引爆控制系统和遥测系统,并担任一个核武器型号总设计师,均圆满完成任务并定型生产,获得国防科工委颁发的荣誉状。他是我国政府特殊津贴首批获得者。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国防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二项;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三项。1989年被四川省国防科工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参考来源==
[[Category:科学家]]
29,47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