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298
次編輯
變更
坎巨提
,创建页面,内容为“坎巨提,一译洪扎,是亚洲中部的一个已不存在的国家,位于今巴基斯坦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的罕萨山谷一带,1892年至1947年…”
坎巨提,一译洪扎,是亚洲中部的一个已不存在的国家,位于今巴基斯坦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的罕萨山谷一带,1892年至1947年是英属印度的一个土邦,后成为巴基斯坦的土邦直至1974年为止。
坎巨提土邦的南面为英属印度的吉尔吉特特区,东面是那格尔土邦,东北与中国新疆省接壤,西北毗邻阿富汗。
其居民信奉伊斯兰教。该国都城为巴勒提特(Baltit,清代史料称之为棍杂),位于今日克什米尔地区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罕萨县卡里马巴德。
大小和卓之乱被清朝平定后,坎巨提开始与清朝建立外交关系,并于1761年起成为清朝的朝贡国。晚清以后,该国被中国称为坎巨提,简称坎部。自19世纪起,坎巨提成为英国、俄罗斯大博弈的重要争夺地区。1891年,英国发动罕萨–那格尔战役,征服坎巨提和那格尔。次年,坎巨提正式成为英属印度的一个土邦。但坎巨提仍向清朝朝贡,因此后来引发了主权归属争议,直到1963年中国才正式承认主权属于巴基斯坦。1974年,坎巨提正式并入巴基斯坦。
坎巨提的都城巴勒提特堡于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2]
==历史==
数个世纪以来,坎巨提曾长期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该国由布鲁绍人建立,其统治者称号为图姆(Thum),后改称弥尔(Mir)。坎巨提统治者自称是亚历山大大帝的后代,他们视自己和中国皇帝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领袖。[3]他们经常对山区生活的柯尔克孜族据点发起攻击,将一些柯尔克孜族奴隶贩卖给中国。[4]
大小和卓之乱被清朝平定后,克什米尔诸国始与清廷建立联系。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七月,坎巨提弥尔沙阿·希斯洛汗(黑斯娄)遣其子至叶尔羌(今新疆莎车)入贡,坎巨提成为中国的属国[5]。其后定为三年一贡,贡物为砂金一两五钱,分装为十五袋,一般由其弥尔之子送至喀什噶尔。喀什噶尔参赞大臣(或喀什噶尔道)按例赏给其大缎二端及粮饷等物。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坎巨提弥尔加赞法尔·阿里汗一世(夏孜牌尔)帮助清军平定七和卓之乱,被赐予叶尔羌的热瓦奇村作为外产。[6]坎巨提与英国控制下的克什米尔土邦为敌,在19世纪多次交战。克什米尔多次被坎巨提所败,向坎巨提进贡。
清代晚期,克什米尔和帕米尔地区成为俄罗斯、英国展开大博弈的前沿。俄国吞并中亚诸汗国后,势力延伸至阿富汗北部和帕米尔。英国担忧俄国从中亚入侵印度,也加紧对帕米尔南部各国的侵略。同治年间,新疆爆发动乱并遭阿古柏入侵,“中国内寇不靖,未遑远略”[7],无暇顾及坎巨提等属国。英国控制克什米尔后,坎巨提每年从英属克什米尔领取补贴。光绪年间清军收复新疆,坎巨提弥尔穆罕默德·加赞汗一世(俄则项)循旧例遣使贡金,清廷赏给其五品顶戴。1888年至1889年,俄国使者格罗姆切夫斯基、英属印度官员荣赫鹏分别到访坎巨提。
光绪十七年(1891年)末,英国军队继续向帕米尔推进,发动了罕萨–那格尔战役,攻占了坎巨提及其邻国那格尔(旧译讷格尔)。那格尔弥尔向英军投降,坎巨提弥尔萨法尔·阿里汗(赛必德艾里罕)则逃往中国[8],被旗官张鸿畴羁留于新疆蒲犁厅(今塔什库尔干)。清廷采纳新疆巡抚陶模之议,将赛必德艾里罕转移至省城迪化(今新疆乌鲁木齐)。中国驻欧公使薛福成与英国交涉,英外交大臣沙力斯伯里声称英国并无攻灭坎巨提之意,只因其轻慢英国官员,故示以惩戒。1892年,中英达成共识,清廷承认坎巨提为“两属之国”,并册立萨法尔·阿里汗之弟穆罕默德·纳齐姆汗(买买提艾孜木)为坎巨提弥尔;英国则将坎巨提视为英属印度的一个土邦,并同意其继续向中国纳贡。光绪十八年(1892年),陶模委派阜康县知县田鼎铭、张鸿畴前往坎巨提,与英属印度官员热布生、克什米尔土邦的使节共同出席穆罕默德·纳齐姆汗的册封典礼。萨法尔·阿里汗则被羁禁在乌鲁木齐长达十七年,后又被安置于库车;其子米则拜尔被编往莎车之热瓦奇村为民,余众被遣返回坎巨提。[9]。
1898年,英国为试探中国对帕米尔领土的态度,指使坎巨提要求租种中国蒲犁县喇斯库穆的土地。1899年3月,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就帕米尔划界问题照会中国政府,提出一条新的帕米尔段边界,试图劝说中国放弃对坎巨提的宗主权,同时坎巨提放弃对中国所属帕米尔东缘塔克敦巴什帕米尔、喇斯库穆等土地(在今塔什库尔干县南)的要求。对此,喀什噶尔道黄光达指出,“塔敦巴什及喇斯库穆地本属中,乃云印度代坎巨提让与中国,诚所谓幻想奇谈!”[10]。中国总理衙门与新疆巡抚商议未果,不久因义和团事作,最终搁置此事,被英人当作默许。
中华民国成立后,坎巨提停止向中国进贡。穆罕默德·纳齐姆汗在位46年,1938年去世。穆罕默德·加赞汗二世继位。1974年,坎巨提发生反对其弥尔统治的暴动,9月25日,巴基斯坦总理阿里·布托乘机取消坎巨提的独立地位,其地被并入巴控克什米尔。10月3日,坎巨提末代弥尔穆罕默德·贾马尔汗宣布退位(2年后去世),同时宣布同意坎巨提加入巴基斯坦。作为补偿,贾马尔汗仍被保留“弥尔”的头衔,并允许其后代世袭此职,但没有任何权力。
坎巨提土邦的南面为英属印度的吉尔吉特特区,东面是那格尔土邦,东北与中国新疆省接壤,西北毗邻阿富汗。
其居民信奉伊斯兰教。该国都城为巴勒提特(Baltit,清代史料称之为棍杂),位于今日克什米尔地区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罕萨县卡里马巴德。
大小和卓之乱被清朝平定后,坎巨提开始与清朝建立外交关系,并于1761年起成为清朝的朝贡国。晚清以后,该国被中国称为坎巨提,简称坎部。自19世纪起,坎巨提成为英国、俄罗斯大博弈的重要争夺地区。1891年,英国发动罕萨–那格尔战役,征服坎巨提和那格尔。次年,坎巨提正式成为英属印度的一个土邦。但坎巨提仍向清朝朝贡,因此后来引发了主权归属争议,直到1963年中国才正式承认主权属于巴基斯坦。1974年,坎巨提正式并入巴基斯坦。
坎巨提的都城巴勒提特堡于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2]
==历史==
数个世纪以来,坎巨提曾长期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该国由布鲁绍人建立,其统治者称号为图姆(Thum),后改称弥尔(Mir)。坎巨提统治者自称是亚历山大大帝的后代,他们视自己和中国皇帝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领袖。[3]他们经常对山区生活的柯尔克孜族据点发起攻击,将一些柯尔克孜族奴隶贩卖给中国。[4]
大小和卓之乱被清朝平定后,克什米尔诸国始与清廷建立联系。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七月,坎巨提弥尔沙阿·希斯洛汗(黑斯娄)遣其子至叶尔羌(今新疆莎车)入贡,坎巨提成为中国的属国[5]。其后定为三年一贡,贡物为砂金一两五钱,分装为十五袋,一般由其弥尔之子送至喀什噶尔。喀什噶尔参赞大臣(或喀什噶尔道)按例赏给其大缎二端及粮饷等物。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坎巨提弥尔加赞法尔·阿里汗一世(夏孜牌尔)帮助清军平定七和卓之乱,被赐予叶尔羌的热瓦奇村作为外产。[6]坎巨提与英国控制下的克什米尔土邦为敌,在19世纪多次交战。克什米尔多次被坎巨提所败,向坎巨提进贡。
清代晚期,克什米尔和帕米尔地区成为俄罗斯、英国展开大博弈的前沿。俄国吞并中亚诸汗国后,势力延伸至阿富汗北部和帕米尔。英国担忧俄国从中亚入侵印度,也加紧对帕米尔南部各国的侵略。同治年间,新疆爆发动乱并遭阿古柏入侵,“中国内寇不靖,未遑远略”[7],无暇顾及坎巨提等属国。英国控制克什米尔后,坎巨提每年从英属克什米尔领取补贴。光绪年间清军收复新疆,坎巨提弥尔穆罕默德·加赞汗一世(俄则项)循旧例遣使贡金,清廷赏给其五品顶戴。1888年至1889年,俄国使者格罗姆切夫斯基、英属印度官员荣赫鹏分别到访坎巨提。
光绪十七年(1891年)末,英国军队继续向帕米尔推进,发动了罕萨–那格尔战役,攻占了坎巨提及其邻国那格尔(旧译讷格尔)。那格尔弥尔向英军投降,坎巨提弥尔萨法尔·阿里汗(赛必德艾里罕)则逃往中国[8],被旗官张鸿畴羁留于新疆蒲犁厅(今塔什库尔干)。清廷采纳新疆巡抚陶模之议,将赛必德艾里罕转移至省城迪化(今新疆乌鲁木齐)。中国驻欧公使薛福成与英国交涉,英外交大臣沙力斯伯里声称英国并无攻灭坎巨提之意,只因其轻慢英国官员,故示以惩戒。1892年,中英达成共识,清廷承认坎巨提为“两属之国”,并册立萨法尔·阿里汗之弟穆罕默德·纳齐姆汗(买买提艾孜木)为坎巨提弥尔;英国则将坎巨提视为英属印度的一个土邦,并同意其继续向中国纳贡。光绪十八年(1892年),陶模委派阜康县知县田鼎铭、张鸿畴前往坎巨提,与英属印度官员热布生、克什米尔土邦的使节共同出席穆罕默德·纳齐姆汗的册封典礼。萨法尔·阿里汗则被羁禁在乌鲁木齐长达十七年,后又被安置于库车;其子米则拜尔被编往莎车之热瓦奇村为民,余众被遣返回坎巨提。[9]。
1898年,英国为试探中国对帕米尔领土的态度,指使坎巨提要求租种中国蒲犁县喇斯库穆的土地。1899年3月,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就帕米尔划界问题照会中国政府,提出一条新的帕米尔段边界,试图劝说中国放弃对坎巨提的宗主权,同时坎巨提放弃对中国所属帕米尔东缘塔克敦巴什帕米尔、喇斯库穆等土地(在今塔什库尔干县南)的要求。对此,喀什噶尔道黄光达指出,“塔敦巴什及喇斯库穆地本属中,乃云印度代坎巨提让与中国,诚所谓幻想奇谈!”[10]。中国总理衙门与新疆巡抚商议未果,不久因义和团事作,最终搁置此事,被英人当作默许。
中华民国成立后,坎巨提停止向中国进贡。穆罕默德·纳齐姆汗在位46年,1938年去世。穆罕默德·加赞汗二世继位。1974年,坎巨提发生反对其弥尔统治的暴动,9月25日,巴基斯坦总理阿里·布托乘机取消坎巨提的独立地位,其地被并入巴控克什米尔。10月3日,坎巨提末代弥尔穆罕默德·贾马尔汗宣布退位(2年后去世),同时宣布同意坎巨提加入巴基斯坦。作为补偿,贾马尔汗仍被保留“弥尔”的头衔,并允许其后代世袭此职,但没有任何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