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十三行遗址

增加 11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十三行遗址 ''' ,是台湾北部重要的考古遗址之一。该遗址位于今 [[ 新北市 ]] 八里区淡水河出海口交界处的南岸,挖掘出 [[ 陶器 ]] [[ 铁器 ]] [[ 墓葬 ]] 等各类丰富的史前遗物。该遗址的主人生存于距今约2000至400年前,在文化上属于台湾史前时期的前铁器时代,是目前台湾确定拥有 [[ 炼铁 ]] 技术的史前居民,很有可能是台湾原住民凯达格兰族的祖先。该遗址被中华民国内政部订为国家二级古迹,目前保留遗址面积有约一公顷,并在遗址旁设立 [[ 十三行博物馆 ]] ,是台湾第一座县立(今为新北市市立)考古博物馆。
==遗址发现及挖掘过程简介==
1955年秋天, [[ 中华民国空军 ]][[ 飞行员 ]] 潘克永少校随机飞越八里乡观音山上空时,突然发现 [[ 飞机 ]] 的罗盘出现了磁力异常的反应,他以为是发现了 [[ 铁矿 ]] 所以才会影响到 [[ 罗盘 ]] 的运作。
1957年,潘克永找上了在国立 [[ 台湾大学 ]] 任教的 [[ 地质学家 ]][[ 林朝棨 ]] ,会同中美钻探公司工程师黄瀛东到八里乡顶罟村现地勘查,才知道在地面上到处可见的铁块与铁渣,其实是土法炼铁的遗迹。由于遗址所在地、时台北县八里乡(今新北市八里区)顶罟村有个别名叫“十三行村”,于是以该名称将此考古遗址命名为“十三行遗址”。至于顶罟村别名的由来则有不同的说法,一说是因为清朝时,这里曾为重要商港,有多达十三行郊(商家)在此经商,所以将此处称为“十三行”。可是,也有学者认为“十三行”可能来自原住民语言的音译,为原住民称呼该地之名称。
1959年,石璋如教授率领 [[ 学生 ]] 们到十三行遗址短期试掘,获得陶器、石器、铁器和 [[ 玻璃器 ]] [[ 文物 ]] 以及二座墓葬,并推断该址属于 [[ 凯达格兰族 ]] [[ 噶玛兰族 ]] 系统的史前文化。1963年,台北县文献委员会委托刘斌雄教授在该遗址开挖二个深坑,发现遗址有二个文化层重叠,下层为赤褐色网纹硬陶文化层(即十三行文化层),上层则是近代的汉文化层。1980年,交通部观光局将十三行文化遗址列为重要考古遗址。
1988年,考古学家 [[ 臧振华 ]] 和刘益昌由于对台湾平埔族和早期汉文化之间之接触这个研究议题感到兴趣,而决定选择十三行遗址进行考古挖掘,却意外引爆了一场文化保存和工程建设的冲突事件。原来,十三行遗址已被台湾省政府住宅及都市发展处画定为八里污水处理厂用地,即将动工。经过文化及学术团体两年多的抗争,1991年,十三行遗址被中华民国内政部指定为国家二级古迹,保存范围长约144米、宽约22米、总面积为3,161.9平方米;但事实上保留的部分只占整个遗址的九分之一左右,其余大部分的遗址都在兴建八里污水处理厂时破坏。1995年, [[ 行政院会议 ]] 决议,在污水处理厂旁拨地成立“十三行遗址文物陈列馆”。1998年,陈列馆更名为“十三行博物馆”,同时也开始博物馆的兴建工程。2003年,十三行博物馆正式完工并开馆。
==十三行文化==
由于十三行遗址在台湾史前史中的重要地位,考古学者通常将台湾北部地区史前时代晚期文化通称为十三行文化。除了十三行遗址之外,位于台北市中山区的西新庄子遗址,也是十三行 [[ 文化 ]] 的代表性遗址之一。
十三行文化属于北台湾地区的金属器时代, [[ 时间 ]] 大致从2,300年前开始,到汉人进入本地区之后才结束,是台湾史前文化的代表文化之一。十三行文化的主要特征是石器减少,只剩下凹石、石槌等无刃器。从出土的铁渣、矿石等矿物,于遗址西侧之埤塘边缘,属于发掘区域的D 区,该区T2P13坑出现一座较完整的炼铁炉,这是台湾所发现的第一个史前时代的炼铁炉,证明了十三行的史前居民不仅会使用铁器,更已经会制造铁器,拥有炼铁的技术。除了石、 [[ ]] 外,还有为数不少的陶器,主要是红褐色夹砂陶,特征是手工制作,含细沙,火候高、质地坚硬。
如果以史前文化较宽的定义而言,台湾北部地区拥有赤褐色或浅褐色拍印几何纹硬陶的史前遗址,都属于广义十三行文化的范畴。就此而言,十三行文化的分布地区,在西海岸地区由 [[ 淡水河 ]] 沿着海岸向南一直分布到大安溪,向东则沿着北海岸、兰阳平原一直分布到奇莱平原北侧的三栈溪。
根据考古学者刘益昌的看法,根据 [[ 时间 ]] 、分布区域及文化内涵,十三行文化可以再区分为早、晚两期及七个不同的类型。其中早期为年代距今2000-1000年之间,包括十三行类型、后龙底类型、番社后类型;晚期年代距今1000年以内,包括埤岛桥类型、新港类型、旧社类型与普洛湾类型。
125,68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