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622
次編輯
變更
小巡洋舰
,無編輯摘要
*为执行境外任务而建的第四级无防护巡洋舰(燕子级、美洲鹰级)。
*代表妥协设计、既可作舰队任务亦可作境外任务的第三级防护巡洋舰和归入第二级的伊伦娜级(第二级的其它巡洋舰自1899年起被划为大巡洋舰)。
1891年,瞪羚级的下水代表了由此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建造的小巡洋舰的原型 <ref>[https://www.sohu.com/a/394457243_600508 德国巡洋舰:瞪羚级小巡洋舰(3)] ,搜狐, 2020-5-11</ref> 。德国巡洋舰应同时具备足够的武器和速度来与舰队共同运用,并有适合境外任务的舒适性和耐受性。这与英国皇家海军针对不同任务而建造不同类型的舰艇设计背道而驰。
自瞪羚级开始建造的舰只最初仅是作为防护巡洋舰。但在1916年,防护巡洋舰所要求的排水量已从原本的2650吨提高至5620吨。第一代小巡洋舰使用三胀蒸汽机提供动力。这对于防护存在隐患,即由于活塞式压缩机的结构高度增加,装甲甲板必须布置在其上方。这种“装甲罩”造成的重大隐患只得通过加强高处区域的坡度来抵消(最初60毫米,后为100毫米)。直至蒸汽轮机的面世,这一缺陷才能完全避免,并可安装平坦贯通的装甲甲板。
首批搭载蒸汽轮机的小巡洋舰是1903年的吕贝克号和1905年的斯德丁号,1908年的科尔贝格级则是整体开始运用 <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221/12/30123241_893617119.shtml 浅析一战前,德国海军轻巡洋舰发展史],个人图书馆,2020-02-21</ref> 。因此,航速得以从20节提升至27节。
自1911年的马格德堡级开始,小巡洋舰都配备有60毫米厚、由镍钢制成的水线装甲带,它从水线下方1.4米处延伸至水线以上2米处,并覆盖了舰只的大部分长度。在改善防护的同时,还引入了纵向带结构取代了常规的横向舱壁设计,从而获得更大的纵向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