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魏国历代君王

增加 532 位元組, 6 年前
魏惠王
前403年,[[周威烈王]]慑于[[三晋联盟]]的强势,不得不同意册封[[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
==''' [[ 魏惠王]]'''==
[[File:魏惠王.jpg|缩略图|右|魏惠王|[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44888952415&di=bd6969659d4fd254ae20ed46175096f7&imgtype=0&src=http%3A%2F%2Fimg.chuansong.me%2Fmmbiz%2Fc2Sib3Mp7pOPfEKQtwJYSx88LFvMB4IsFGKx4C4sOXDb1hL2jAOhnUZrfGY3RYXialNFN3ZyQGSINR8oNh9Nvb4w%2F0%3Fwx_fmt%3Djpeg 原图链接]]]
''' [[ 魏惠王 ]] (公元前400年 ~ 公元前319年), [[ 姬姓 ]] ,魏氏,名罃(yīng),又称 [[ 梁惠王 ]] ,《 [[ 竹书纪年 ]] 》作“ [ 梁/魏惠成王 ]] ”。他是 [[ 魏武侯 ]] 之子, [[ 魏文侯 ]] 之孙,公元前369年即位,在位50年。'''
''' [[ 魏惠王 ]][[ 魏罃 ]] 即位正是 [[ 魏国 ]] 鼎盛时期, [[ 魏惠王 ]] [[ 安邑 ]] 迁都 [[ 大梁 ]] (今 [[ 开封 ]] 西北)后, [[ 魏国 ]] 亦称 [[ 梁国 ]] 。 [1] 但在以后的战争中,“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开始衰落,他死于公元前319年。公元前334年 [[ 魏惠王 ]] [[ 齐威王 ]] [[ 徐州 ]] 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 [[ 徐州相王 ]] ”(当时的 [[ 徐州 ]] 在今 [[ 山东滕州 ]] )。'''
==='''人物生平'''===
[[ 魏惠王 ]] (公元前400年—公元前319年),后称梁
[[ 惠王 ]] [[ 姬姓 ]] ,魏氏,名罃(《 [[ 战国策 ]] 》作“婴”)。 [[ 魏武侯 ]] 之子。 [[ 魏国 ]] 第三代国君。公元前369一公元前319年在位 。
[[ 魏武侯 ]] 死后, [[ 魏罃 ]] [[ 公子缓 ]] [[ 魏缓 ]] )争立君位成功。 [[ 魏惠王 ]] 六年(前364年)四月十三日(公历5月29日),把都城从 [[ 安邑 ]] (今 [[[ 山西夏县 ]] 西北 [[ 禹王村 ]] )迁至 [[ 大梁 ]] (今 [[ 河南开封 ]] 东南),因此在《 [[ 孟子 ]] 》一书中又称为 [[ 梁惠王 ]] 。要他“清心寡欲”,公叔痤去世前,劝 [[ 惠王 ]] [[ 商鞅 ]] ,不要让他逃走, [[ 惠王 ]] 不听。
在位期间重用 [[ 庞涓 ]] ,军事实力大增,然而 [[ 庞涓 ]] 陷害同学 [[ 孙膑 ]] ,而 [[ 魏惠王 ]] 全然不知其中利害,导致 [[ 孙膑 ]] 逃脱后入齐。
===''' [[ 惠王 ]] 称王'''===
[[ ]] [[ ]][[ 襄陵之战 ]] 之后, [[ 魏国 ]] 还保持着强盛的声势,准备以朝见 [[ 周天子 ]] 为名,召集许多小国举行会盟,图谋攻秦。就是苏秦说齐闵(湣)王:“昔者魏王拥土千里,带甲三十六万,其强北拔 [[ 邯郸 ]] ,西围 [[ 定阳 ]] ,又从十二诸侯朝天子,以西谋秦。”(《 [[ 战国策·齐策五 ]] 》)所谓“从十二诸侯”,具有合纵的性质,也就是《 [[ 韩非子·说林上篇 ]] 》所说“ [[ 魏惠王 ]] 为臼里之盟,将复立天子。”因而 [[ 秦孝公 ]] 很是担心,加强防守。 [[ 卫鞅 ]] 分析了形势,认为“以一秦而敌大魏,恐不如”,建议用尊魏为王的办法来改变 [[ 魏惠王 ]] 的意图。 [[ 秦孝公 ]] 接受了这个主意,于公元前三四四年, [[ 卫鞅 ]] 去向 [[ 魏惠王 ]] 游说,谓“从十二诸侯”“不足以王天下”,劝说他除了号令 [[ ]] [[ ]] [[ ]] [[ ]] 等小国外,北面争取 [[ 燕国 ]] ,西面争取 [[ 秦国 ]] ,“先行王服,然后图齐楚”。 [[ 魏惠王 ]] 果然听从了,便“身广公宫,制丹衣,建旌九斿,从七星之旟”(《 [[ 战国策·齐策五 ]] 》,“旌”原作“柱”,从王念孙《 [[ 读书杂志 ]] 》改正),“乘夏车,称夏王,朝为天子”(《秦策四》),俨然摆出天子的场面来。本来,在君主制度下,王是最高的等级称号,如今由于魏的“功大而令行于天下”(《 [[ 齐策五 ]] 》苏秦述卫鞅语),居然自称为王了。 [[ 魏惠王 ]] 因而召集逢泽之会(逢泽在今 [[ 河南开封 ]] 南),由 [[ ]] [[ ]] [[ ]] [[ ]] 等国国君及 [[ 秦公子 ]] 少官来参加会盟。 [[ 卫鞅 ]] 这个计谋,使得魏进攻的矛头,从秦转变为齐楚,“于是齐楚怒,诸侯奔齐”(《 [[ 齐策 ]] 五》)。惠王问宝
公元前355年,齐威王与魏惠王一起打猎,魏 ==='''[[ 惠王 ]] 齐威王:“大王有何 物?”威王心里明白,这是魏惠王要向自己夸耀国力了,于是便以退为进地说:”我没有。”于是魏惠王不无自豪地说:“中国虽小,尚有能照亮十二辆车子、径长一寸的夜明珠一颗。像齐国这样地大、人多、光兵车就有一万辆的大国,难道连这样的宝贝也没有吗?”威王听了惠王的话,很不以为然地说:“我的珍宝与你的大不一样。你的宝是死的,我的宝是活的;你的宝会引出乱子我的宝能卫国安民;你的宝有价,而我的宝无价。”魏惠王一听,大惑不解地问:“是何宝物如此厉害!”威王说:“我有大臣檀子,镇守下陲,强楚不敢犯境,泗上诸小国来朝。我有能臣肦子,镇守高唐,赵人不敢东到黄河捕鱼。我有贤臣黔夫,镇守徐州,吓得燕人北门祈祷,赵西门祈祷,祈求神灵保佑,并且有千余户归顺了齐国。我有良吏种首,负责国内治安,人民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我有这四位能臣贤相,他们就是我的宝物,岂止照亮十二辆车子!”一席话使魏惠王惭羞难容,自认失败。'''===
===''' 公元前355年,[[齐威王]]与[[魏惠王]]一起打猎,[[魏惠王]]问[[齐威王]]:“大王有何宝物?”[[齐威王]]心里明白,这是[[魏惠王]]要向自己夸耀国力了,于是便以退为进地说:”我没有。”于是[[魏惠王]]不无自豪地说:“中国虽小,尚有能照亮十二辆车子、径长一寸的夜明珠一颗。像[[齐国]]这样地大、人多、光兵车就有一万辆的大国,难道连这样的宝贝也没有吗?”[[威王]]听了[[惠王]]的话,很不以为然地说:“我的珍宝与你的大不一样。你的宝是死的,我的宝是活的;你的宝会引出乱子我的宝能卫国安民;你的宝有价,而我的宝无价。”[[魏惠王]]一听,大惑不解地问:“是何宝物如此厉害!”[[威王]]说:“我有大臣[[檀子]],镇守下陲,强楚不敢犯境,泗上诸小国来朝。我有能臣[[肦子]],镇守[[高唐]],赵人不敢东到黄河捕鱼。我有贤臣[[黔夫]],镇守[[徐州]],吓得燕人北门祈祷,赵西门祈祷,祈求神灵保佑,并且有千余户归顺了[[齐国]]。我有良吏[[种首]],负责国内治安,人民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我有这四位能臣贤相,他们就是我的宝物,岂止照亮十二辆车子!”一席话使[[ 魏惠王 ]]惭羞难容,自 错'''===失败。
有人向 ==='''[[ 魏惠王 推荐淳于髡,说此人学识渊博,记忆超人。惠王想见识见识。淳于髡被领去见魏惠王,他却坐在一旁一句话也不说。惠王感到很奇怪,就问推荐的那个人“:你说淳于(复姓)先生才艺出众,超过管仲和晏婴,可为什么见到我连一句话也不说,难道是我不值得和他谈话吗?”那个人把惠王的意见转达给淳于髡淳于髡说“:这里有原因。我已经来过两次,第一次来拜见时,惠王想着别人献给他的马;第二次来时,惠王想着进献给他的歌唱艺人,无心与我谈话,既然惠王的志趣不在我这里,我还有什么话要说呢?”]]认错'''===
有人向[[魏惠王]]推荐[[淳于髡]],说此人学识渊博,记忆超人。[[惠王]]想见识见识。[[淳于髡]]被领去见[[魏惠王]],他却坐在一旁一句话也不说。[[惠王]]感到很奇怪,就问推荐的那个人“:你说[[淳于]](复姓)先生才艺出众,超过[[管仲]]和[[晏婴]],可为什么见到我连一句话也不说,难道是我不值得和他谈话吗?”那个人把[[惠王]]的意见转达给[[淳于髡]][[淳于髡]]说“:这里有原因。我已经来过两次,第一次来拜见时,[[惠王]]想着别人献给他的马;第二次来时,[[惠王]]想着进献给他的歌唱艺人,无心与我谈话,既然[[惠王]]的志趣不在我这里,我还有什么话要说呢?” [[ 魏惠王 ]] 听了 [[ 淳于髡 ]] 的话,抱歉地说:“确实如此,是我的不对, [[ 淳于 ]] 先生不愧为圣人。他前次来,正好有人献马,第二次来,又有人献歌唱艺人。当时我虽然让左右的人退下,表示对他的尊敬,但精神还是集中在马和歌唱艺人身上。” [[ 魏惠王 ]] 表示了歉意, [[ 淳于髡 ]] 认为 [[ 惠王 ]] 态度很诚恳,有知错就改的精神,当时就和 [[ 惠王 ]] 谈得很投机,谈古论今,一连谈了几天。
=='''魏襄王'''==
12,10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