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760
次編輯
變更
無編輯摘要
出席全会的有中央委员35人,候补中央委员27人,其他人员43人列席了会议,会议讨论并通过了 [[ 毛泽东 ]] 《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书面报告和《不要四面出击》讲话; [[ 刘少奇 ]] 、 [[ 陈云 ]] 、 [[ 周恩来 ]] 、 [[ 聂荣臻 ]] 分别就土改、财经、外文与统战、 [[ 军事 ]] 等问题作报告。提出全党和全国人民所面临的中心任务就是要创造条件,争取在三军时间内实现国家财政 [[ 经济 ]] 状况的基本好转。
==背景==
从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成立到1950年上半年,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几个月的紧张战斗和艰苦努力,在 [[ 军事 ]] 、 [[ 政治 ]] 、 [[ 经济 ]] 等各条战线都取得很大胜利,建国伊始面临的困难局面初步改观。但是,前进道路上的障碍远没有清除,围绕恢复和发展生产这个中心,还有许多紧迫工作亟待进行。首先是占全国人口一多半的新解放区尚未进行土地改革,那里的地主阶级还没有被推翻,封建剥削制度还束缚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国家财政状况并未根本好转,在胜利的形势下又积累了许多矛盾;在过去几个月纷繁复杂的工作中,各地出现一些缺点和偏差;党内在如何对待私人 [[ 资本主义 ]] 经济的问题上也存在一些模糊认识。这些情况,要求党认真地分析形势,总结经验,澄清思想,统一认识,以便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地实施伟大的建国纲领。为此,党决定召开七届三中全会,通盘解决当时面临的问题。
==简介==
1950年6月6日至9日在 [[ 北京 ]] 举行。出席会议的中央委员35人,候补中央委员27人,各省市党委书记、中央各部委负责同志34人。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举行的第一次 [[ 中共中央 ]] 全会。毛泽东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书面报告和《不要四面出击》的重要讲话。刘少奇作了《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周恩来作了《关于外交工作和统一战线工作的报告》。陈云作了《关于财政经济工作的报告》。聂荣臻作了《关于军事工作的报告》。
==会议内容==
毛泽东在报告和讲话中,深刻地分析了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后国内外的大好形势,总结了建国以来各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指出党在这一时期的中心任务,是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完成这一任务的基本条件是:完成土地改革,合理调整现有工商业、大量节减国家机构所需要经费。确定党在当时的战略和策略方针是,尽可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孤立和打击当前的主要敌人;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搞好土改、稳定物价、调整工商业、改革旧有文化 [[ 教育 ]][[ 事业 ]] 、救济失业人员、肃清反革命、开好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整党等八项工作。《不要四面出击》的讲话指出:要完成土地改革,同 [[ 帝国主义 ]] 、 [[ 封建主义 ]] 、国民党反动派残余作斗争,我们面临的敌人是够大够多的。必须处理好国内各阶级、政党、 [[ 民族 ]] 等各方面的关系。以便加大和打击当前的主要敌人,而不应四面出击,树敌太多,造成全国紧张的不利局面。必须在—个方面有所让步,有所缓和,使 [[ 工人 ]] 、 [[ 农民 ]] 、小手工业者都拥护我们,使民族资产阶级和 [[ 知识分子 ]] 中的绝大多数人不反对我们,会前毛泽东在给上海市委书记关于税收和失业问题的一份电报中,还提出这样一个策略思想:“目前处在转变的紧张时期,力争使此种转变进行得好一些,不应当破坏的事物,力争不要破坏。或破坏得少—些,你们把握了这—点,就可以减少阻力,就有了主动权。”(1950年4月16日给陈毅的电报。)当时由于历史的原因,再加上革命胜利引起的社会经济改组,使失业的工人、手工业者和知识分子暂时增多,农民负担还很重,工商资产阶级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惶惶不可终日。投机资本的破坏活动和打击投机资本的辉煌胜利,又使党内有的同志误以为今天的斗争对象主要是资产阶级。针对这种情况,会议批评了那种认为可以提早消灭资本主义、实行 [[ 社会主义 ]] 的思想,指出这是不适合我们国家情况的错误思想。民族资产阶级将来是要消灭的,但是现在要把他们团结在我们身边,共同发展国民经济,不要把他们推开。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仍然是又团结又斗争,以团结为主,是节制资本而不是挤走资本、消灭资本。
会议的决议为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党的工作规定了明确的策略路线和行动纲领。这次会议是建国后的第一次中央全会,对于彻底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迅速战胜财政经济困难,恢复和发展 [[ 国民经济 ]] ,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