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
次編輯
變更
吕本中
,無編輯摘要
主张抗金,曾奏请:求人才,恤民隐,审政刑,开言路,然后练兵谋帅,伺机一举收复中原。因革制"会晋、楚之成,不若尊王而贱伯;散牛、李之党,未如明是以去非"(《宋元学案·紫微学案》)之语,触怒秦桧,被劾罢。
== 文学思想==
其曾祖公著,祖希哲、父好问,皆当世名儒,少受家学。又从师游酢、杨时等诸名儒。"不名一师","不私一说"的治学路径已形成家风。
创紫微学派,主要弟子有林之奇、李楠、李樗、汪应辰、王时敏、周宪、王师愈及其从子吕大器、吕大伦、吕大猷、吕大同等。提倡学者应当熟究《孝经》、《论语》、《中庸》、《大学》,然后再遍求诸书,这样必有所得。诸子百家之长处,可皆为吾用。
后生学问,须理会《曲礼》、《少仪》、《仪礼》等,学习洒扫、应对、进退之事,及学习《尔雅》训诂等文字,然后可以语上。这样下学而上达,自然有所得,可度超诸子。否则,终无所成。提倡"治心养性","正心诚意",认为"反身而诫,富有之大业";至诚不息,则日新之盛德。人立节非一朝一夕之事,而在于平时的修养。为事不可,不与人争常多得利。退一步者常进百步,取之少者常得之超过其初,约于今者则必有垂于后,不能忍者必败,此实是未知利害之分,贤愚之别。民生在勤,勤劳为立身为善之本。民能勤劳,则无冻馁之患;懒惰,必有饥寒之忧。故后生处身居业,应以勤劳为先。
他推崇儒家的仁政,为官者不可须舆离开仁德。主张当官者应事君如事双亲,事官长如事兄长,与同僚如家人,待群吏如奴仆,爱百姓如妻子。处理官事如家事,然后为能尽己之心。故事亲孝,则忠可移于君;事兄弟,则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事可移于官。当官处事,应常思有以及人。差税既不能免,应就其间求其使民省力,不使重为民害。当官之法,唯有三事,即"请"、"慎"、"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禄位,远耻辱,得上之知,得下之援。然而仕者临财当事,不能克制自己,常以为不能败露,持不败之意,则无所不为,然事常至于败露而不能自己。因此,设心处事,应戒之在初,不可不察。既使用权术,百端补治,幸而得免,所损已多,不如初不为之。官既要廉洁,又须慎防小人,文字历引之类,皆须明白,不可不至谨,不可不详知。应以暴怒为戒,事有不可时,应详处之,事皆可解如先暴怒,只能害自己,而不能伤害别人。详处之,则思虑自然而出,人不能中伤。处理事物要实。百种奸伪,不如一实;反复变诈,不如慎始;智数周密,不好省事;这是不易之道。当官处事,要重一"忍"字。
== 学术成就 著有《春秋集解》、《东莱先生 诗 集》、《紫微诗话》等,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微词》、《全宋词》据之录词二十七首。吕本中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钱钟书认为:他的诗始终没有摆脱黄庭坚和陈师道的影响,却还清醒轻松,不像一般江西派的坚涩。 钱基博认为:其为诗骨力坚卓,亦得法庭坚,妥帖自然过之,而才力高健不如,所以格较浑而语为驽。 以上确为中肯之评。 2诗词特点编辑吕氏早年过着诗酒风流的生活,效法陈师道黄庭坚,诗风轻松流美,"清芙可爱"。二十岁左右戏作《江西诗社宗派图》,使"江西派"定名。虽然未把自己列入其中,但后人多视其为"江西派"。 后期推崇李白苏轼。南渡后,时有悲慨时事之作,诗风也更为浑厚,词作虽仅二十七首,但亦有佳评。 王灼谓其词"佳处"亦"如其诗"。《啸翁词评》谓其词"工稳清润",其词多为小令,题材范围偏小,偏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不及诗作之浑厚,主要写离愁别恨,风花雪月,村色野景,南渡流寓江左后亦有思乡怀国之作。词风新奇清丽,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下面就以其几首佳作为例浅论其 词 作的三个 特点 :==
清丽自然的民歌情调
陈如江谓吕本中词"流动明畅,清丽自然,词风格与韦庄之疏放为近,呈现出清新流美的民歌风味,是对小令的开拓"。以此篇《采桑子》而言:
《采桑子》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此类佳作在唐诗宋词中可以找出不少,要能使人读后尤有余味经久不忘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张炎《词源》云:"词以意为主,不要蹈袭前人语意。"作词本当如此。但构思容易,变成语言确很难不变的平淡无奇。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云:"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好"即是此意。佳作看似妙手偶得实际上却包含了作者的无穷心血。
这首词写离愁别恨,无一用典,词句极平常,但却别有风味,全无文人气。《长恨歌》写死别,故恨无绝期;此词写生离,故归即无憾,只求团圆。上片写其南北漂泊,东西奔走,只有江楼月亮伴随左右,思"君"之情甚浓。此处"南北东西"反复使用,既指人的漂泊,又指月的相随,白描之下,感情自然流露出来。"恨君"也是民歌中经常出现的题材,只是此处的"恨君"实为思"君"念"君",而"无别离"却是难相随。"无"只是作者心头的美好愿望而已。下片"恨君却似江楼月"和上片"恨君不似江楼月"一字之差,"暂满还亏"亦如"南北东西"反复使用,深具民歌的重叠之美。而以"江楼月"作比:月明随人"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是多么的美好,恨不得"君"立刻变成这清空中的明月长伴左右;而月分明也"月亏盈"(元好问《鹧鸪天》),"暂满还亏,暂满还亏",缺多而满少,"待得团圆是几时"?"君"作此月岂不难相聚。同是一个月亮,在上下片中比拟的情感、表达的内容各不相同,如此困难而又自然贴切,构思精巧,无雕琢的痕迹,实在难得,也颇有民歌的韵味。
若论清新自然,吕居仁词作中还可以举出不少例子:
《虞美人》(平生臭味如君少)"清风也到江南路"
《虞美人》(平生臭味如君少)"对人不是忆姚黄,实是旧时风味老难忘"
《虞美人》(梅花自是于春懒)"几回冲雨过疏篱"
《长相思》(要相忘)"要相忘,不相忘"
《减字木兰花》(去年今夜)"来岁花前,又是今年忆去年"
《满江红》(东里先生)"门前流水清如玉"
细读之下,便可知陈如江所言非虚。此类词作,词浅而意深,清畅而婉丽,少做作之态,确实是一时佳作。
婉转凄清的朦胧美
前文曾经提到陈如江认为"词风格与韦庄之疏放为近"。韦端己词以白描写闺情离愁,淡雅清丽,确为神品。吕居仁词虽未达到这个高度,但也有其自身特点。以此篇"踏莎行"而言,首句"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与不似都奇绝"便有皇浦松、和凝短歌的风味。
《踏莎行》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与不似都奇绝。
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去年,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
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花比雪,在诗词中所用颇多。范成大《秦楼月》云"一天风露,杏花如雪"即以杏花比雪写闺情,周密《清平乐》亦有句云"欲梅欲雪天时"。此处雪与梅花同来,且形似色近,故曰"雪似梅花,梅花似雪",此为"似"。而雪色似而神离,"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和靖),少梅花清香之态,故为"不似"。
此篇"梅花"与"雪",如梦境如画境,极尽迷离之态,似清水出芙蓉。而与下文联系,此中含义颇多。温庭筠词云"鬓云欲度香腮雪",雪亦可指女子雪白的皮肤,而非仅仅自然界的白雪而已。梅雪奇绝,暗香浮动,本是赏心悦目之事,但却"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王夫之《姜斋诗话》云"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梅雪最宜赏玩,作者心中有事,却厌其"恼人",伴以"南楼月",更增其婉转凄清。此处"南楼月",没有明说恼人的原因。而有梅有雪有月,欧阳修《生查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可知一二。而"记得去年"等句念下,果然如此。去年探梅,二人共赏,而今物是人非,"老来旧事无人说","为谁醉倒为谁醒",正是"到今犹恨轻离别"。词起结最难,而结犹是,"到今犹恨轻离别"之句,独有画龙点睛之妙。词至此,方为分明。而先雪再梅继之以月,如雪中花,将离情委婉道来,别有一种朦胧美。
宋人写采莲歌多矣,而切不可看做少年情侣嬉游之作。此处采莲的并非平常女子,而是与作者共游的歌妓。故采莲歌多为咏歌妓嬉游之作。就此篇而言,此"君"为何"君"实在难以查明。吕居仁年少风流,亦诗亦酒,白居易《赠长安妓人阿软》云"绿水红莲一朵开,千花百草无颜色",千花百草看似春景,实指歌妓。而此处似乎也可以这样认为。吕居仁词中亦有"游词"⑦即是明证。例如此篇《西江月》似乎是才力不可而为之:
《西江月》
酒罢悠扬醉兴。茶烹唤起醒魂。却嫌仙剂点甘辛。冲破龙团气韵。
金鼎清泉乍泻,香沈微惜芳熏。玉人歌断恨轻分。欢意厌厌未尽。
而《踏莎行》(雪似梅花)则不沾香艳气,独有婉转美。
深刻精微的感受
叶嘉莹认为,好的诗歌必须同时具备"深刻精微的感受"和"完美适当的叙写",况周颐<<惠风词话>>也认为"写景与言情,非二事也,善言情者,但写景而情在其中"。此篇《南歌子》恰如其言:
《南歌子》
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
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
"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即为旅途感受。驿路映斜月,溪桥凝晓霜,极清极冷,未著一字而人已在其中。"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农舍短篱中,残菊寂寞开黄花,使人感觉在深山中度过的重阳格外凄清。北宋亡后诗人流寓江左,家国沦亡之痛极其深沉,而在此,仅轻轻带过,虽感情凝重而下笔轻灵,实不愧为"完美适当之叙写"."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原是旅途中常有之事,唯其在此重阳佳节,格外凄然,而"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江左风光,尤为人称颂,而此时身在江左,所感觉的只能是凄凉之情--南宋只半壁江山,故园难归,又怎可言欢?诗的主题至此显现--并非仅是旅途风物感受而已,更多的是忧时伤乱。
吕居仁虽然少年颇为自在和自得,可以称得上潇洒,但为官之后,才可知为官之道亦颇为不易。他先是受佞臣秦桧之苦,再遭弃国离家之痛,加之羁旅行役和世态炎凉的感受,内心非常痛苦。而这种痛苦因为基于其自身的感受更为真切,非平常小曲可比――这却是"深刻精微之感受"。
再看其<<满江红>>(东里先生)
东里先生,家何在、山阴溪曲。对一川平野,数间茅屋。
昨夜冈头新雨过,门前流水清如玉。抱小桥、回合柳参天,摇新绿。
疏篱下,丛丛菊。虚檐外,萧萧竹。叹古今得失,是非荣辱。
须信人生归去好,世间万事何时足。问此春、春酝酒何如,今朝熟。
黄苏《蓼园词话》评曰"写村居乐趣,骨秀神清,玲珑高韵,由其无机胜也。朗吟一过,觉陶渊明《归去来词》后,有此杰作"。此篇既清丽自然,又能感能写。"门前流水清如玉","丛丛菊","萧萧竹"等笔触轻快,色泽鲜明,清切婉丽,而"须信人生归去好,世间万事何时足"等句,缘景而发,确是作者的深刻感受,观其所写之物,实际上情亦在其中,此即所谓的情景交融,也就是"深刻精微的感受"和"完美适当的叙写"的统一。
吕居仁词存世仅二十七首,但细细挑选之下,亦能拣出十多首佳作赏玩,实在难得。他的词,或清丽淡雅,或凄清婉转,或新奇拗折,或明白浑厚,虽不及温飞卿之"句秀",韦端己之"骨秀",李重光之"神秀"(王国维语),亦有自家风味。后人多厚其诗而薄其词,实在太过偏颇。
注释:
①钱钟书,<<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九年,一百一十五页
②钱基博,<<中国文学史>>,中华书局,一九九五年,六百五十四页
③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二年
④王灼,<<碧鸡漫志>>,巴蜀书社,一九九九年
⑤冯金伯辑,<<词苑萃编>>卷五引,中华书局,一九八六年
⑥陈如江,<<唐宋五十名家词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一九九二年
⑦金应圭《词选》后序云:规模物类,依托歌舞。哀乐不衷其性,虑欢无
与乎情。连章累篇,义不出乎花鸟。感物指事,理不外乎酬应。虽既雅而不艳,
斯有句而无章。是谓游词。―――转引之王国维《人间词话》
参考文献
【1】唐圭璋.《全宋词》.中华书局,1995
【2】钱钟书.《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3】钱基博.《中国文学史》.中华书局,1995
【4】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5】王灼.《碧鸡漫志》.巴蜀书社,1999
【6】冯金伯.《词苑萃编》.中华书局,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