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首阳山

增加 12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首阳山 ''' 位于中国 [[ 河南省 ]][[ 洛阳市 ]] 东30公里偃师县境内, [[ 拔359拔]]359.1米,因“日出之初,光必先及”而得名。
==历史渊源==
首阳山的闻名因 [[ 伯夷 ]] [[ 叔齐 ]] 二人。伯夷和叔齐本是 [[ 孤竹国 ]] 国君的二子,其父死后遗命叔齐继位,但叔齐认为伯夷是长子遂让位于他。伯夷认为父命不可违而逃,叔齐随之。
[[ 武王伐纣 ]] 时车载着文王的牌位行军。伯夷、叔齐叩马进谏:“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忠乎?”卫士欲杀之,姜太公曰:“此义士也。”卫士便没有伤害而把他们赶走了。
武王会八百诸侯于孟津,渡河后与纣王军队交战于牧野。纣王因 [[ 奴隶 ]] 阵前倒戈而败,后自焚于鹿台, [[ 商朝 ]] 灭亡了。伯夷、叔齐二人以食周粟为耻,便隐居于首阳山采薇而食。有妇人曰:“子义不食周粟,此亦周之草木也。”二人羞愤绝食而死,葬于首阳山<ref>[https://www.sohu.com/a/368279928_245945 拒吃周食,伯夷叔齐躲首阳山野草充饥,妇人说了啥,两人羞愤而死] ,搜狐,2020-01-21</ref>。
历代对伯夷、叔齐推崇备至,称其二人为“二贤人”、“二君子”,唐朝 [[ 韩愈 ]] [[ 柳宗元 ]] 都曾撰文称颂,惟独西汉 [[ 东方朔 ]] 不以为然,说这两人是“古之愚夫”,认为“贤者居世,与之推移,不凝滞于物。”
==帝国陵墓==
=== 魏晋帝后之陵===
[[ 魏晋 ]] 帝后之陵,多埋葬于今洛阳市 [[ 偃师市 ]] 境内的首阳山。首阳山,位于汉魏故城的北面,东西绵延三十余里,是邙山的最高处,因日出先照,故名首阳山。在汉魏时期,首阳山也泛指城北的 [[ 邙山]]<ref>[http://www.huaxia.com/wh/kgfx/2008/00744215.html 揭秘洛阳邙山陵墓群],华夏经纬网,2008-01-11</ref>。首阳山的每个山头又有具体山名,伯夷、叔齐庙在鏊子山顶,原邙山之巅,山南为冲积台地,北高南低。这一带北枕邙山,南望伊、洛,依山临水,是一片极开阔的平地,为墓葬理想的风水宝地。曹魏陵区和西晋陵区就选在这一带。曹魏陵区东与 [[ 西晋 ]] 陵区相邻,西与东汉陵区毗连。
=== 汉献帝禅位===
曹魏自220年 [[ 曹丕 ]] [[ 汉献帝 ]] 禅位,至265年 [[ 司马炎 ]] 迫陈留王奂禅位建立西晋止,共历五帝四十六年。其中文帝丕、明帝睿、高贵乡公曹髦死后葬在洛阳。武帝 [[ 曹操 ]] 、陈留王奂死后葬 [[ 邺城 ]] ,齐王芳葬于邵陵县。
西晋受禅于曹魏,自265年司马炎登上皇位到317年被 [[ 匈奴 ]] 所灭,共历四帝五十二年。四帝之中,除怀、愍二帝为 [[ 刘聪 ]] 杀死于平阳外,武帝和惠帝都崩于洛阳,葬于首阳山附近,加上武帝即位后,分别追尊 [[ 司马懿 ]] [[ 司马师 ]] [[ 司马昭 ]] 为宣帝、景帝和文帝,共五帝五座皇陵。
==参考文献==
46,16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