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洛阳宫灯

增加 8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洛阳宫灯 ''' 的历史可上溯至 [[ 东汉 ]] [[ 汉光武帝 ]] 刘秀一统天下定都 [[ 洛阳 ]] 后,在宫廷中张灯结彩,悬挂宫灯以示庆祝,后来宫灯的做法流传至民间,“宫灯”的称谓便由此产生。隋朝大业元年正月十五 [[ 元宵节 ]] ,隋炀帝在东都洛阳大排筵宴,全洛阳城张灯结彩,遍布宫灯达半月至久。隋唐之后此风俗一脉相传,每到元宵佳节洛阳家家宫灯高悬,人人提灯漫步。这种元宵佳节挂花灯的习俗一直到今天还在延续,并且广泛传播到了全国各地,甚至走出了国门。
==历史源流==
洛阳宫灯历史悠久,它创自东汉,盛于隋唐,久传不衰。相传汉光武帝建都洛阳后,为粉饰太平,于元宵佳节在宫廷里张灯结彩,大摆宴席,盏盏宫灯,各呈艳姿。后来,宫灯的制作技术,逐渐传出宫廷,流向民间。"宫灯"之名,即由此得来。 [[杨广| 隋炀帝 ]] 大业三年(607年),迁都洛阳后的第一个元宵夜,即在洛阳新宫内外和 [[ 天津 ]] 街上陈设百戏,遍饰宫灯,饮宴畅游。隋唐时期,每逢元宵佳节,洛阳全城家家宝灯高挂,处处明灯璀璨,人人提灯胜游,盏盏争奇斗艳。这种风俗,风靡全国,波及海外。宋以后,洛阳屡遭战乱,元宵节逐渐失去了旧时的风采,但宫灯制作技术,一直流传至今。
==宫灯种类==
洛阳宫灯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白帽方灯、红纱圆灯、六色龙头灯、走马灯、蝴蝶灯、二龙戏珠灯、罗汉灯等等,其中红纱灯因其造型优美,宜书宜画,撑合自如,易于保存等优点而最为有名。目前洛阳宫灯的种类已经达到了数百个,宫灯的制作 [[ 技术 ]] 也不断进步,日臻完美。
==发展情况==
做宫灯的贫民多无 [[ 文化 ]] ,他们只知道埋头苦干,养家户口糊口,从没想起也没能力将宫灯 [[ 行业 ]] 的人物故事, [[ 历史 ]] 演变记之于纸,传之于世。
寻访洛阳宫灯的历史演变是艰难的,要不是碰上82岁的朱学愈老人。他颤微微地给我们拿出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名字叫做《洛阳宫灯史》,这是40多年前他历经一番查访后的心血结晶,里面对明末清初至建国前后洛阳宫灯的发展情况有着较为详细的记载,尤其是一些主要宫灯 [[ 匠人 ]] 的前后传续。
==传承意义==
纵观洛阳宫灯发展史,无不与当时的社会 [[ 政治 ]][[ 经济 ]] 状况息息相关。社会稳定,经济发达,做灯的就多,销售量就大,反之则人少灯少。明末清初,战乱四起,社会动荡不安,老城做灯的人家就少。 [[ 乾隆 ]] 末年,国泰民安,宫灯业就兴盛。 [[ 光绪 ]] 末年, [[ 慈禧 ]] 携光绪路过洛阳,喜欢上洛阳的张合架宫灯, [[ 北京 ]] 做官的纷纷遣人来买,洛阳宫灯又兴盛一时,到了民初,战乱频仍,做灯户又锐减。到吴佩孚主政洛阳,由于其给属下大送官衔灯,洛阳宫灯又红火一时。后吴被憨玉坤逼离洛阳,洛阳宫灯随之暗淡,灯户只剩下六七家。抗战时期,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洛阳做灯户只剩下两三家,苟延残喘。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它才有了新生。1949年后,洛阳宫灯有了飞快的发展。名师高徒,人才辈出。1957年有12个品种投入国际市场,远销 [[ 新加坡 ]] 、欧美等地。1959年创新的“六角子母灯”参加全国国庆灯展,获得极高声誉。
==视频==
278,44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