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洛阳桥

增加 4,081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洛阳桥,又名万安桥,是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泉州市的洛阳江入海口处的一座跨海石桥,同时也是中国境内第一座跨海…”
洛阳桥,又名万安桥,是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泉州市的洛阳江入海口处的一座跨海石桥,同时也是中国境内第一座跨海石桥,有“中国古代四大名桥之一”之誉。该石桥始建于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嘉祐三年(1058年)时任泉州知州的蔡襄开始主持造桥,通过筏型基础和种蛎固基解决了包括铺桥面、建桥墩在内的多个难题。嘉祐四年(1059年),洛阳桥正式建成,蔡襄亲自题写《万安桥记》。此后历朝历代洛阳桥都曾历经修葺。南宋时期,洛阳桥的护栏外增设多座佛塔和风水塔。该桥长1200米,共有46个桥墩,北侧位于惠安县境内,南侧位于洛江区境内,桥的中段建在一座名为中洲的江心岛上。桥上及中洲上共建有包括佛塔、护塔神像等多种附属建筑。1988年,洛阳桥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洛阳桥入围“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点。

==建设历程==

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年至1048年),泉州人李宠在洛阳江中建造几个石墩,架上木板,作为浮桥,常被风浪冲垮。

宋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泉州太守蔡襄主持洛阳桥建桥工程。

宋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洛阳桥前后历六年之久,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长1200米,宽5米,桥墩四十六座,两侧有500个石雕扶拦28尊石狮,兼有7亭9塔点缀其间,武士造像分立两端,桥的南北两侧种植松树七百棵。

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受台风影响,洛阳桥垮塌,泉州群守赵思诚组织修复洛阳桥。

明宣德间(公元1426年至1435年),洛阳桥桥址下沉,大潮来后,被冲走,泉州知府冯桢命郡人李俊育(即李五)增正淳,洛阳桥增高三尺。

明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597年),福建发生大地震,洛阳桥桥梁倒塌,基址低陷,泉州知府姜志礼组织修复洛阳桥。

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秋,洛阳桥桥体崩塌,知县工之琦组织修复洛阳桥。

民国20年(公元1932年),蔡廷锴军长将洛阳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公路桥,桥面增高2米。

民国21年(公元1930年),中国国民党十九路军入闽,军路工程处在泉州设立分处,对洛阳桥进行改建,桥墩以混凝土增高2米,铺钢筋混凝土桥面,宽6米,共47孔,长640.8延米(包括北段40孔,464.45延米,南段7孔,76.35延米,中洲路堤100延米)。

民国27年(公元1938年)4月,洛阳桥被日本飞机炸毁2孔桥面;同年年底,驻军奉命令破坏洛阳桥1孔。

民国37年(公元1948年)11月,,福厦复路工程处对洛阳桥损坏部分进行维修(架钢梁铺木桥面),洛阳桥恢复通车。

194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入闽南下,国民党军队溃退时,洛阳桥被烧毁2段木桥面;9月,洛阳桥又被飞机炸毁2孔,通车功能作废;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洛阳桥经整修才恢复通车。

1962年10月,洛阳桥第3孔大梁和桥面断裂,下游墩倾斜;11月,洛阳桥进行维修,堵塞14孔(146.59延米),包括原填实的引道共259.9米,改桥为路。

1963年4月,洛阳桥完成维修工作,重新通车运营。

1965年10月至12月,洛阳桥再更换第16至18孔与第31至33孔的大梁。

1971年,洛阳桥于桥的上游建一座闸桥(洛阳闸桥),供机动车通行,保护古桥。

1993年春,中国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勘察古桥后,对洛阳桥全面修建,使其恢复古桥旧貌。

1996年10月,洛阳桥恢复开放。

1998年,洛阳镇政府为纪念造桥创始者和丰富古桥景观,往桥北江滨蜂立一尊高12米的蔡襄立姿石雕像。

==桥梁位置==

洛阳桥位于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资区南侧,洛江区北侧,北起蔡襄路、昭阳路、江城路交汇口,上跨洛阳江出海口,南至桥南街、堤岸路交汇口,是中国著名的跨海梁式大石桥。
35,70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