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贤寓调

大小無變化,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说它偶然,是因为贤寓调的产生最初是缘于戏班之间的良性竞争。旧历春节,人们照例要请戏班,叫花会,而这一年,定兴南旺村一次叫了三道花会,其中就有贤寓村一道。为了吸引观众,贤寓村的花会登上戏楼,唱起了一种当时还不为人知的自由小调,边唱边舞,反响热烈。这种自由小调,就是后来贤寓调的雏形。
 
[[File:贤寓调2.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说它必然,是因为贤寓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地缘因素和时代背景。
首先,贤寓村位于定兴县西南部,地处海河流域平原,土地肥沃,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落。清朝时,村中读书人极多,当时的贡生王会吉取"诸贤寓此"之意,把原来的村名"鲜鱼"改为 "贤寓"。众多的读书人形成了村中深厚的文化积淀,这些人不仅为地方戏的产生提供了文化土壤,还形成和培养了相当广泛的受众群体。
 
[[File:贤寓调2.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再者,贤寓村所在的定兴县位于冀中平原中部,交通发达,更兼毗邻京津,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许多想要进京的文人、士子,各种行当的艺人、把式经常在此停留,有的甚至就在此地定居。乾隆年间进京贡演被禁的山陕梆子艺人们就有许多落户定兴。这里汇聚了来自[[河北]]、[[山西]]、[[陕西]]等地的各类文化思想,当然也包括诸多的戏曲种类。早在金大定八年,定兴就已经建有戏楼,此后东关、南旺等地又先后修建戏楼19处。当时北方流行的各种剧种都能够在定兴找到痕迹。
15,6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