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573
次編輯
變更
赠新平少年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姓名 =《赠新平少年》 | 圖像 = File:中华诗词1.jpg|缩略图 |居中|200px|[http://imgwx3.2345.com/dypcimg/dongman/im…”
{{Infobox person
| 姓名 =[[《赠新平少年》]]
| 圖像 = [[ File:中华诗词1.jpg|缩略图 |居中|200px|[http://imgwx3.2345.com/dypcimg/dongman/img/1/20/sup62699_223x310.jpg 原图链接]
[http://dongman.2345.com/dm/62699.html 图片来源]]]
| 圖像說明 =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
| 出生日期 =
| 國籍 =
| 别名 =
| 職業 =
| 知名原因 =
| 知名作品 =
}}
'''《赠新平少年》'''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古。<ref>[http://www.shicimingju.com/chaxun/list/107793.html 《赠新平少年》] 诗词文句网</ref>
此诗反映了[[李白]]新交旧友不予帮助,自己生活困顿、仕途不遇的艰难情景,以及希图摆脱困境的愿望。全诗咏史言志,赋物抒情,充分显示出作者对光明前途的执着追求以及对暂时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作品原文==
《赠新平少年》
韩信在淮阴,少年相欺凌。
屈体若无骨,壮心有所凭。
一遭龙颜君,啸咤从此兴。
千金答漂母,万古共嗟称。
而我竟何为? 寒苦坐相仍。
长风入短袂,内手如怀冰。
故友不相恤,新交宁见矜?
摧残槛中虎,羁绁鞴上鹰。
何时腾风云,搏击申所能?
==白话译文==
韩信在淮阴的时候,有市井少年欺凌他。
他屈体而就,形若无骨,而其胸中却怀有雄心壮志。
他一遇上汉高祖这样的真龙天子后,从此叱咤风云。
后来对在淮阴接济过他的漂母报以千金,获得了被人称赞的千古美名。
而我今天如何呢?苦寒相仍,坐立不宁。
长风带着寒气吹入了短袖,袖手取暖却手冷如冰。
故友不相体恤帮助,而新交不予怜悯同情。
就像老虎被囚在笼子里,雄鹰被拴在臂驾上。
何时才能高飞入云,长天搏击,一申所能呢?
==创作背景==
清王琦《李太白年谱》置此诗与《豳歌行上新平长史兄粲》、《登新平楼》等三首于天宝三载(744)。今人詹锳《李白诗文系年》承此说,并注云:"'长风入短袂,内手如怀冰'当是冬季作;'故友不相恤,新交宁见矜',盖亦去朝失意之叹也。"李白生于武周长安元年(701),天宝三载(744)是四十四岁,这里的所谓"去朝"是指这年三月李白自知不为朝廷亲近所容,上书请求还山,玄宗说他"非廊庙器",赐金遣归这件事。1962年,稗山在《中华文史论丛》第二辑发表《李白两入长安辨》,首先提出李白曾于开元二十五年(737)夏至二十九年(741)之间初入长安。此论得到许多研究者赞同,只在"初入长安"的确切时间这一点上还有分歧。郭沫若据李白《与韩荆州书》中"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等语,推定李白初入长安在开元十八年(730),李白三十岁(《李白与杜甫》)。郁贤皓、朱金城等也赞成郭说。根据新的研究成果,安旗、薛天纬著《李白年谱》将这几首诗的写作时间确定在开元十八年(730)。[3]
李白这年在安州(今湖北安陆县)写了《[[上安州裴长史书]]》,书中说:"今也运会,得趋末尘,承颜接辞,八九度矣。常欲一雪心迹,崎岖未便。何图谤言忽生,众口攒毁。"又说:"若赫然作威,加以大怒,不许门下,逐之长途。白即膝行于前,再拜而去,西入秦海,一观国风。永辞君侯,黄鹄举矣。何王公大人之门,不可以弹长剑乎?"上书的目的一方面在"自明无辜。"李白与裴长史的关系本来比较好,有过八九次"承颜接辞",但某些庸俗势利之徒背后散布流言蜚语,使李白受了不白之冤,内心十分痛苦,故上书自白,一方面仍是恳求引荐。裴氏听信流言,拒绝了李白的要求。李白再向李长史献诗叙述衷曲,仍无结果。遂决意西入长安,到京城去寻求出路。从"何王公大人之门,不可以弹长剑乎?"二句,可见李白十分自信,以为凭自己的才能,一到长安,定会受到王公大臣的赏识的。去长安为的是实现政治理想:"愿一佐明主,功成还旧林,西来何所为,孤剑托知音。
"(《留别王司马嵩》)。于是在"荷花初红柳条碧"的时节登途,取道南阳,到达向往已久的帝都长安。到长安时李白寓居终南山。因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出家做道士)的别馆就在这里,他住进别馆等待谒见公主。这别馆其实是座荒园,连伙食也无人料理,李白只好寄食田家。等了多日,终未得见公主,转而请求左丞相张说的儿子张垍帮忙。听人说,张说素有文名,且"喜推藉后进,多引天下知名士,以佐王化";张垍本人又是玄宗女婿,亦能文,深得皇帝恩宠。李白以为能得到这个有权有势的人引荐,一定可以实现他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说的那样"申管、晏之谈,谋帝皇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内清一"的崇高理想。他想不到,张垍这样的花花公子不会一下子看上一名远道而来的穷书生。相反,他还在玉真公主面前说了李白的坏话。据说李白二入长安供奉翰林,终因谗言被逐,进谗者之中就有张垍。满腔热情,得到的是冷水浇头,干谒其他王公大臣,也无结果。
《[[行路难]]》(其二)有句:"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裙王门不称情";后作《[[梁甫吟]]》说:"我欲攀龙见明主……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叩关阍者怒!"走投无路,于是在这年(730)暮秋再西出邠州。《赠新平少年》就是出游邠州期间有所感而写下的。
==赏析==
全诗十八句,可分为前后二部分,前八句借韩信事自喻。淮阴人韩信,开始为布衣,"贫无行,不得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人多厌之者"。后来碰到一位"漂母",她见韩信饥饿,就给他饭吃,一连数十日。……当时淮阴屠中有恶少公开欺侮韩信说:你虽然个儿大,还喜欢带着刀剑,其实是个胆小鬼,如果你有胆量不怕死,就用剑刺我,如果贪生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韩信冷冷地看了他们一下,忍受着暂时的屈辱照办了。"众皆笑,以为怯。"……后来韩信碰到汉高祖刘邦,得到重用,为汉朝的开国立下大功,被封为淮阴侯。
[[韩信]]出头后,"召所食漂母,赐千金。"这个故事一直为后人传诵。八句诗概述的就是这段史事,见于《[[史记·淮阴侯列传]]》。李白自幼聪颖,满腹经纶,自认有韩信那样的辅国才智,自比眼前遭遇有如韩信未遇汉王前在淮阴的处境。"少年相欺凌"句,是否李白在邠州也遭到过像淮阴屠中少年欺韩信那样的事,今无可考。但落魄文人到处受人白眼,在李白诗中多有记载,其忍气吞声的苦状可以由此体会。
"屈体若无骨"句,原出蔺相如故事,此处承前之意仍应指韩信受辱事。意思是说,韩信从恶少袴下钻过,是一时之辱,而心中却怀抱着自己的"壮志"。"一遭龙颜君,啸咤从此兴"两句是说:韩信遇到刘邦后,受到重用,从此叱咤风云,为汉朝的统一大业大大地干了一番事业,为人万古传颂。
"而我竟何为"以下,由上八句咏史转入言志。这十句又可分为几层,前六句慨叹自己的困顿处境。李白二十四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去成都,下渝州;二十五岁出三峡,过荆门,到江陵,游洞庭,登庐山,抵金陵,二十六岁往扬州,西达陈州;二十七岁娶妻孙氏,遂家安陆,直到三十四岁西谒长安。这期间他游历祖国名山大川,饱尝旖旎风光。但其真正目的在于从事干谒活动,广交豪士,寻求政治出路,希望以布衣直接进入仕途。
据《[[与韩荆州书]]》所云:"十五学剑术,遍干诸侯",他的干谒活动从十五岁就开始了。其诗歌中明白记载的如:二十岁谒益州长史苏颋,得到称赏,说他"天才英丽,下笔不休","若广之以学,可以相如比肩也",(《上安州裴长史书》);二十六岁由扬州谒陈州刺史李邕,《上李邕》诗:"大鹏一日同自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李白以大鹏比,语极狂放;二十九岁谒安州李长史遭辱,后来连交情较深的裴长史也不理解他,一次又一次干谒失败。三十岁已是而立之年,本望来京都能有所获,结果仍是一无所得,"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栏,微霜凄凄簟色寒"!(《[[长相思]]》)。
李白来邠州以后的遭遇,还是一派凄寒孤寂的惨景:"长风入短袂,内手如怀冰,故友不相恤,新交宁见矜?"这二句与前一句"寒苦坐相仍"是写气候,写环境,写愁情。北风呼哨,客舍枯坐,两手如冰,一腔苦水,无法倾吐!同时同地之作《邠歌行上新平长史兄粲》中有句:"哀鸿酸嘶暮声急,愁云苍惨寒气多""寒灰寂寞凭谁暖,落叶飘扬何处归",正好用作这几句的注释。"故友不相恤,新交宁见矜"是写世态、写人情。"故友"当指入长安前曾八、九次干谒过的裴长史等一班人;"新交"或指来长安拜见的张垍、来新平后结交的同族李粲等。投靠无门的一介书生,旧友既不能扶持救济,新知也没有谁能怜悯。
最后四句"摧残槛中虎,羁绁鞴上鹰。何时腾风云,搏击申所能!"李白以猛虎、雄鹰自比,说自己目前的处境,有如被囚的猛虎,任人"摧残";有如束缚着的雄鹰,不能展翅。呼哨腾越、博击长空之宏志无法实现。李白自少以神鸟大鹏自况,廿五岁那年在江陵遇见道士司马承祯,作有《大鹏希有鸟赋》,后改定为《大鹏赋》,希望自己能像大鹏那样展翅翱翔,为国家建立功业,对前途充满信心,他是乐观的。这年他才三十岁,风华正茂,所以坚信"腾风云","申所能"的机会一定会到来。用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为榜样,以山川鱼鸟为比拟,咏史言志,赋物抒情,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的一个特色。他对光明前途的执着追求,对暂时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在这首诗中也表现得很突出。
==名家点评==
《李太白诗集》:严羽评:太白诗多匠心,冲口似不由推敲,能使推敲者见之而丑,此何以故?
《汇编唐诗十集》:唐云:词浅意露,太白下品。
《瓯北诗话》:诗家好作奇句警语,必千锤百炼而后能成。……(白诗)以挥洒出之,全不见其锤炼之迹。其他刻露处,如"长风入短袂,两手如怀冰"、"客上植危根,逢春犹不死"、"蟪蛄啼青忪,安见此树老"、"罗帏舒卷,似有人开;明月直入,无心可猜"、"莫卷龙须席,从他生网丝;且留琥珀枕,或有梦来时",皆人所百思不到,而入青莲手,一若未经构思者,后人从此等处悟入,可得其真矣。
《[[李太白诗醇]]》:悲壮淋漓。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50">
File:李白-007.jpg|缩略图|右|250px|[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402/7172feedc8e6420e81521e24e87bf73a_th.jpg 原图链接][http://cn.jshuabo.com/iche/detail-1003801.html 图片来源]
File:李白-008.jpg|缩略图|右|250px|[https://ss1.baidu.com/6ONXsjip0QIZ8tyhnq/it/u=3327199930,2673584842&fm=173&app=49&f=JPEG?w=640&h=814&s=168A742045A7D8EF5E5411DA000090B2 原图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3908901736807735 图片来源]
File:李白-009.jpg|缩略图|右|250px|[https://p2.ssl.qhimgs1.com/sdr/400__/t0183b6d4761df85a3c.jpg 原图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0007948950644101 图片来源]
</gallery>
==作者简介==
[[ File:李白00004.jpg|缩略图 |左|150px|[http://img.qqzhi.com/upload/img_3_4066546498D465133707_27.jpg 原图链接]
[https://www.photophoto.cn/show/12370606.html 图片来源]]]
[[李白]]<ref>[https://www.gushiwen.org/Author_1ac9595135.aspx 李白简介] 古诗文网</ref>(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李白出生。字太白。其生地尚无确说。但一般认为唐剑南道绵州(巴西郡)昌隆(后避玄宗讳改为昌明)为其故乡。其家世、家族皆不详。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按照这个说法李白与李唐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亦有说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据《旧唐书》记载,李白之父李客为任城尉。
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0007948950644101 李白为什么想要长生不老?李白的诗歌是怎样流传下来的] 鱼仔谈综合,发布时间;18-12-1713:04</ref>
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ref>[http://www.shicimingju.com/chaxun/zuozhe/1.html 「李白」诗词全集(982首)] 古诗文网</ref>
==视频==
<center> '''李白:不朽的诗人'''</center>
<center>
{{#iDisplay:g0347966pyz|780|460|qq}}
</center>
<center> '''大诗人李白'''</center>
<center>
{{#iDisplay:d0363fwypc1|780|460|qq}}
</center>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51 中國詩]]
[[Category:100 哲學總論]]
| 姓名 =[[《赠新平少年》]]
| 圖像 = [[ File:中华诗词1.jpg|缩略图 |居中|200px|[http://imgwx3.2345.com/dypcimg/dongman/img/1/20/sup62699_223x310.jpg 原图链接]
[http://dongman.2345.com/dm/62699.html 图片来源]]]
| 圖像說明 =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
| 出生日期 =
| 國籍 =
| 别名 =
| 職業 =
| 知名原因 =
| 知名作品 =
}}
'''《赠新平少年》'''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古。<ref>[http://www.shicimingju.com/chaxun/list/107793.html 《赠新平少年》] 诗词文句网</ref>
此诗反映了[[李白]]新交旧友不予帮助,自己生活困顿、仕途不遇的艰难情景,以及希图摆脱困境的愿望。全诗咏史言志,赋物抒情,充分显示出作者对光明前途的执着追求以及对暂时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作品原文==
《赠新平少年》
韩信在淮阴,少年相欺凌。
屈体若无骨,壮心有所凭。
一遭龙颜君,啸咤从此兴。
千金答漂母,万古共嗟称。
而我竟何为? 寒苦坐相仍。
长风入短袂,内手如怀冰。
故友不相恤,新交宁见矜?
摧残槛中虎,羁绁鞴上鹰。
何时腾风云,搏击申所能?
==白话译文==
韩信在淮阴的时候,有市井少年欺凌他。
他屈体而就,形若无骨,而其胸中却怀有雄心壮志。
他一遇上汉高祖这样的真龙天子后,从此叱咤风云。
后来对在淮阴接济过他的漂母报以千金,获得了被人称赞的千古美名。
而我今天如何呢?苦寒相仍,坐立不宁。
长风带着寒气吹入了短袖,袖手取暖却手冷如冰。
故友不相体恤帮助,而新交不予怜悯同情。
就像老虎被囚在笼子里,雄鹰被拴在臂驾上。
何时才能高飞入云,长天搏击,一申所能呢?
==创作背景==
清王琦《李太白年谱》置此诗与《豳歌行上新平长史兄粲》、《登新平楼》等三首于天宝三载(744)。今人詹锳《李白诗文系年》承此说,并注云:"'长风入短袂,内手如怀冰'当是冬季作;'故友不相恤,新交宁见矜',盖亦去朝失意之叹也。"李白生于武周长安元年(701),天宝三载(744)是四十四岁,这里的所谓"去朝"是指这年三月李白自知不为朝廷亲近所容,上书请求还山,玄宗说他"非廊庙器",赐金遣归这件事。1962年,稗山在《中华文史论丛》第二辑发表《李白两入长安辨》,首先提出李白曾于开元二十五年(737)夏至二十九年(741)之间初入长安。此论得到许多研究者赞同,只在"初入长安"的确切时间这一点上还有分歧。郭沫若据李白《与韩荆州书》中"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等语,推定李白初入长安在开元十八年(730),李白三十岁(《李白与杜甫》)。郁贤皓、朱金城等也赞成郭说。根据新的研究成果,安旗、薛天纬著《李白年谱》将这几首诗的写作时间确定在开元十八年(730)。[3]
李白这年在安州(今湖北安陆县)写了《[[上安州裴长史书]]》,书中说:"今也运会,得趋末尘,承颜接辞,八九度矣。常欲一雪心迹,崎岖未便。何图谤言忽生,众口攒毁。"又说:"若赫然作威,加以大怒,不许门下,逐之长途。白即膝行于前,再拜而去,西入秦海,一观国风。永辞君侯,黄鹄举矣。何王公大人之门,不可以弹长剑乎?"上书的目的一方面在"自明无辜。"李白与裴长史的关系本来比较好,有过八九次"承颜接辞",但某些庸俗势利之徒背后散布流言蜚语,使李白受了不白之冤,内心十分痛苦,故上书自白,一方面仍是恳求引荐。裴氏听信流言,拒绝了李白的要求。李白再向李长史献诗叙述衷曲,仍无结果。遂决意西入长安,到京城去寻求出路。从"何王公大人之门,不可以弹长剑乎?"二句,可见李白十分自信,以为凭自己的才能,一到长安,定会受到王公大臣的赏识的。去长安为的是实现政治理想:"愿一佐明主,功成还旧林,西来何所为,孤剑托知音。
"(《留别王司马嵩》)。于是在"荷花初红柳条碧"的时节登途,取道南阳,到达向往已久的帝都长安。到长安时李白寓居终南山。因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出家做道士)的别馆就在这里,他住进别馆等待谒见公主。这别馆其实是座荒园,连伙食也无人料理,李白只好寄食田家。等了多日,终未得见公主,转而请求左丞相张说的儿子张垍帮忙。听人说,张说素有文名,且"喜推藉后进,多引天下知名士,以佐王化";张垍本人又是玄宗女婿,亦能文,深得皇帝恩宠。李白以为能得到这个有权有势的人引荐,一定可以实现他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说的那样"申管、晏之谈,谋帝皇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内清一"的崇高理想。他想不到,张垍这样的花花公子不会一下子看上一名远道而来的穷书生。相反,他还在玉真公主面前说了李白的坏话。据说李白二入长安供奉翰林,终因谗言被逐,进谗者之中就有张垍。满腔热情,得到的是冷水浇头,干谒其他王公大臣,也无结果。
《[[行路难]]》(其二)有句:"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裙王门不称情";后作《[[梁甫吟]]》说:"我欲攀龙见明主……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叩关阍者怒!"走投无路,于是在这年(730)暮秋再西出邠州。《赠新平少年》就是出游邠州期间有所感而写下的。
==赏析==
全诗十八句,可分为前后二部分,前八句借韩信事自喻。淮阴人韩信,开始为布衣,"贫无行,不得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人多厌之者"。后来碰到一位"漂母",她见韩信饥饿,就给他饭吃,一连数十日。……当时淮阴屠中有恶少公开欺侮韩信说:你虽然个儿大,还喜欢带着刀剑,其实是个胆小鬼,如果你有胆量不怕死,就用剑刺我,如果贪生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韩信冷冷地看了他们一下,忍受着暂时的屈辱照办了。"众皆笑,以为怯。"……后来韩信碰到汉高祖刘邦,得到重用,为汉朝的开国立下大功,被封为淮阴侯。
[[韩信]]出头后,"召所食漂母,赐千金。"这个故事一直为后人传诵。八句诗概述的就是这段史事,见于《[[史记·淮阴侯列传]]》。李白自幼聪颖,满腹经纶,自认有韩信那样的辅国才智,自比眼前遭遇有如韩信未遇汉王前在淮阴的处境。"少年相欺凌"句,是否李白在邠州也遭到过像淮阴屠中少年欺韩信那样的事,今无可考。但落魄文人到处受人白眼,在李白诗中多有记载,其忍气吞声的苦状可以由此体会。
"屈体若无骨"句,原出蔺相如故事,此处承前之意仍应指韩信受辱事。意思是说,韩信从恶少袴下钻过,是一时之辱,而心中却怀抱着自己的"壮志"。"一遭龙颜君,啸咤从此兴"两句是说:韩信遇到刘邦后,受到重用,从此叱咤风云,为汉朝的统一大业大大地干了一番事业,为人万古传颂。
"而我竟何为"以下,由上八句咏史转入言志。这十句又可分为几层,前六句慨叹自己的困顿处境。李白二十四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去成都,下渝州;二十五岁出三峡,过荆门,到江陵,游洞庭,登庐山,抵金陵,二十六岁往扬州,西达陈州;二十七岁娶妻孙氏,遂家安陆,直到三十四岁西谒长安。这期间他游历祖国名山大川,饱尝旖旎风光。但其真正目的在于从事干谒活动,广交豪士,寻求政治出路,希望以布衣直接进入仕途。
据《[[与韩荆州书]]》所云:"十五学剑术,遍干诸侯",他的干谒活动从十五岁就开始了。其诗歌中明白记载的如:二十岁谒益州长史苏颋,得到称赏,说他"天才英丽,下笔不休","若广之以学,可以相如比肩也",(《上安州裴长史书》);二十六岁由扬州谒陈州刺史李邕,《上李邕》诗:"大鹏一日同自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李白以大鹏比,语极狂放;二十九岁谒安州李长史遭辱,后来连交情较深的裴长史也不理解他,一次又一次干谒失败。三十岁已是而立之年,本望来京都能有所获,结果仍是一无所得,"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栏,微霜凄凄簟色寒"!(《[[长相思]]》)。
李白来邠州以后的遭遇,还是一派凄寒孤寂的惨景:"长风入短袂,内手如怀冰,故友不相恤,新交宁见矜?"这二句与前一句"寒苦坐相仍"是写气候,写环境,写愁情。北风呼哨,客舍枯坐,两手如冰,一腔苦水,无法倾吐!同时同地之作《邠歌行上新平长史兄粲》中有句:"哀鸿酸嘶暮声急,愁云苍惨寒气多""寒灰寂寞凭谁暖,落叶飘扬何处归",正好用作这几句的注释。"故友不相恤,新交宁见矜"是写世态、写人情。"故友"当指入长安前曾八、九次干谒过的裴长史等一班人;"新交"或指来长安拜见的张垍、来新平后结交的同族李粲等。投靠无门的一介书生,旧友既不能扶持救济,新知也没有谁能怜悯。
最后四句"摧残槛中虎,羁绁鞴上鹰。何时腾风云,搏击申所能!"李白以猛虎、雄鹰自比,说自己目前的处境,有如被囚的猛虎,任人"摧残";有如束缚着的雄鹰,不能展翅。呼哨腾越、博击长空之宏志无法实现。李白自少以神鸟大鹏自况,廿五岁那年在江陵遇见道士司马承祯,作有《大鹏希有鸟赋》,后改定为《大鹏赋》,希望自己能像大鹏那样展翅翱翔,为国家建立功业,对前途充满信心,他是乐观的。这年他才三十岁,风华正茂,所以坚信"腾风云","申所能"的机会一定会到来。用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为榜样,以山川鱼鸟为比拟,咏史言志,赋物抒情,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的一个特色。他对光明前途的执着追求,对暂时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在这首诗中也表现得很突出。
==名家点评==
《李太白诗集》:严羽评:太白诗多匠心,冲口似不由推敲,能使推敲者见之而丑,此何以故?
《汇编唐诗十集》:唐云:词浅意露,太白下品。
《瓯北诗话》:诗家好作奇句警语,必千锤百炼而后能成。……(白诗)以挥洒出之,全不见其锤炼之迹。其他刻露处,如"长风入短袂,两手如怀冰"、"客上植危根,逢春犹不死"、"蟪蛄啼青忪,安见此树老"、"罗帏舒卷,似有人开;明月直入,无心可猜"、"莫卷龙须席,从他生网丝;且留琥珀枕,或有梦来时",皆人所百思不到,而入青莲手,一若未经构思者,后人从此等处悟入,可得其真矣。
《[[李太白诗醇]]》:悲壮淋漓。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50">
File:李白-007.jpg|缩略图|右|250px|[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402/7172feedc8e6420e81521e24e87bf73a_th.jpg 原图链接][http://cn.jshuabo.com/iche/detail-1003801.html 图片来源]
File:李白-008.jpg|缩略图|右|250px|[https://ss1.baidu.com/6ONXsjip0QIZ8tyhnq/it/u=3327199930,2673584842&fm=173&app=49&f=JPEG?w=640&h=814&s=168A742045A7D8EF5E5411DA000090B2 原图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3908901736807735 图片来源]
File:李白-009.jpg|缩略图|右|250px|[https://p2.ssl.qhimgs1.com/sdr/400__/t0183b6d4761df85a3c.jpg 原图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0007948950644101 图片来源]
</gallery>
==作者简介==
[[ File:李白00004.jpg|缩略图 |左|150px|[http://img.qqzhi.com/upload/img_3_4066546498D465133707_27.jpg 原图链接]
[https://www.photophoto.cn/show/12370606.html 图片来源]]]
[[李白]]<ref>[https://www.gushiwen.org/Author_1ac9595135.aspx 李白简介] 古诗文网</ref>(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李白出生。字太白。其生地尚无确说。但一般认为唐剑南道绵州(巴西郡)昌隆(后避玄宗讳改为昌明)为其故乡。其家世、家族皆不详。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按照这个说法李白与李唐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亦有说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据《旧唐书》记载,李白之父李客为任城尉。
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0007948950644101 李白为什么想要长生不老?李白的诗歌是怎样流传下来的] 鱼仔谈综合,发布时间;18-12-1713:04</ref>
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ref>[http://www.shicimingju.com/chaxun/zuozhe/1.html 「李白」诗词全集(982首)] 古诗文网</ref>
==视频==
<center> '''李白:不朽的诗人'''</center>
<center>
{{#iDisplay:g0347966pyz|780|460|qq}}
</center>
<center> '''大诗人李白'''</center>
<center>
{{#iDisplay:d0363fwypc1|780|460|qq}}
</center>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51 中國詩]]
[[Category:100 哲學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