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363
次編輯
變更
中秋帖
,创建页面,内容为“《中秋帖》,是晋朝书法家王献之的墨宝,全文二十二个字。 ==历史== 现存此帖一般认为是宋朝米芾根据《十二月割帖》的…”
《中秋帖》,是晋朝书法家王献之的墨宝,全文二十二个字。
==历史==
现存此帖一般认为是宋朝米芾根据《十二月割帖》的不完全临本。
乾隆皇帝将其与《快雪时晴帖》和《伯远帖》合称“三希”,并在养心殿西暖阁设立三希堂收纳这三件书法。民国初年被盗出宫。北平四大收藏家之一的郭葆昌在“品古斋”购得《中秋帖》和《伯远帖》。郭葆昌向故宫博物院文物馆副馆长马衡、徐森玉和科长庄严允诺,百年之后将此二帖无条件归还故宫。1940年,郭葆昌去世,此二帖归其子郭昭俊所有。1949年,中共解放军解放北平前夕,郭昭俊带着《中秋帖》和《伯远帖》逃到台湾。郭昭俊向故宫博物院的副院长庄严表示愿意出售“二希”。当时台湾经济凋敝,庄严四处筹措资金,终究没能在约定的时间内拿出钱来。郭昭俊因做生意关系远赴香港,将《中秋帖》和《伯远帖》押给一位印度人。那印度人以十多万港币抵押给香港汇丰银行,赎期定在1951年11月底。
1951年10月初,正在香港的徐伯郊得知此事,立即向郑振铎报告。徐伯郊又写信给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马衡向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报告此事的原委。1951年周恩来指示将《伯远帖》、《中秋帖》以50万港币购回,称:“同意购回《中秋》、《伯远》二帖。惟须派负责人员及识者前往鉴别真伪,并须经过我方现在香港的可靠银行,查明物主郭昭俊有无讹骗或高抬押价之事,以保证两帖能够顺利购回。”,徐鹿君和徐伯郊三人化装成船员赴港与郭昭俊及汇丰银行方面谈判。是年12月3日,《中秋帖》和《伯远帖》回到了北京。23日,“二希”在北海团城进行第一次展出,马叙伦、陈叔通、章伯钧等均在受邀之列,马叙伦告诉马衡,《中秋帖》不是真迹,而是米芾所临。1951年12月27日,王冶秋亲自将《中秋帖》和《伯远帖》交故宫博物院收藏。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作者简介=
王献之(344-386年),字子敬,汉族,东晋琅琊临沂人,书法家、诗人,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子。幼年随父羲之学书法,兼学张芝。书法众体皆精,尤以行草著名,敢于创新,不为其父所囿,为魏晋以来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曾经担任过州主簿、秘书郎、秘书丞、长史、吴兴太守等官职;成为简文帝驸马后,又升任中书令(相当于宰相)。但政绩一般,远不如他的书名显赫。故人称“大令”。
==历史==
现存此帖一般认为是宋朝米芾根据《十二月割帖》的不完全临本。
乾隆皇帝将其与《快雪时晴帖》和《伯远帖》合称“三希”,并在养心殿西暖阁设立三希堂收纳这三件书法。民国初年被盗出宫。北平四大收藏家之一的郭葆昌在“品古斋”购得《中秋帖》和《伯远帖》。郭葆昌向故宫博物院文物馆副馆长马衡、徐森玉和科长庄严允诺,百年之后将此二帖无条件归还故宫。1940年,郭葆昌去世,此二帖归其子郭昭俊所有。1949年,中共解放军解放北平前夕,郭昭俊带着《中秋帖》和《伯远帖》逃到台湾。郭昭俊向故宫博物院的副院长庄严表示愿意出售“二希”。当时台湾经济凋敝,庄严四处筹措资金,终究没能在约定的时间内拿出钱来。郭昭俊因做生意关系远赴香港,将《中秋帖》和《伯远帖》押给一位印度人。那印度人以十多万港币抵押给香港汇丰银行,赎期定在1951年11月底。
1951年10月初,正在香港的徐伯郊得知此事,立即向郑振铎报告。徐伯郊又写信给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马衡向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报告此事的原委。1951年周恩来指示将《伯远帖》、《中秋帖》以50万港币购回,称:“同意购回《中秋》、《伯远》二帖。惟须派负责人员及识者前往鉴别真伪,并须经过我方现在香港的可靠银行,查明物主郭昭俊有无讹骗或高抬押价之事,以保证两帖能够顺利购回。”,徐鹿君和徐伯郊三人化装成船员赴港与郭昭俊及汇丰银行方面谈判。是年12月3日,《中秋帖》和《伯远帖》回到了北京。23日,“二希”在北海团城进行第一次展出,马叙伦、陈叔通、章伯钧等均在受邀之列,马叙伦告诉马衡,《中秋帖》不是真迹,而是米芾所临。1951年12月27日,王冶秋亲自将《中秋帖》和《伯远帖》交故宫博物院收藏。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作者简介=
王献之(344-386年),字子敬,汉族,东晋琅琊临沂人,书法家、诗人,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子。幼年随父羲之学书法,兼学张芝。书法众体皆精,尤以行草著名,敢于创新,不为其父所囿,为魏晋以来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曾经担任过州主簿、秘书郎、秘书丞、长史、吴兴太守等官职;成为简文帝驸马后,又升任中书令(相当于宰相)。但政绩一般,远不如他的书名显赫。故人称“大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