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630
次編輯
變更
清朝文化
,無編輯摘要
明末清初,随着欧洲耶稣会传教士来华,西学输入中国,对于当时的学风由浮虚转为务实,也是有相当的激励作用。他们将西方科技介绍给中国人,扩大其知识领域,使中国的学术思想添增不少新成分。鸦片战争之后,大量西方科技与思想带动中国近代化革新。此时学者如[[龚自珍]]、[[魏源]]与[[康有为]]等人继承章学诚的说法,并进一步要求改革祖宗的法制,来应付内忧外患的局势。龚自珍讲求经世之务,志存改革,追求"更法"。魏源的《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主张"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康有为与梁启超主张君主立宪。他们吸收来自西方的知识,先后推动自强运动与维新运动,这一波改革风潮最后引发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
[[File:清朝文化7.jpg|thumb|right|清朝文化7 [http://img1.gtimg.com/cul/pics/hv1/35/246/2091/136030040.jpg 原图链接] [https://cul.qq.com/a/20160630/042554.htm 图片来源 于腾讯网] ]]
==文学==
清朝前期出现风格率真、浪漫的小品文,以[[张岱]]、[[李渔]]与[[袁枚]]为主;又有侯方域、魏禧、汪琬合称"清初散文三大家" 。但是他们的文风不受道学学者支持,这些学者发起复兴唐宋文风的古文运动,此即桐城派。创始人方苞与刘大櫆、姚鼐有"桐城三祖"之称。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他的古文主张,在提倡"义理(内容合理)、考据(材料确切)、词章(文辞精美),三者不可偏废。"讲究义法,提倡义理,要求语言雅洁,反对俚俗。后来曾国藩发展成湘乡派,恽敬、张惠言发展成阳湖派。
[[File:清朝文化8.jpg|thumb|right|清朝文化8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22/46d3b99146654db19c65aba7a3719df5.jpeg 原图链接] [https://www.sohu.com/a/335608444_736794 图片来源于『 高贵 · 典雅』你不知道的清代宫廷碧玉器_笔筒网] ]]
==诗==
孙洙的《唐诗三百首》则收录了唐朝77位诗人共310首诗歌,它是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
[[File:清朝文化9.png|thumb|right|清朝文化9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8ad4b31c8701a18b9eadc880922f07082938febf?x-bce-process=image 原图链接]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509845509925652140 图片来源于明清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总结_百度知道] ]]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