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962
次編輯
變更
王作尧
,無編輯摘要
[[File:王作尧.jpg|240px|缩略图|右|<big>王作尧</big>[http://www.jisiwang.com/upload/201611/20161118133009.jpg 原图链接][http://www.jisiwang.com/Hall/album.asp?number=TG20161119367724 来自 祭祀网 的图片]]]
==人物简介==
==人物生平==
===1913至1938===
1913年出生于广东省东莞县厚街镇西门巷小坞一殷实家庭。1934年毕业于 [[ 黄埔军校 ]] 燕塘州分校第七期(比照黄埔军校第十一期)。1935年10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外围革命组织中国青年同盟,193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参加革命后,在 [[ 国民党 ]] 军队进行民运工作,组织抗日救国十人团,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广东省委派他回东莞组织抗日武装,1938年5月任中共东莞中心县委宣传部长兼武装部长。
===1938至1942===
1938年10月15日,王作尧任中共东莞中心县委成立的一支抗日武装—东莞县抗日模范壮丁队队长(后称第二大队)大队长,在东莞、保安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40年3月,广东国民党当局掀起反共高潮,王作尧部东移海陆丰受挫,与曾生部队回合后,按照 [[ 中共中央 ]] 指示返回惠东宝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40年9月,任广东人民 [[ 抗日游击队 ]] 第五大队队长,创建保安阳台山抗日根据地。1942年2月,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总队副总队长兼参谋长,领导东(莞)、宝(安)、太(平)三角地区敌后工作委员会和部队深入东(莞)宝(安)敌后打击日寇,恢复和发展抗日根据地。
===1943至1945===
1943年12月,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44年7月兼任东江抗日军政干部学校校长。1945年1月,他与纵队政治部主任扬康华率领部分主力北渡东江,为开辟 [[ 罗浮山 ]] 抗日根据地创造条件。1945年7月在中共广东省临委干部扩大会议(罗浮山会议)上当选为中共广东区党委委员。1945年8月,王作尧和 [[ 林锵云 ]] (珠江纵队司令员)、 [[ 杨康华 ]] ,率领东江纵队和珠江纵队部分主力挺进粤北,迎接三五九旅南下支队,建立五岭根据地。王作尧是粤北指挥负责人之一。后因日本投降,南下支队奉命北返。王作尧率部留在粤北地区,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多次进攻,创建粤边游击根据地,完成纵队向北发展的重大任务。
===1946至1949===
1946年6月底,王作尧与曾生等率东江纵队主力北撤 [[ 山东 ]] 后,先后任华东大学第四大队大队长, [[ 华东野战军 ]] 第十纵队副参谋长。1947年12月,王作尧和 [[ 曾生 ]] 等去河北省 [[ 平山县 ]][[ 西 柏 坡 ]] ,向党中央汇报广东武装斗争情况,受到刘少奇,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1948年月,王作尧到陕北脂县杨家寨,向 [[ 毛泽东 ]] 主席、周恩来副主席、任同志等汇报广东工作。
1948年5月华北军政大学教育部副 [[ 教育 ]] 长。1949年6月任两广纵队副司令员兼第二师政治委员。1949年7与曾生等率领部南下参加广东战役。
全国解放后,王作尧先后任广东军区江防司令部副司令员、广东军区副参谋长、广州防空司令部司令员、中南军区防空军第一副司令员、高级防空军第一副司令员高级防空学校训练部代部长、沈阳军区防空第一副司令员、 [[ 武汉军区 ]] 防空第一副司令员、广东省防空部第一副司令员、中南军区防空第一副司令员、武汉区空军副司令员等职。
1955年,中央军委授予王作尧大校军衔,副兵团衔、副兵团职。1957年六月,中共中央军委授予他一级 [[ 独立自由勋章 ]] 。
“文革”期间,王作尧遭到“四人帮”的严重迫害,被关押485天,后流放3年多。1975年3月得到平反。1979年12月当选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1990年7月3日,王作尧在 [[ 广州 ]] 病逝。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