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615
次編輯
變更
创建页面,内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海军,又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的海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海军,又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的海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舰队之一。机关驻地位于宁波市。
==沿革==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成立,此日即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纪念日。张爱萍为华东海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陆军第30军(6252人)和第35军(5398人)来扩充华东海军领导机关和部队。1949年4月28日,在新接收的原国民党海军江阴要塞司令部礼堂召开大会,宣布了华东军区海军领导机关成立及司、政、后办公机构名单,部署了部队组建,接收起义人员、装备等各项工作。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张爱萍率海军机关进驻原国民党海军部门比较集中的上海市。1949年8月10日,华东军区海军机关从上海迁至南京,办公地点设在原国民党政府交通部办公大楼。
1950年4月23日,华东海军举行舰船命名和部队授旗大会。华东军区海军由海军总部、华东军区共同领导。有第四、五、六、七四个舰队,百余艘舰艇,人员共2万左右。
第四舰队1950年4月在上海组成,是海军舟山基地的前身,1950年10月28日进驻舟山,当时有战舰大队四舰、登陆舰大队四舰,炮艇舟大队等舰船38艘1300余人,司令员高志荣,政治委员张克辛。
第五舰队前身1949年5月,苏北海防纵队1403人改编为第一纵队。第一纵队接收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第一机动巡防艇队炮艇8艘、登陆艇11艘、江防炮艇1艘、巡防艇3艘,第2批接收国民党海军第1巡防舰队和第5巡防艇队炮艇7艘,登陆艇5艘,巡洋艇1艘。两批共36艘,组成第1、2、3艇队。1950年1月第1纵队在武汉接收长江中上游接收起义的国民党海军永安、郝穴、常德、英德、英山、民权、永平等7艘江防炮舰。1950年3月20日第一纵队改编为华东军区海军江防舰队,下辖9艘江防炮舰(从长江中游接收的7艘另加江犀、英豪),以及炮艇大队之登陆艇22艘。1950年3月29日华东军区海军决定将江防舰队整编为第5舰队,胡大荣任司令员,谢立全任政治委员。
第六舰队由第一舰大队改编,领导机关由30军领导机关和原第一舰大队机关合并组成,司令员兼政委饶子建(原30军军长,后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副政委刘中华,副司令方莹,傅继泽任参谋长,辖护卫舰、炮舰6艘:“广州”、“沈阳”、“长沙”、“西安”、“武昌”、“济南”、“嫩江”舰。1952年7月8日,第6舰队首次编队远航青岛。1953年起,第6舰队担负浙东海区作战任务。1953年6月24日,为支援60师一个营攻占积谷山岛,“临沂”、“遵义”两舰对守敌进行炮击。 1955年5月6日,舟山基地战舰大队“瑞金”、“兴国”舰及鱼雷艇一个中队配属第6舰队指挥。5月17日晨,“瑞金”舰被国军F47战斗机炸沉。我舰击落、击伤敌机各一架。
第七舰队由“南昌”、“延安”、“瑞金”、“盐城”、“邯郸”、“兴国”共6艘护卫舰和炮舰组成,在南京成立后驻上海吴淞张华滨,司令员饶守坤,政治委员张雄。
1955年10月1日,华东军区海军改称海军东海舰队,第6舰队改称护卫舰第6支队。
2016年初,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中,以海军东海舰队机关为基础,调整组建为东部战区海军机关。[1]东部战区海军成立后,同时仍可沿用“东海舰队”这一称谓。尽管正式名称已改用东部战区海军,与东部战区陆军、东部战区空军并列,但在提到海上战役力量时仍可称“东海舰队”。[2]改革后,东部战区海军设置海军陆战第三旅、第四旅,行政隶属东部战区海军,由海军参谋部直接指挥。
==沿革==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成立,此日即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纪念日。张爱萍为华东海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陆军第30军(6252人)和第35军(5398人)来扩充华东海军领导机关和部队。1949年4月28日,在新接收的原国民党海军江阴要塞司令部礼堂召开大会,宣布了华东军区海军领导机关成立及司、政、后办公机构名单,部署了部队组建,接收起义人员、装备等各项工作。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张爱萍率海军机关进驻原国民党海军部门比较集中的上海市。1949年8月10日,华东军区海军机关从上海迁至南京,办公地点设在原国民党政府交通部办公大楼。
1950年4月23日,华东海军举行舰船命名和部队授旗大会。华东军区海军由海军总部、华东军区共同领导。有第四、五、六、七四个舰队,百余艘舰艇,人员共2万左右。
第四舰队1950年4月在上海组成,是海军舟山基地的前身,1950年10月28日进驻舟山,当时有战舰大队四舰、登陆舰大队四舰,炮艇舟大队等舰船38艘1300余人,司令员高志荣,政治委员张克辛。
第五舰队前身1949年5月,苏北海防纵队1403人改编为第一纵队。第一纵队接收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第一机动巡防艇队炮艇8艘、登陆艇11艘、江防炮艇1艘、巡防艇3艘,第2批接收国民党海军第1巡防舰队和第5巡防艇队炮艇7艘,登陆艇5艘,巡洋艇1艘。两批共36艘,组成第1、2、3艇队。1950年1月第1纵队在武汉接收长江中上游接收起义的国民党海军永安、郝穴、常德、英德、英山、民权、永平等7艘江防炮舰。1950年3月20日第一纵队改编为华东军区海军江防舰队,下辖9艘江防炮舰(从长江中游接收的7艘另加江犀、英豪),以及炮艇大队之登陆艇22艘。1950年3月29日华东军区海军决定将江防舰队整编为第5舰队,胡大荣任司令员,谢立全任政治委员。
第六舰队由第一舰大队改编,领导机关由30军领导机关和原第一舰大队机关合并组成,司令员兼政委饶子建(原30军军长,后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副政委刘中华,副司令方莹,傅继泽任参谋长,辖护卫舰、炮舰6艘:“广州”、“沈阳”、“长沙”、“西安”、“武昌”、“济南”、“嫩江”舰。1952年7月8日,第6舰队首次编队远航青岛。1953年起,第6舰队担负浙东海区作战任务。1953年6月24日,为支援60师一个营攻占积谷山岛,“临沂”、“遵义”两舰对守敌进行炮击。 1955年5月6日,舟山基地战舰大队“瑞金”、“兴国”舰及鱼雷艇一个中队配属第6舰队指挥。5月17日晨,“瑞金”舰被国军F47战斗机炸沉。我舰击落、击伤敌机各一架。
第七舰队由“南昌”、“延安”、“瑞金”、“盐城”、“邯郸”、“兴国”共6艘护卫舰和炮舰组成,在南京成立后驻上海吴淞张华滨,司令员饶守坤,政治委员张雄。
1955年10月1日,华东军区海军改称海军东海舰队,第6舰队改称护卫舰第6支队。
2016年初,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中,以海军东海舰队机关为基础,调整组建为东部战区海军机关。[1]东部战区海军成立后,同时仍可沿用“东海舰队”这一称谓。尽管正式名称已改用东部战区海军,与东部战区陆军、东部战区空军并列,但在提到海上战役力量时仍可称“东海舰队”。[2]改革后,东部战区海军设置海军陆战第三旅、第四旅,行政隶属东部战区海军,由海军参谋部直接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