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954
次編輯
變更
祖农·太也夫
,创建页面,内容为“祖农·太也夫(英:Zunun Taipov,俄:Зунун Таипов,1919--1988),新疆伊宁人,维吾尔族,中国人民解放军原高级将领。其…”
祖农·太也夫(英:Zunun Taipov,俄:Зунун Таипов,1919--1988),新疆伊宁人,维吾尔族,中国人民解放军原高级将领。其曾担任过新盟中央组织部部长,1962年叛逃苏联。
==概况==
1944年9月,新疆的伊犁、塔城、阿勒泰三个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人民武装暴动,完全占领了上述三个地区,并成立了新疆民族军,史称“三区革命”。祖龙·太也夫是早期的民族军成员。伊宁起义后,任三区政府监察委员会副主任,政府军事厅厅长,新疆民族军副总指挥。1949年8月,党中央邀请民族军总司令依斯哈克伯克、第一副司令达里力汗、苏克尔巴也夫等人参加全国新政治协商会议,8月22日乘飞机经苏联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全部遇难。1949年12月,民族军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祖农·太也夫被中央军委任命为军区副参谋长,行政八级。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新疆民族分裂势力抬头时,他们于1962年鼓动不明真相的六万余名少数民族部分军官和边境老百姓,一起越境逃亡前苏联,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新疆边境大逃亡”事件。
==人物简介==
1949年随新疆民族军加入解放军。
195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8月起到1962年4月任新疆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
1962年4月后离境前往前苏联,后参与分离组织活动,晚年定居阿拉木图,1988年在阿拉木图病死。
==个人经历==
1944年9月2日,新疆北部尼勒克县乌拉斯台地区人民为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争取政治民主,民族平等,举行武装暴动。不久,这场暴动发展到伊犁地区、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亦称“三区革命”。
伊宁起义后,任三区政府监察委员会。
7月,民族军主力向塔城、阿勒泰地区进军,尔后挺进准噶尔腹地。9月下旬,进抵玛纳斯河西岸,与国民党军隔河对峙,威胁迪化(今乌鲁木齐)。此时,民族军发展到13个团共3万余人。
1946年6月,民族军按照三区临时政府与国民党政府谈判签定的以和平方式解决武装冲突之条款(即“11项和平条款”)进行整编,部队减为6个团共1.3万余人。
1947年,国民党政府撕毁协议,武装进攻阿勒泰和玛纳斯地区,民族军奋起抗击,保卫了三区。从1948年起,民族军参照人民解放军的政治工作原则教育部队,官兵关系和军民关系得到改善。
1949年8月,邀请民族军总司令依斯哈克伯克、第一副司令达里力汗、苏克尔巴也夫等人参加全国新政治协商会议,8月22日乘飞机经苏联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全部遇难。
1949年10月,民族军为接应人民解放军入疆,自玛纳斯河以西分别进至东疆和南疆。12月上旬,一部到达迪化,与第一野战军第1兵团会师。
根据中央军委命令,1950年1月10日,民族军在伊宁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军,法铁伊·伊凡诺维奇·列斯肯任军长,顿星云任政治委员,伊斯哈科夫·马尔果夫任副军长兼参谋长,曹达诺夫·扎伊尔任副政治委员,努利耶夫任政治部主任,辖第13师,买买提·伊敏诺夫任师长,马洪山任政治委员;第14师,阿里木坚诺夫·乌拉拜音任师长,胡正任政治委员。另直辖2个骑兵团,共1.3万余人,归第一野战军暨西北军区建制。为了加强对这支民族军的领导,第一野战军领导决定从第1兵团抽调一批优秀的共产党员。政工干部到第5军工作,在该军迅速建立党的组织和政治工作制度。使这支民族军成为在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一支人民军队。
==主要事迹==
1944年伊宁解放组织发起武装暴动,成立东突厥斯坦人民共和国临时政府,祖农·太也夫任国家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后任军事厅厅长。1945年7月,在伊宁以暴动队伍组成的游击队指挥部为基础,成立新疆民族军。帕里诺夫任总指挥,祖农·太也夫任副总指挥,下辖8个团又4个营,1.5万余人。同月,民族军向塔城、阿勒泰地区进军,尔后挺进准噶尔盆地,9月进抵玛纳斯河西岸,威胁迪化(今乌鲁木齐),此时民族军发展到3万余人。1946年6月,民族军按照叁区临时政府和国民党政府“11项和平条款”整编,部队减为6个团1.3万余人。1947年,国民党军队进攻阿勒泰和玛纳斯地区,民族军奋起抗击。1949年,民族军为接应解放军入疆,进至东疆和南疆,一部到达迪化,与一野部队会师。1951年1月,民族军在伊宁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祖农·太也夫没有在第五军任职,任新疆军区副参谋长,1955年授少将衔。祖农·太也夫原是中国双重国籍,后加入苏联籍。
==概况==
1944年9月,新疆的伊犁、塔城、阿勒泰三个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人民武装暴动,完全占领了上述三个地区,并成立了新疆民族军,史称“三区革命”。祖龙·太也夫是早期的民族军成员。伊宁起义后,任三区政府监察委员会副主任,政府军事厅厅长,新疆民族军副总指挥。1949年8月,党中央邀请民族军总司令依斯哈克伯克、第一副司令达里力汗、苏克尔巴也夫等人参加全国新政治协商会议,8月22日乘飞机经苏联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全部遇难。1949年12月,民族军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祖农·太也夫被中央军委任命为军区副参谋长,行政八级。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新疆民族分裂势力抬头时,他们于1962年鼓动不明真相的六万余名少数民族部分军官和边境老百姓,一起越境逃亡前苏联,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新疆边境大逃亡”事件。
==人物简介==
1949年随新疆民族军加入解放军。
195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8月起到1962年4月任新疆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
1962年4月后离境前往前苏联,后参与分离组织活动,晚年定居阿拉木图,1988年在阿拉木图病死。
==个人经历==
1944年9月2日,新疆北部尼勒克县乌拉斯台地区人民为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争取政治民主,民族平等,举行武装暴动。不久,这场暴动发展到伊犁地区、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亦称“三区革命”。
伊宁起义后,任三区政府监察委员会。
7月,民族军主力向塔城、阿勒泰地区进军,尔后挺进准噶尔腹地。9月下旬,进抵玛纳斯河西岸,与国民党军隔河对峙,威胁迪化(今乌鲁木齐)。此时,民族军发展到13个团共3万余人。
1946年6月,民族军按照三区临时政府与国民党政府谈判签定的以和平方式解决武装冲突之条款(即“11项和平条款”)进行整编,部队减为6个团共1.3万余人。
1947年,国民党政府撕毁协议,武装进攻阿勒泰和玛纳斯地区,民族军奋起抗击,保卫了三区。从1948年起,民族军参照人民解放军的政治工作原则教育部队,官兵关系和军民关系得到改善。
1949年8月,邀请民族军总司令依斯哈克伯克、第一副司令达里力汗、苏克尔巴也夫等人参加全国新政治协商会议,8月22日乘飞机经苏联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全部遇难。
1949年10月,民族军为接应人民解放军入疆,自玛纳斯河以西分别进至东疆和南疆。12月上旬,一部到达迪化,与第一野战军第1兵团会师。
根据中央军委命令,1950年1月10日,民族军在伊宁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军,法铁伊·伊凡诺维奇·列斯肯任军长,顿星云任政治委员,伊斯哈科夫·马尔果夫任副军长兼参谋长,曹达诺夫·扎伊尔任副政治委员,努利耶夫任政治部主任,辖第13师,买买提·伊敏诺夫任师长,马洪山任政治委员;第14师,阿里木坚诺夫·乌拉拜音任师长,胡正任政治委员。另直辖2个骑兵团,共1.3万余人,归第一野战军暨西北军区建制。为了加强对这支民族军的领导,第一野战军领导决定从第1兵团抽调一批优秀的共产党员。政工干部到第5军工作,在该军迅速建立党的组织和政治工作制度。使这支民族军成为在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一支人民军队。
==主要事迹==
1944年伊宁解放组织发起武装暴动,成立东突厥斯坦人民共和国临时政府,祖农·太也夫任国家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后任军事厅厅长。1945年7月,在伊宁以暴动队伍组成的游击队指挥部为基础,成立新疆民族军。帕里诺夫任总指挥,祖农·太也夫任副总指挥,下辖8个团又4个营,1.5万余人。同月,民族军向塔城、阿勒泰地区进军,尔后挺进准噶尔盆地,9月进抵玛纳斯河西岸,威胁迪化(今乌鲁木齐),此时民族军发展到3万余人。1946年6月,民族军按照叁区临时政府和国民党政府“11项和平条款”整编,部队减为6个团1.3万余人。1947年,国民党军队进攻阿勒泰和玛纳斯地区,民族军奋起抗击。1949年,民族军为接应解放军入疆,进至东疆和南疆,一部到达迪化,与一野部队会师。1951年1月,民族军在伊宁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祖农·太也夫没有在第五军任职,任新疆军区副参谋长,1955年授少将衔。祖农·太也夫原是中国双重国籍,后加入苏联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