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韩素音

增加 11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韩素音''',英籍华裔女 [[ 作家 ]] [[ 社会活动家 ]]
{{Infobox person
== 人物介绍 ==
  韩素音('''Elisabeth Comber ''' ,1917-2012),原名 ''' 周月宾 ''' ,谱名 ''' 周光瑚 ''' (Rosalie Elisabeth Kuanghu Chow)。著名英籍华裔女作家,社会活动家。
  1917年9月12日,韩素音生于 [[ 河南 ]] 信阳, [[ 祖籍 ]][[ 广东 ]] 五华县水寨镇,客家人。父亲周炜,字映彤,是四川人,留学 [[ 比利时 ]] ,四川铁路局工程师。母亲是比利时弗拉芒人。周光瑚早年在贝满中学念书,1931年,还没满15岁时,在 [[ 北京 ]] 医院当打字员。1933年入 [[ 燕京大学 ]] 医学预科,1935到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学医。1938年回国,同年和 [[ 国民党 ]] 军官唐保黄结了婚,(后者于1947年阵亡)。归国期间,周光瑚在 [[ 成都 ]] [[ 美国 ]] 教会医院工作,在院长的鼓励下,开始写第一部小说《目的地重庆》。1944年留学 [[ 英国 ]][[ 伦敦 ]] ,1948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返回 [[ 香港 ]] 从医。1952年周光瑚嫁与出版商康柏( L.F. Comber),改名 ''' 伊丽莎白·康柏 ''' 。随后两人移居到 [[ 马来西亚 ]] 柔佛州的新山,她继续行医;曾为 [[ 新加坡 ]] 南洋大学的创立而奔走。两人离婚之后她嫁与 [[ 印度 ]] 军队上校陆文星,曾在班加罗尔居住过一段时间。
  1952年,韩素音用英文创作的自传小说《瑰宝》在西方世界引起轰动,奠定了她在国际文坛上的地位。1956年,据此改编的电影《Love is a Many-Splendoured Thing》获得了三项奥斯卡奖。她的主要作品取材于20世纪中国生活和历史,体裁有小说和自传。20世纪80年代以来,她的作品陆续被翻译介绍成中文等17国文字。《残树》、《凡花》、《寂夏》、《吾宅双门》、《再生凤凰》等传记著作让世人了解她坎坷的一生以及作品所折射的20世纪中国历史背景。《早晨的洪流》、《中国,2001年》、《餐风沐雨》、《回面》、《拉萨,开放的城市》以及《 [[ 周恩来 ]] 传》等一批著作向世界介绍了中国的历史与民族宗教、政治与社会进程、青年与知识分子以及妇女等多类题材的现实状况。这些书籍曾一度有助于世界理性地看待历史与现实中的中国。韩素音女士的英语文学创作造诣堪称一流,获得西方评论界公认,能拥有如此才华的华裔作家在西方文坛实属罕见。
  作为社会活动家,韩素音曾经常奔波全球各地,向世界推介中国和促进中印友谊,受到 [[ 毛泽东 ]] 、周恩来及印度前总理英迪拉·甘地夫人的接见。她用创作积蓄设立了5项奖金:“中外科学基金奖”、“青年外语奖”、“普及英语奖”和用于奖励优秀翻译作品的“彩虹奖”和“印中友谊奖”。1989年,在韩素音的资助下,中国翻译协会开始举办韩素音青年翻译大赛,此项大赛目前已经成为中国翻译界影响力最大的竞赛。1994年,韩素音获中华文学基金会颁发的“理解与友谊国际文学奖”。1996年,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授予她“中国人民友好使者”称号。她曾将自己的人生轨迹总结为:“我的一生将永远在两个相反的方向之间跑来跑去:离开爱,奔向爱;离开中国,奔向中国”。<ref>[http://www.cmr.com.cn/html/zyfz/ckzl/msmj/8512.html 华裔女作家韩素音:将宏大叙事与私人叙事结合]</ref>
  1970年代的中国,至少有一亿人听说过韩素音的名字,只因她的一生是一部传奇。有很多标签形容她:中国第一代留学归来的铁路工程师的女儿、比利时前国防大臣的外甥女、后成为中国驻英武官的妻子、穿行于东西方世界的国际友好人士,以及毛泽东和周恩来传记的作者。韩素音的复杂身世和传奇经历使其自传完全超越一般人自我讲述的范畴,而是几乎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史,具有深刻的历史感、广阔的文化视阈和深厚的民族内蕴。
  2012年11月2日瑞士洛桑时间12:30,韩素音在 [[ 瑞士 ]] 小城 [[ 洛桑 ]] 的家中去世,享年96岁。
== 人物关系 ==
98,94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