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布依戏

增加 94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据说布依戏有近200年历史。200年之前,[[安顺]]地区就流行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因其最初演出是在平地上表演,故曰"地戏"。安顺地区有"黔之腹、滇这喉"之称,不少村寨叫屯、堡、哨、卫、所、营,而地戏恰好出现在此地。
他们先在军营中演唱,随着军营的扩展,移民的增加,地戏由屯军和移民传到贵州其他地区,自然也传到了布依地区。布依族接受了地戏演出形式,只是在演唱时使用的是本民族语言,融进了本民族的音乐。为了适合布依族的需要,脸壳后来改成粉墨勾脸,演出剧目增加了文戏,这些文戏有汉族戏曲移植过来的,也有从流传的布依族叙事诗改编过来的,无论是移值的还是改编的,都突出了布依族的地方特色和民族色彩。如表现 [[ 梁山伯 ]] [[ 祝英台 ]] 故事的布依戏《[[祝英台]]》,是根据布依族叙事诗歌改编的,情节虽与梁祝故事相同,但人物都是布依族的,读书地点也移到了贵阳。江浙小曲变成布依族的山歌。
布依戏中还有一种"布依彩调"与[[广西]]壮族彩调"板凳戏"有着渊源关系。布依族集居地区之一的黔南与桂北仅一水之隔,在清[[乾隆]]前流传在[[广西]]、西林、隆林、[[百色]]、凌云、乐业、[[田林]]、旧州一带的彩调"板凳戏"接受了[[湖南]]"花鼓戏"和桂戏影响,逐渐由歌舞演唱形式变成了戏曲化的演出。
民间传说
传说地戏是明初[[洪武]]年间江南一带调至黔镇守的屯军、屯民带来的。据史书记载洪武14年(1381年),[[朱元璋]]的大明王朝为了扫清盘踞在云贵一带元朝[[梁王]],开辟和安定西南疆土,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沐英]]、[[蓝玉]]为副将军率30万大军远征[[云南]]。云南平定后,又于洪武21年前后从江南移民云贵屯田戍边。这些屯军、屯民从南方家乡带来的戏曲,受军队征战之风影响,不演才子佳人、剑客侠盗、清官公案之类的剧目,而偏重于历朝征战英雄故事,剧目多为历代忠君卫国的英雄人物,如 《[[三国]]》、《[[薛仁贵]]》、《[[杨家将]]》、《[[岳飞传]]》、《[[大明英烈传]]》等。所以打斗场面多、舞蹈动作幅度大、演出火爆。为更方便地分出忠奸、正邪、及显示人物身份、年龄、性格等,演员面部蒙上青纱、戴上脸壳。脸壳也叫脸子,属戏曲面具一类,用丁木或白杨木所雕,然后涂上颜色和油料,表现出民间传说中各式各样的人物形象,三国中[[关羽]]涂红色,[[张飞]]涂 黑色,[[周瑜]]涂白色。[1]
[[File:布依戏1.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艺术特色==
布依戏中有生、旦、丑及大王、大将等分工,各脚色的舞台调度都是三步或五步一转身,演唱过程中对面穿梭,形式活泼,风格质朴。布依戏的各个角色都戴着别致古朴的面具(脸壳),其面具有木雕,笋壳、竹篦壳几种。主要以红、黑、黄、绿、蓝、紫六色勾画、涂染,雕刻,绘制常常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在眼、眉、鼻、嘴、胡上着力渲染。演出时,演员头上蒙以青纱,然后藏上面具,通过面具上眼、鼻、嘴处雕开的孔往外看,自由地施展着表演技艺,成为别具特色的一个民族戏剧的剧种。<ref>[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DVDFB1230512EDN4.html 册亨布依戏|中华戏苑一奇葩!] , 网易 2018-10-30 </ref>
演奏所用乐器有牛骨胡、葫芦胡、二胡、笛子、月琴、包包锣、小马锣、钗、钹、鼓等。有的布依戏队还加入"勒尤"(布依族特有的竹管吹奏乐器)和木叶伴奏。器乐主要用于烘托舞台情绪、表达人物感情中使用,并可作演出过场音乐。打击乐较为简单,主要在创造舞台气氛、掌握戏剧节奏中使用。
布依戏的唱腔古朴,富抒咏性。布依戏的唱词结构多为五字句、七字句或上下句。布依戏的表演分手、眼、身、步,有三元华盖,指法、定眼、绕场步、马弓步、大小三角步、抖步、丑步、矮步等;武打行当中有挡丁、挡巧等。
布依戏演出活动无舞台限制,演出于"岁终新正"的节日里,其习俗分为"加官开台、扫台封箱"两部份。舞台背景多为具有驱邪祈福、消灾纳吉的"八仙"幕布。服装、化妆较为简单。<ref>[1http://culture.china.com.cn/aboutchina/buyi/2009-09/12/content_18512711.htm 布依戏——布依族的舞台综合艺术], 中国网 2009-09-12 </ref>
布依族民间歌唱舞蹈虽说是布依戏的基础,但布依戏之形成与汉族、壮族、苗族的戏曲有密切的联系。布依族与汉族居住地区毗连,有的甚至杂居一处,在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等方面密切交往。
分角色,有唱腔,有舞蹈、有音乐伴奏。汉族、苗族跳端公在清乾隆时就很盛行。与苗族杂居一处的布依族自然而然把它吸收过来变成布依族民间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即用布依族的语言、歌舞、音乐、打击乐跳端公。
80年代中期,林用、坡生有两个端公班子,他们的表演就属此类。清代封建统治者在禁端公戏时,也同时禁演由端公戏发展变化而来的布依戏,就是一个明证。[1]
==传承意义==
册亨县 布依 族人民在不断 传承 发展 ,离不开无数默默奉献的民间艺人和文艺工作者,他们的突出贡献得到国家和社会的认可。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国家、省 是善于吸取汉 州级布依戏传承的代表性人物和各个戏班的长期坚守,才使得册亨布依戏的演出经久不衰、声名远播。册亨布依戏作为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 养料来发展本 遗产,有着传承不断的悠久历史和植根于 族文化 民族 深厚土壤 尤其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人 把移植剧目,视为通向戏剧 文化 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一年一度 桥梁。这些剧目 册亨布依文化年活动、文艺汇演活动和春节等 深受 各个 布依 族人民 戏班都有精彩的展现,除参加县里组织 喜爱 相关活动和到外地演出外 并用 本地村寨在节庆、农闲期间也不时举办演出。这种 己喜闻乐见 发式的文 术形式去规范它们 活动,参与程度高,在台下时是观众 再现它们 上了台就是演员 并融入 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册亨 布依 族文化内涵特质 戏的传承有着雄厚的群众基础
布依戏主要由村寨的民间业余戏班加以传承。戏班一般有三十多人,以自然村寨为基础,戏师为班头,各班每年春节期间必须为本寨,或没有戏班的村寨演出,以穰灾祈福、驱鬼逐疫。
[[File:布依戏5.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话说,《罗细杏》原名《罗氏盛》,系根据清[[光绪]](公元1875年)年间发生在册亨县弼佑村寨的一个真实故事改编的。故事说:布依族青年后生阿品在"浪哨"场上认识了勤劳的布依少女罗氏盛(即细杏),二人一见倾心。当他们憧憬着"今日哥妹同流汗,秋后双双共纺棉"的幸福生活时,当地头人卜苏,却重提18年前的"背带亲",威逼细杏与自己的傻儿子成亲。"背带亲"即两家儿女出生后还背在背带里时就订的亲。细杏不甘受辱力拒。卜苏设计害死罗父毒打罗母,抢去细杏。细杏悲痛欲绝,宁死不从。在众乡亲的帮助下,终于冲出牢笼,与自己的心上人阿品渡过波浪滔滔的南盘江,逃到广西,建立美满的家园。[2]
==濒危状态==
15,6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