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358
次編輯
變更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创建页面,内容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英语: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原名桂林电子工业学院,是一所以电子信息学科为优势,机电…”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英语: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原名桂林电子工业学院,是一所以电子信息学科为优势,机电结合、理、工、文、管、法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大学,也是全国四所电子科技大学之一。位于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东部。该校有东校区、西校区和正在兴建的花江校区和位于广西北海市的北海校区共四个校区。
==历史==
196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机械工业部批准在桂林建立桂林机械专科学校,同年,桂林机械专科学校和桂林技工学校合并,成立桂林机械专科学校。
1962年,桂林机械专科学校更名为桂林机械工业学校,学校由专科改为中专。
1972年,学校更名为桂林无线电学校。
1980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在桂林无线电学校的基础上建立桂林电子工业学院。
1990年11月19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亲临学院并题词“为发展电子工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2006年3月1日,更名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09年2月,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受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聘请出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名誉校长。
==现状==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科主要以电子信息类的工学为主,还有机电类工学、 管理学、法学、文学等几大类学科。2010年,有在校各类学生32000名 ,专任教师1500余名,其中50%以上拥有博士、硕士学历。学院现有50个本科专业 ,34个硕士学位授予学科,7个学科领域具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1个“与合作高校联合培养 、招生计划单列”博士点,是工商管理硕士(MBA)培养单位。
==师资力量==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现有教职工2100多人,其中教授168人,博士241人,博士生导师27人。经过多年建设,形成了 一批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结构合理、优势互补、团结协作、勇于攻关的学术梯队,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自治区级 教学团队8个,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5个,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2人,全国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等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高层次人才80余人。
==学科特色==
学校建有28个实验中心(室),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原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3个广西 重点实验室,6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广西高校重点建设研究基地,2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 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拥有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服务 平台(CSIP)广西分中心。此外,学校还与国内外大企业建立了多个联合实验室。拥有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 在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 学科领域的研究已经进入国内先进行列。
依托学科优势,学校积极开展前沿性基础研究和高水平探索研究。近五年,共承担了国家“973”项目、 “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项目,国防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 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43项;省部级科研基金、科技攻关项目等地方政府项目361项。“十五” 以来,学校主持和参研的科研项目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内的科研成果奖77项。
==历史==
196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机械工业部批准在桂林建立桂林机械专科学校,同年,桂林机械专科学校和桂林技工学校合并,成立桂林机械专科学校。
1962年,桂林机械专科学校更名为桂林机械工业学校,学校由专科改为中专。
1972年,学校更名为桂林无线电学校。
1980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在桂林无线电学校的基础上建立桂林电子工业学院。
1990年11月19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亲临学院并题词“为发展电子工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2006年3月1日,更名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09年2月,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受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聘请出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名誉校长。
==现状==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科主要以电子信息类的工学为主,还有机电类工学、 管理学、法学、文学等几大类学科。2010年,有在校各类学生32000名 ,专任教师1500余名,其中50%以上拥有博士、硕士学历。学院现有50个本科专业 ,34个硕士学位授予学科,7个学科领域具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1个“与合作高校联合培养 、招生计划单列”博士点,是工商管理硕士(MBA)培养单位。
==师资力量==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现有教职工2100多人,其中教授168人,博士241人,博士生导师27人。经过多年建设,形成了 一批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结构合理、优势互补、团结协作、勇于攻关的学术梯队,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自治区级 教学团队8个,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5个,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2人,全国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等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高层次人才80余人。
==学科特色==
学校建有28个实验中心(室),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原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3个广西 重点实验室,6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广西高校重点建设研究基地,2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 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拥有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服务 平台(CSIP)广西分中心。此外,学校还与国内外大企业建立了多个联合实验室。拥有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 在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 学科领域的研究已经进入国内先进行列。
依托学科优势,学校积极开展前沿性基础研究和高水平探索研究。近五年,共承担了国家“973”项目、 “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项目,国防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 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43项;省部级科研基金、科技攻关项目等地方政府项目361项。“十五” 以来,学校主持和参研的科研项目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内的科研成果奖77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