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國戲劇(京劇)

增加 15,129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京劇一.jpg|thumb|right| [https://www.zhongguofeng.com/uploads/allimg/180531/13-1P531145145-50.jpg 原圖連結] [https://www.zhongguofeng.com/jingju/553…”
[[File:京劇一.jpg|thumb|right|
[https://www.zhongguofeng.com/uploads/allimg/180531/13-1P531145145-50.jpg 原圖連結]
[https://www.zhongguofeng.com/jingju/55347.html「圖片來源 中國風」] ]]
'''中國戲劇(京劇) 100種中國符號-8'''

京劇有“ 國劇 ”之稱。以[[梅蘭芳]]命名的京劇表演體係被視為東方戲劇表演體系的代表,為世界三大表演體系之一。京劇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其中的多種藝術元素被用作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徵符號。
<ref>[https://www.zhongguofeng.com/jingju/55347.html  國鳳凰- 京劇國粹之美:慢慢品味京劇魅力的韻味!]</ref>

1790年,清代乾隆五十五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ref>[https://tw.aboluowang.com/2007/0919/56372.html  陽光地帶- 京劇的起源與發展 https://tw.aboluowang.com/2007/0919/56372.html ]</ref>

京劇以歷史故事為主要演出內容,傳統劇目約有一千三百多個,常演的在三四百個以上。 <ref>[http://teacher.yuntech.edu.tw/~wangil/theater/classic/city01.pdf  Microsoft Word - 京劇01.doc 中國戲曲 - 京劇 ]</ref>

2006年5月,京劇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f>[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polVDwAAQBAJ&pg=PT248&lpg=PT248&dq=%E5%B9%B3%E5%8A%87%E9%9F%B3%E8%AA%BF&source=bl&ots=oFK_GCkczw&sig=ACfU3U1id8twRGwwc3ielJ6xBw_6lCor_g&hl=zh-TW&sa=X&ved=2ahUKEwjIu4fU4PDoAhWPQN4KHUQKDoYQ6AEwCHoECAsQRA#v=onepage&q=%E5%B9%B3%E5%8A%87%E9%9F%B3%E8%AA%BF&f=false Google圖書結果 - 北京都市空間中的歷史文脉傳承 ]</ref>

2010年11月16日京劇被列入“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京劇表現程式==
在文學、表演、音樂、舞台美術等各個方面都有一套規範化的藝術表現程式。

唱腔屬板式變化體,以二簧、西皮為主要聲腔。

伴奏分文場和武場兩大類,文場以胡琴為主奏樂器,武場以鼓板為主。

角色分為生、旦、淨、醜、雜、武、流等行當,後三行已不再立專行。各行當都有一套表演程式,唱念做打的技藝各具特色。

===音樂===
唱腔 京劇的唱腔以二黃腔和西皮腔為主。二黃有正二黃與反二黃之分,板式有導板、迴龍、慢板、慢三眼、中三眼、快三眼、原板、散板、搖板、滾板等。西皮腔板式有導板、板、慢三眼、快三眼、原板、二六、流水、快板、散板、搖板等。

===伴奏樂器===
京劇的伴奏樂器分文武場,文場主要指管弦樂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弦子、笛、笙、嗩吶等。武場主要指打擊樂器,有檀板和單皮鼓(班鼓)、大鑼、鐃鈸、小鑼等。現代京劇也有使用西洋交響樂伴奏的,如《智取威虎山》。

===京劇臉譜===
臉譜是運用色彩和線條構成各種圖案,以象徵人物的性格和品質。

臉譜的根源,不少學者皆歸納為以下兩個來源:

祭舞面具說:源於古代祭典所用面具,像驅逐旱魃的儺舞,使用兇寧的面具來突出惡魔可怕的形象。

樂舞面具說:歷史傳說中北齊的蘭陵王面目秀美,作戰時戴上威猛的面具,以懾服敵人。

由於俳優頭罩面具,在舞臺施展動作,究竟不自然,而且無法操縱面部肌肉和眼神的收放來表達現實人物的情緒,於是逐漸放棄面具,於是發展到以臉譜替代面具,提高面部化粧的戲劇功能。

臉譜的作用可歸納成四點:暗示性格、介紹特點、褒貶善惡、明辨美醜。
[[File:京劇五.jpg|thumb|right|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714/3f075ce395624d73ae6e0bc45e5badce.jpeg 原圖連結]
[https://www.sohu.com/a/241205667_100178556「圖片來源 搜狐」] ]]
===行頭===
傳統戲劇的服裝統稱為「行頭」,保留了明朝服飾的特點。基本的行頭包含:蟒、靠、褶、帔、衣、盔、靴等。這些行頭依角色身分和行當來穿著,無時代、地域或季節的限制,一套行頭通常可以在不同的情形下穿著。也就是說,同一套行頭在不同的劇目裡,各表現不同的角色。

根據《辭源》,「蟒衣為象龍之服,與至尊所御袍相肖,但減一爪耳。」蟒衣本指繡有蟒蛇形的袍衣。後為繡龍形有四爪的衣袍。明代為大臣所穿,清代則為各官員遇典禮時穿用。

===道具===
京劇的道具十分寫意,比如一隻馬鞭就代表了胯下坐騎,兩面繡著車輪的旗子就可以代表一輛車,而坐車人實際是走著。

==起源與發展期==
京劇前身為徽劇,通稱皮黃戲,同治、光緒兩朝最為盛行。道光年間,漢調進京,被二黃吸收,形成徽漢二腔合流。光緒、宣統年間,北京皮黃班接踵去上海,因京班所唱皮黃更為動聽,遂稱之為"京調",以示區別。其後因上海梨園整個被京班所掌握,於是正式稱京皮黃為"京戲"<ref>[https://www.ncfta.gov.tw/content_175.html  台北傳統藝術中心 - 京劇的起源與發展]</ref>

《都劇賦》描述:“徽班日失麗,始自石牌”。表明安慶的徽班歷史上曾經出現過輝煌,很多京劇前輩名伶都是這一帶的人,因而有“無石不成班”的說法。

===徽班===
雄霸明清商界500餘年,富甲一方的徽州商幫,在事業成功上引發了文化消費慾望的高漲,隨著戲曲聲腔崑山腔的興起,紛紛蓄養家班,角色鬥藝,並賣力為乾隆下江南收集聲色歌舞,不惜重金包裝徽劇色藝,客觀上為徽劇進京創造了條件。<ref>[https://www.sohu.com/a/241205667_100178556 京劇的起源是什麼,是什麼時候從哪個地方發展起來的?]</ref>

大江南北文人雅士和富商巨賈紛紛蓄養家庭戲班。已經在外地商界嶄露頭角的徽商也紛紛效仿。長期為某個徽州商人所養所用的戲曲班社就被外人稱為“徽班”。

徽商廣蓄家班,安徽沿江一帶,包括古徽州的地方戲也開始興盛。他們唱崑腔,由於語言的差異而不“諧吳音”,不經意間唱出了一點。尤以誕生在安徽安慶市懷寧縣的石牌調最著名。徽州藝人帶著鄉音下揚州,得到了徽商們的親情惠顧和重金扶持。他們或出沒於碼頭街肆,或為徽商富賈所容留。技藝得到發展,鄉音也漸佔上風。

===無石不成班===
石牌是安慶市懷寧縣一個古老的集鎮,“無石不成班”的“石”即指這裡,也泛指安慶及其所屬各千艘。江西、福建、湖北等地客商紛紛在此設館駐節。當時的石牌除本地居民外,大都是過往船幫和商戶,在生存問題變得比較輕鬆的時候,他們開始構建自己的市井文化。

石牌當時可供表演的戲劇舞台多達800處,不僅有戲園、戲樓,還有花戲台。

戲園,在石牌鎮就有3家。上鎮橫街的長樂大戲院可容納觀眾600多人,專供徽調、皮簧班演出。

戲樓,通常在祠堂內。祠堂戲樓通常只唱大戲,每年做冬至節、族內有人中舉、升官以及族內官紳慶壽等,都要聘戲班在戲樓演出。此外,祠堂大修落成,也必邀班唱戲以示祝賀。

在石牌的彈丸之地湧現出了郝天秀、程長庚、楊月樓等多位開一代風氣的色藝最優!”“無石(牌)不成班!”之說一時間廣為流傳。京劇的唱腔中有很多字辭的發音是與北京方言不相同,但這些字辭卻與安慶方言裡的發音一模一樣。

鎮石牌鄉野間發源的徽劇,走出了古鎮,走到了北京,徽班進京的輝煌歷史光環至今還籠罩著古鎮石牌。

安慶是中國較早接受現代文明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同時安慶還是享譽世界,極具地方特色的戲劇— 黃梅戲的故鄉。

===蘇唱街梨園===
徽班進京的出發地在揚州,身懷絕技的優伶們,在位於蘇唱街的梨園總局安商量和排演出劇目,並在那裡一起擺個身段、甩兩下水袖、揚幾聲珠圓玉潤的歌喉。聲情並茂,婀娜多姿,那時的蘇唱街,十分熱鬧。

1790年秋,為慶祝乾隆八旬壽辰,揚州鹽商[[江鶴亭]](安徽人)在安慶組織了一個名為“三慶班”的徽戲戲班,由藝人[[高朗亭]]率領進京參加祝壽演出。這次北京的祝壽演出規模盛大,從西華門到西直門外高粱橋,每隔數十步設一戲台,南腔北調,四方之樂,薈萃爭妍。或弦歌高唱,或抖扇舞衫,前面還沒有歇下,後面又已開場,群戲薈萃,眾藝爭勝。在這場藝術競賽當中,第一次進京的<三慶徽班>獲得大大成功。後又有<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等徽班進入北京,並逐漸稱雄於京華的劇壇。這就是所謂的“四大徽班進京”。

===四徽班進京===
四大徽班進京獻藝,揭開了200多年波瀾壯闊的中國京劇史的序幕。

四大徽班各有所長,有“三慶的軸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台的孩子”的說法,軸子指以連演整本大戲著稱,曲子指擅長演唱崑曲,把子指以武戲取勝,孩子指以童伶見長。

在京的各聲腔劇種的藝人,面對徽班無所不能、無所不精的藝術優勢,無力與之競爭,多半都轉而歸附徽班。

==交流與傳播==
京劇前身是清初流行於江南地區,以唱吹腔、高撥子、二黃為主的徽班。徽班流動性強,與其他劇種接觸頻繁,在聲腔上互有交流滲透,因此在發展過程中也搬演了不少崑腔戲,還吸收了囉囉腔和其他一些雜曲。

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以[[高朗亭]](名月官)為首的第一個徽班(三慶班)進入北京,參加乾隆帝八十壽辰慶祝演出。

《揚州畫舫錄》載:“高朗亭入京師,以安慶花部,合京秦二腔,名其班曰三慶。”

《隨園詩話》批註中則更具體指出是“ 閩浙總督伍納拉命浙江鹽商偕安慶徽人都祝厘。”隨後還有不少徽班陸續進京。

==徽漢合流==
漢劇流行於湖北,其聲腔中的二黃、西皮與徽戲有著血緣關系。徽、漢二劇在進京前已有廣泛的藝術交融。

1821年,乾隆末年,漢劇名家[[米應先]]進京後,道光年初先後又有著名漢劇老生[[李六]]、[[王洪貴]]、[[餘三勝]],小生[[龍德云]]等入京,分別搭入徽班春台、和春班演唱。

漢劇演員搭入徽班後,將聲腔曲調,表演技能,演出劇目溶於徽戲之中,使徽戲的唱腔板式日趨豐富完善,唱法、念白更具北京地區語音特點,而易於京人接受。

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各大名班,均為老生擔任領班。徽、漢合流後,促成了湖北的西皮調與安徽的二簧調再次交流。徽、秦、漢的合流,為京劇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形成期==
1840-1860年,道光二十年至咸豐十年間,經徽戲、秦腔、漢調的合流,並藉鑑吸收崑曲、京腔之長而形成了京劇。<ref>[http://www.xijucn.com/html/jingju/20121104/41319.html  戲劇網- 京劇的起源和藝術特色]</ref>

===標誌之一===
曲調板式完備豐富,超越了徽、秦、漢三劇中的任何一種。唱腔由板腔體和曲牌體混合組成。聲腔主要以二簧、西皮為主。

===標誌之二===
行當大體完備。

===標誌之三===
形成了一批京劇劇目。

===標誌之四===
[[程長庚]],[[餘三勝]]、[[張二奎]]為京劇形成初期的代表,時稱“老生三傑” 、“ 三鼎甲 ”即:“ 狀元 ”張二奎、“ 榜眼 ”程長庚、“探花” 餘三勝。他們在演唱及表演風格上各俱特色,在創造京劇的主要腔調西皮、二簧上和京劇戲曲形式上,以及具有北京語言特點的說白、字音上,做出了卓越貢獻。

《同光名伶十三絕》是京劇史上的一幅名伶彩色劇裝寫真畫,由晚清民間畫師[[沈蓉圃]]繪製。他參照了清代中葉畫師[[賀世魁]]所繪《京腔十三絕》戲曲人物畫的形式,挑選了清同治、光緒年間(1860至1890)京劇舞台上享有盛名的十三位演員(程長庚、盧勝奎、張勝奎、楊月樓、譚鑫培、徐小香、梅巧玲、時小福、餘紫雲、朱蓮芬、郝蘭田、劉趕三、楊鳴玉),用工筆重彩把他們扮演的劇中人物描繪出來,顯示了作者的深厚功力。

1943年,民國三十二年《同光名伶十三絕》由進化社朱復昌在書肆收購,經縮小影印問世,並附編《同光名伶十三絕傳》一冊。

==成熟期==
1883年一1918年,京劇由形成期步入成熟期,代表人物為時稱“老生後三傑”的譚鑫培、汪桂芬、孫菊仙。其中譚鑫培承程長庚、餘三勝、張二奎各家藝術之長,又經創造發展,將京劇藝術推進到新的成熟境界。

譚在藝術實踐中廣徵博採,從崑曲、梆子、大鼓及京劇青衣、花臉、老旦各行中藉鑑,融於演唱之中,創造出獨具演唱藝術風格的“ 譚派 ”,形成了“無腔不學譚”的局面。

1883年,光緒九年[[慈禧]]五旬壽日,挑選張淇林、楊隆壽、鮑福山、彩福祿、嚴福喜等18人入宮當差,不僅演唱,且當京劇教習,向太監們傳授技藝。自此,清宮掌管演出事務的機構“昇平署”,每年均選著名藝人進宮當差。

1911年,結止宣統三年計有譚鑫培、楊月樓、孫菊仙、陳德霖、王楞仙、楊小樓、余玉琴、朱文英、王瑤卿、龔雲甫、穆鳳山、錢金福等生、旦、淨、醜的名家150餘人曾入宮。由於慈禧嗜好京劇,加之京劇名家頻繁在宮中獻藝,聲勢日強。<ref>[http://www.musiker.com.tw/MusicBook.asp?Id=28547  【台北音樂家書房】京劇音樂分析]</ref>

==京劇四大名旦==
1917年以來,京劇優秀演員大量湧現,呈現出流派紛呈的繁盛局面,由成熟期發展到鼎盛期,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為,梅蘭芳、余叔岩。

1920年代後的余叔岩、言菊朋、高慶奎、馬連良等,均在宗“譚派”的基礎上發展為各自不同的藝術流派。

1927年,北京《順天時報》舉辦京劇旦角名伶評選。讀者投票選舉結果:梅蘭芳以演《太真外傳》,尚小雲以演《摩登伽女》,程硯秋以演《紅拂傳》,荀慧生以演《丹青引》,榮獲“ 四大名旦 ”。

“四大名旦”脫穎而出,是京劇走向鼎盛的重要標誌。他們創造出各具特色的藝術風格,形成了[[梅蘭芳]]的端莊典雅,[[尚小雲]]的俏麗剛健,[[程硯秋]]的深沉委婉,[[荀慧生]]的嬌暱柔媚“四大流派”,開創了京劇舞台上以旦為主的格局。

==參考資料==
72,89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