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双行星

增加 42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双星的概念来源于[[恒星]]之间的相互绕行,由于恒星有很好的定义(足够大,因而引发[[核聚变]]发光),所以不存在“卫恒星”的概念,凡是相互绕行的恒星,无论大小差异如何,都是双星(或者三联星等)。
然而在行星系统内,行星与[[卫星]]按照轨道区分,直接绕恒星的就是行星,绕行星的是卫星 <ref>[http://k.sina.com.cn/article_6419461847_17ea136d700100a1xa.html?cre=tianyi&mod=pcpager_fintoutiao&loc=40&r=9&doct=0&rfunc=100&tj=none&tr=9 行星绕恒星转,卫星绕行星转,还有天体绕卫星转吗?人类已能做到],新浪,2018-09-17</ref> 。但双星的情形模糊了行星与卫星的区别,如果两颗相互绕行的星球大小非常接近,毫无疑问会被归类于双行星;如果大小差别非常大,则小星体是卫星;而介于前两种情况之间,即两星体大小相当,同时差别明显,这就产生了定义的疑难。按照一般的科学定义原则,不宜人为地给出某个比值(比如质量差别1/10)作为区分界限,而应该以某种引力、轨道相关的现象作为标准。而事实上,人们仍从直观上认为两者[[质量]]在同一数量级为双行星。(即比值1/10作为心理分界)
在过去,曾经有一些辩论双行星和行星-卫星系统之间的精确定义界限。在许多的例子中,都不是问题,因为这些卫星的质量都远低于系统中的行星,比较特别的是[[地月系]]和冥卫系统。太阳系中所有的卫星都低于其行星或矮行星质量的0.00025(1/4000),但是,月球与[[地球]]的质量比是0.0123(1/81),而冥卫一和[[冥王星]]的质量比是0.117(约1/9)。
两星体相互绕行的质量中心,如果在某一星体内部,则该星体是主星,另一星体是卫星,这一定义明确清晰,符合我们对主星直观上感受。不过这一定义向极限情况推广遇到困难:即使质量差距巨大的两星球,只要相距足够远,质心总会离开主星表面;或者只要主星收缩得足够致密([[白矮星]]、[[中子星]]甚至黑洞),质心也总会离开主星表面。
由于[[潮汐]]力,[[月亮|月球]]每年远离地球1.5英寸(3.74公分)),目前系统的重心虽然位于地球内部,但终将移到地球之外。所以依照这样的定义,地月系统在数十亿年之后将成为双行星 <ref>[https://www.sohu.com/a/126741844_119038 月球或升级为行星 专家“地月组合”或成双行星系!],搜狐,2017-2-20 </ref>
用双星或联星系统的定义来作比较,如果它只取决于重心的位置,则任何一颗在环绕时重心位于母恒星内部的伴星都将被称为是行星,而重心在母恒星外面的都将被视为另一颗恒星([[伴星]])。依照这样的定义,太阳系中除了木星所有的主要行星依然还是行星。日-木重心是唯一重心在[[太阳]]表面之外的系统。然而,由于木星不是一颗恒星,所以[[天文学家]]面对的困难是需要一个明确的双行星系统定义。
==参考文献==
[[Category:320 天文學總論]]
270,78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