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71
次編輯
變更
楚庄王
,创建页面,内容为“{{Otheruses|subject=春秋時期楚國楚穆王之子|other=明朝楚國國王朱楨之子|朱孟烷}} {{Eranamebox|年号= 楚莊王 |起讫时间= 前613年-前5…”
{{Otheruses|subject=春秋時期楚國楚穆王之子|other=明朝楚國國王朱楨之子|朱孟烷}}
{{Eranamebox|年号= 楚莊王
|起讫时间= 前613年-前591年
|政权= [[楚国]]
|帝王= '''楚莊王'''侣
|历时= 23年
|timeline= <timeline>
ImageSize = width:200 height:50
PlotArea = width:180 height:30 left:10 bottom:20
TimeAxis = orientation:horizontal
DateFormat = yyyy
Period = from:-722 till:-479
AlignBars = early
ScaleMajor = increment:243 start:-722
Colors =
id:canvas value:rgb(1,1,0.85)
BackgroundColors = canvas:canvas
PlotData =
width:15 color:black
bar:era from:start till:end
bar:era from:-613 till:-591 color:red
</timeline>
|说明= 楚莊王在位年在《[[春秋 (史書)|春秋]]》时代的位置
}}
'''楚莊王'''({{bd|?||前591年|}}),芈姓,熊氏,名旅(一作吕、侣),[[楚穆王]]之子。战国楚简文写作'''臧王'''<ref>董珊:《出土文獻所見“以謚爲族”的楚王族——附說《左傳》“諸侯以字爲謚因以爲族”的讀法》,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二輯,復旦大學出版社,二〇〇八年八月。</ref>,一作'''荆莊王''',是[[東周]][[春秋时期]][[楚国]]最有成就的君主之一,名列[[春秋五霸]]。
== 生平 ==
=== 登基 ===
楚莊王于前613年登基,尚年幼,正逢令尹[[成嘉]](子孔)和太師[[潘崇]]攻打[[群舒]]。大臣[[鬬克]]就聯合求[[令尹]]而不得的[[公子燮 (楚国)|公子燮]]作亂,他們先是加築[[郢都]]的城墻,派人暗殺子孔不果,就挟持莊王,准备前往商密。最終[[盧邑]]大夫[[盧戢梨]]和[[叔麋]]誘殺公子燮和鬬克<ref>《左傳·文公十四年》:楚庄王立,子孔、潘崇将袭群舒,使公子燮与子仪守而伐舒蓼。二子作乱,城郢而使贼杀子孔,不克而还。八月,二子以楚子出,将如商密。庐戢梨及叔麋诱之,遂杀斗克及公子燮。</ref>。
事实上楚庄王刚登基时受到权臣制肘,不得已而为之的韬光养晦之策,而且后来诛杀权臣也不是所说的简简单单,过程非常艰难,引发了内乱且在内战中险些丧命。後來的一鸣惊人之说多认为是演义的描述。
=== 一鸣惊人 ===
历史上关于楚莊王的出生以及莊王登基之前的记载十分有限,一般历史文献对其记载多从“'''一鸣惊人'''”开始。
楚莊王即位的前三年,號令不出,日夜作樂,荒于政事,並下令「有敢谏者死无赦!」。當時有大臣[[伍举]]冒以隐言进谏称:「楚国高地有一大鸟,栖息三年,不飞不鸣,不知是什么鸟?」。此時楚莊王左抱[[鄭國 (諸侯國)|郑]]姬,右抱[[越]]女,坐於鐘鼓之间,楚莊王感受到伍举在以大鸟讽喻自己,于是回答说,大鸟三年不飞,飞则沖天;三年不鸣,鸣必惊人。然而此后数月,莊王依然如故,仍旧以淫乐为好,[[大夫]][[苏从]]冒死再次进谏,莊王终于听从劝告,奋起图治,诛杀小人,任用[[伍举]]、[[苏从]]以政,楚國人都很高興,使得楚国国力日益强盛<ref>《[[史记]]·楚世家》,“莊王即位三年,不出号令,日夜为乐,令国中曰:「有敢谏者死无赦!」伍举入谏。莊王左抱[[鄭國 (諸侯國)|郑]]姬,右抱[[越]]女,坐钟鼓之间。伍举曰:「原有进隐。」曰:「有鸟在于阜,三年不蜚不鸣,是何鸟也?」莊王曰:「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举退矣,吾知之矣。」居数月,淫益甚。大夫苏从乃入谏。王曰:「若不闻令乎?」对曰:「杀身以明君,臣之原也。」于是乃罢淫乐,听政,所诛者数百人,所进者数百人,任伍举、苏从以政,国人大说。”</ref>。(但現在多將「一鳴驚人」的主角被認為是[[齊宣王]],而非楚莊王,且進諫人亦非[[伍舉]],而是賢士[[淳于髠]]。)
=== 问鼎中原 ===
[[File:春秋诸侯大国简图.png|thumb|400px|right|春秋时期楚国争霸中原形势图]]
随后楚莊王奋起图强,先后任用[[伍参]]、苏从、[[孙叔敖]]、[[子重]]等卓有才能的文臣武将,整顿内政,厉行法制,百姓安居乐业,兵力日益强盛,使楚国出现一派国富兵强的景象,为莊王取得霸业奠定了基础。由于莊王日後取得丰硕业绩,确应验其所言“三年不鸣,鸣必惊人”,后世称为“一鸣惊人”。
{{seealso|九鼎}}
自楚莊王三年(前611年),楚国先后伐[[庸國|庸]]、[[麇國|麇]]、[[宋國|宋]]、[[舒國|舒]]、[[陳國|陈]]、[[郑國|郑]]等国,均取得胜利。前606年,楚莊王伐[[陸渾]](今[[河南]][[嵩縣]]北)之戎,一直打到[[洛水]]邊,「觀兵於周疆」,在周都[[雒邑]]陳兵示威。此舉無疑令周天子大吃一驚,周王馬上派[[王孫滿]]去慰勞,楚莊王藉機詢問周[[鼎]]的大小輕重,意欲移鼎於楚。九鼎相传为[[夏禹]]所铸,象征九州,夏、商、周奉为传国之宝,是天子权力的标志。王孫滿說:「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國君無道,鼎大也輕。周王朝定鼎中原,權力天賜。鼎的輕重不當詢問。」楚莊王傲然地對王孫滿說:「你不要阻止鑄鼎之事,我們楚國只要把折斷的[[鉤]](一種銅兵器)尖收集起來,就足夠鑄造[[九鼎]]了。」
===鬪越椒作亂 ===
前605年,楚国令尹(相当于相国)鬪越椒,因为楚庄王分了他的权,便起兵谋反篡位。而此时,楚庄王正在外地率领大军攻打着[[陆浑戎]]。鬪越椒的人一度占领了楚国的郢都,但终为所败。
=== 止戈为武 ===
楚莊王十七年(前597年)夏,又在[[邲之战]]中一举击败当时楚国以外最强的诸侯[[晋国]],自此楚国强盛一时,不再有敌手。邲之战结束后,[[潘党]]对楚庄王说:“君王何不建筑起军营显示武功,收集晋国[[士兵]]的[[首級]]建立一个[[京观]]?下臣听说战胜了敌人一定要有纪念物给子孙看,表示不忘记武功。”楚庄王说:「这不是你所能知道的。说到文字,止戈二字合起来是个武字。[[武王克殷]],作《周颂》:『收拾干戈,包藏弓箭。我追求美德,成就王业而保有天下。』《周颂》的第三章说:『先王的美德而加以发扬,我前去征讨只是为了求得安定。』第六章说:『安定万邦,常有丰年。』武功,是用来禁止强暴、消灭战争、保持强大、巩固功业、安定百姓、调和大众、丰富财物的,现在我让晋楚两国士兵暴露尸骨,炫耀武力以使诸侯畏惧,不消灭战争,哪里能够保持强大?百姓如何能够安定?没有德行而勉强和诸侯相争,用什么调和大众?乘别人之危作为自己的利益,趁人之乱作为自己的安定,如何能丰富财物?武功具有七种美德,我对晋国用兵却没有一项美德,用什么来昭示子孙后代?还是为楚国的先君修建宗庙,把成功的事祭告先君罢了。用武不是我追求的功业。古代圣明的君王征伐对上不恭敬的国家,抓住它的罪魁祸首杀掉埋葬以惩戒罪恶。现在并不能明确指出晋国的罪恶在哪里,士卒都尽忠为执行国君的命令而死,又难道能建造京观来惩戒吗?」于是在[[黄河]]边上祭祀了[[河伯]],修建了先君的[[宗庙]],报告战争胜利,然后回国<ref>《左传·宣公十二年》:丙辰,楚重至于邲,遂次于衡雍。潘党曰:“君盍筑武军,而收晋尸以为京观?臣闻克敌,必示子孙,以无忘武功。”楚子曰:“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武王克商,作《颂》曰:‘载戢干戈,载櫜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又作《武》,其卒章曰‘耆定尔功’。其三曰:‘铺时绎思,我徂维求定。’其六曰:‘绥万邦,屡丰年。’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故使子孙无忘其章。今我使二国暴骨,暴矣;观兵以威诸侯,兵不戢矣。暴而不戢,安能保大?犹有晋在,焉得定功?所违民欲犹多,民何安焉?无德而强争诸侯,何以和众?利人之几,而安人之乱,以为己荣,何以丰财?武有七德,我无一焉,何以示子孙?其为先君宫,告成事而已。武非吾功也。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鲵而封之,以为大戮,于是乎有京观,以惩淫慝。今罪无所,而民皆尽忠,以死君命,又可以为京观乎?”祀于河,作先君宫,告成事而还。</ref>。
楚莊王二十三年(前591年),楚庄王去世,在位23年,其子熊审即位,是为[[楚共王]]。
== 家族系譜 ==
*父,[[楚穆王]]
*弟,[[子重]],即公子婴齐,東周春秋时期楚国的[[令尹]]。
*弟,[[子反]],東周春秋时期楚国的[[司马]]。
*子,[[楚共王]]
*子,[[公子贞|子囊]],東周春秋时期楚国的令尹。
*子,[[子庚]],東周春秋时期楚国的令尹。
*子,[[公子追舒|子南]],東周春秋时期楚国的令尹。
== 評價 ==
春秋时期,先后有五位君主称霸,其中以楚国的地域最大、人口最多,物产最丰,文化最盛。莊王之前,楚国一直被排除在[[中原]]文化之外,莊王自称霸中原,仅使楚国强大,威名远扬。
楚莊王自前613年至前591年,共在位23年,后世对其多给予较高评价,有关他的一些典故,如“'''一鸣惊人'''”等也成为固定的[[成语]],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 逸事 ==
=== 莊王葬马 ===
《[[史记]]·[[s:史記/卷126|滑稽列传]]》中说,楚莊王有一匹心爱之马,莊王给马的待遇不仅超过了对待百姓,甚至超过了给大夫的待遇。莊王给它穿[[刺绣]]的衣服,吃有钱人家才吃得起的[[枣脯]],住富丽堂皇的房子。后来,这匹马因为恩宠过度,得[[肥胖症]]而死。楚莊王让群臣给马发丧,并要以大夫之礼为之安葬(内[[棺]]外[[椁]])。大臣们认为莊王在侮辱大家,说大家和马一样。从而,众臣对莊王此举表示不满。莊王下令,说再有议论葬马者,将被处死。
[[優孟]]听说楚莊王要葬马的事,跑进大殿,仰天痛哭。莊王很吃惊,问其缘由。优孟说:「死掉的马是大王的心爱之物,堂堂楚国,地大物博,无所不有,而如今只以大夫之礼安葬,太吝啬了。大王应该以君王之礼为之安葬。」莊王听後,无言以对,只好取消以大夫之礼葬马的打算。
莊王葬馬这则[[寓言]],从原先莊王执意以大夫规格葬马,到最后莊王答应放弃奢侈的葬马之举,映射了莊王从昏庸之君到圣明霸主的史实。“莊王葬马”以及“一鸣惊人”是楚莊王人生的一个缩影。从最开始莊王昏庸无道,到最后大彻大悟做明君,都表现在这两则寓言裡。
后世也有类似莊王葬馬的事情。[[汉武帝]]时期,[[大宛]]向[[漢朝|大汉]]进献了一匹[[汗血宝马]]。它死後,武帝执意要将汗血马厚葬,同样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后来,武帝也同样取消葬马之念。可见这两次葬马的事情基本雷同。
=== 绝缨之宴 ===
楚庄王一次平定叛乱后大宴文武群臣,宠姬嫔妃也统统出席助兴。席间丝竹声响,轻歌曼舞,美酒佳肴,觥筹交错,直到黄昏仍未尽兴。楚王乃命点烛夜宴,还特别叫最宠爱的两位美人[[许姬]]和[[麦姬]]轮流向文臣武将们敬酒。
忽然一阵疾风吹过,筵席上的蜡烛都熄灭了。这时一位朝臣斗胆拉住了许姬的手,拉扯中,许姬撕断衣袖得以挣脱,并且扯下了那人帽子上的缨带。许姬回到楚庄王面前告状,並希望楚王点亮蜡烛后查看众人的帽缨,以便找出刚才无礼之人。
楚庄王听完,却传令不要点燃蜡烛,而是大声说:「寡人今日设宴,与诸位务要尽欢而散。现请诸位都去掉帽缨,以便更加尽兴饮酒。」
听楚庄王这样说,大家都把帽缨取下,这才点上蜡烛,君臣尽兴而散。席散回宫,许姬怪楚庄王不给她出气,楚庄王说:此次君臣宴饮,旨在狂欢尽兴,融洽君臣关系。酒后失态乃人之常情,若要究其责任,加以责罚,岂不大煞风景?
過了三年,[[晉國]]和楚國交戰,有位武将總是在前面衝鋒陷陣,五度交鋒五度奮勇作戰,帶頭擊退了敵人,最後終於獲得勝利。楚莊王訝異地問他說:「我的德行淺薄,又不曾特別優待你,你為什麼毫不猶豫地為我出生入死到這樣的地步呢?」那位武将回答說:「我本就該死!從前喝醉而失去了禮節,君王您隱忍而不誅殺我。我始終不敢因為君王您蔽蔭的德行而不顯揚地加以報答,常常希望自己能夠肝腦塗地,用頸上的熱血濺到敵人身上很久了!我就是那天晚上帽帶斷了的人哪!」於是打敗了晉軍,楚國因此而得以強盛<ref>《[[說苑]]》卷六《復恩》:“楚莊王賜群臣酒,日暮酒酣,燈燭滅,乃有人引美人之衣者,美人援絕其冠纓,告王曰:「今者燭滅,有引妾衣者,妾援得其冠纓持之,趣火來上,視絕纓者。」王曰:「賜人酒,使醉失禮,奈何欲顯婦人之節而辱士乎?」乃命左右曰:「今日與寡人飲,不絕冠纓者不懽。」群臣百有餘人皆絕去其冠纓而上火,卒盡懽而罷。居三年,晉與楚戰,有一臣常在前,五合五奮,首卻敵,卒得勝之,莊王怪而問曰:「寡人德薄,又未嘗異子,子何故出死不疑如是?」對曰:「臣當死,往者醉失禮,王隱忍不加誅也;臣終不敢以蔭蔽之德而不顯報王也,常願肝腦塗地,用頸血湔敵久矣,臣乃夜絕纓者。」遂敗晉軍,楚得以強,此有陰德者必有陽報也。”</ref>。
== 注释 ==
<div class="references-2column">
<references/>
</div>
{{中国皇帝|父[[楚穆王]]|子[[楚共王]]|[[楚國|楚國君主]]|前613年—前591年}}
{{楚国君主}}
{{春秋五霸}}
[[Category:前591年逝世]]
[[Category:楚國君主]]
[[Category:諡莊]]
{{Eranamebox|年号= 楚莊王
|起讫时间= 前613年-前591年
|政权= [[楚国]]
|帝王= '''楚莊王'''侣
|历时= 23年
|timeline= <timeline>
ImageSize = width:200 height:50
PlotArea = width:180 height:30 left:10 bottom:20
TimeAxis = orientation:horizontal
DateFormat = yyyy
Period = from:-722 till:-479
AlignBars = early
ScaleMajor = increment:243 start:-722
Colors =
id:canvas value:rgb(1,1,0.85)
BackgroundColors = canvas:canvas
PlotData =
width:15 color:black
bar:era from:start till:end
bar:era from:-613 till:-591 color:red
</timeline>
|说明= 楚莊王在位年在《[[春秋 (史書)|春秋]]》时代的位置
}}
'''楚莊王'''({{bd|?||前591年|}}),芈姓,熊氏,名旅(一作吕、侣),[[楚穆王]]之子。战国楚简文写作'''臧王'''<ref>董珊:《出土文獻所見“以謚爲族”的楚王族——附說《左傳》“諸侯以字爲謚因以爲族”的讀法》,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二輯,復旦大學出版社,二〇〇八年八月。</ref>,一作'''荆莊王''',是[[東周]][[春秋时期]][[楚国]]最有成就的君主之一,名列[[春秋五霸]]。
== 生平 ==
=== 登基 ===
楚莊王于前613年登基,尚年幼,正逢令尹[[成嘉]](子孔)和太師[[潘崇]]攻打[[群舒]]。大臣[[鬬克]]就聯合求[[令尹]]而不得的[[公子燮 (楚国)|公子燮]]作亂,他們先是加築[[郢都]]的城墻,派人暗殺子孔不果,就挟持莊王,准备前往商密。最終[[盧邑]]大夫[[盧戢梨]]和[[叔麋]]誘殺公子燮和鬬克<ref>《左傳·文公十四年》:楚庄王立,子孔、潘崇将袭群舒,使公子燮与子仪守而伐舒蓼。二子作乱,城郢而使贼杀子孔,不克而还。八月,二子以楚子出,将如商密。庐戢梨及叔麋诱之,遂杀斗克及公子燮。</ref>。
事实上楚庄王刚登基时受到权臣制肘,不得已而为之的韬光养晦之策,而且后来诛杀权臣也不是所说的简简单单,过程非常艰难,引发了内乱且在内战中险些丧命。後來的一鸣惊人之说多认为是演义的描述。
=== 一鸣惊人 ===
历史上关于楚莊王的出生以及莊王登基之前的记载十分有限,一般历史文献对其记载多从“'''一鸣惊人'''”开始。
楚莊王即位的前三年,號令不出,日夜作樂,荒于政事,並下令「有敢谏者死无赦!」。當時有大臣[[伍举]]冒以隐言进谏称:「楚国高地有一大鸟,栖息三年,不飞不鸣,不知是什么鸟?」。此時楚莊王左抱[[鄭國 (諸侯國)|郑]]姬,右抱[[越]]女,坐於鐘鼓之间,楚莊王感受到伍举在以大鸟讽喻自己,于是回答说,大鸟三年不飞,飞则沖天;三年不鸣,鸣必惊人。然而此后数月,莊王依然如故,仍旧以淫乐为好,[[大夫]][[苏从]]冒死再次进谏,莊王终于听从劝告,奋起图治,诛杀小人,任用[[伍举]]、[[苏从]]以政,楚國人都很高興,使得楚国国力日益强盛<ref>《[[史记]]·楚世家》,“莊王即位三年,不出号令,日夜为乐,令国中曰:「有敢谏者死无赦!」伍举入谏。莊王左抱[[鄭國 (諸侯國)|郑]]姬,右抱[[越]]女,坐钟鼓之间。伍举曰:「原有进隐。」曰:「有鸟在于阜,三年不蜚不鸣,是何鸟也?」莊王曰:「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举退矣,吾知之矣。」居数月,淫益甚。大夫苏从乃入谏。王曰:「若不闻令乎?」对曰:「杀身以明君,臣之原也。」于是乃罢淫乐,听政,所诛者数百人,所进者数百人,任伍举、苏从以政,国人大说。”</ref>。(但現在多將「一鳴驚人」的主角被認為是[[齊宣王]],而非楚莊王,且進諫人亦非[[伍舉]],而是賢士[[淳于髠]]。)
=== 问鼎中原 ===
[[File:春秋诸侯大国简图.png|thumb|400px|right|春秋时期楚国争霸中原形势图]]
随后楚莊王奋起图强,先后任用[[伍参]]、苏从、[[孙叔敖]]、[[子重]]等卓有才能的文臣武将,整顿内政,厉行法制,百姓安居乐业,兵力日益强盛,使楚国出现一派国富兵强的景象,为莊王取得霸业奠定了基础。由于莊王日後取得丰硕业绩,确应验其所言“三年不鸣,鸣必惊人”,后世称为“一鸣惊人”。
{{seealso|九鼎}}
自楚莊王三年(前611年),楚国先后伐[[庸國|庸]]、[[麇國|麇]]、[[宋國|宋]]、[[舒國|舒]]、[[陳國|陈]]、[[郑國|郑]]等国,均取得胜利。前606年,楚莊王伐[[陸渾]](今[[河南]][[嵩縣]]北)之戎,一直打到[[洛水]]邊,「觀兵於周疆」,在周都[[雒邑]]陳兵示威。此舉無疑令周天子大吃一驚,周王馬上派[[王孫滿]]去慰勞,楚莊王藉機詢問周[[鼎]]的大小輕重,意欲移鼎於楚。九鼎相传为[[夏禹]]所铸,象征九州,夏、商、周奉为传国之宝,是天子权力的标志。王孫滿說:「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國君無道,鼎大也輕。周王朝定鼎中原,權力天賜。鼎的輕重不當詢問。」楚莊王傲然地對王孫滿說:「你不要阻止鑄鼎之事,我們楚國只要把折斷的[[鉤]](一種銅兵器)尖收集起來,就足夠鑄造[[九鼎]]了。」
===鬪越椒作亂 ===
前605年,楚国令尹(相当于相国)鬪越椒,因为楚庄王分了他的权,便起兵谋反篡位。而此时,楚庄王正在外地率领大军攻打着[[陆浑戎]]。鬪越椒的人一度占领了楚国的郢都,但终为所败。
=== 止戈为武 ===
楚莊王十七年(前597年)夏,又在[[邲之战]]中一举击败当时楚国以外最强的诸侯[[晋国]],自此楚国强盛一时,不再有敌手。邲之战结束后,[[潘党]]对楚庄王说:“君王何不建筑起军营显示武功,收集晋国[[士兵]]的[[首級]]建立一个[[京观]]?下臣听说战胜了敌人一定要有纪念物给子孙看,表示不忘记武功。”楚庄王说:「这不是你所能知道的。说到文字,止戈二字合起来是个武字。[[武王克殷]],作《周颂》:『收拾干戈,包藏弓箭。我追求美德,成就王业而保有天下。』《周颂》的第三章说:『先王的美德而加以发扬,我前去征讨只是为了求得安定。』第六章说:『安定万邦,常有丰年。』武功,是用来禁止强暴、消灭战争、保持强大、巩固功业、安定百姓、调和大众、丰富财物的,现在我让晋楚两国士兵暴露尸骨,炫耀武力以使诸侯畏惧,不消灭战争,哪里能够保持强大?百姓如何能够安定?没有德行而勉强和诸侯相争,用什么调和大众?乘别人之危作为自己的利益,趁人之乱作为自己的安定,如何能丰富财物?武功具有七种美德,我对晋国用兵却没有一项美德,用什么来昭示子孙后代?还是为楚国的先君修建宗庙,把成功的事祭告先君罢了。用武不是我追求的功业。古代圣明的君王征伐对上不恭敬的国家,抓住它的罪魁祸首杀掉埋葬以惩戒罪恶。现在并不能明确指出晋国的罪恶在哪里,士卒都尽忠为执行国君的命令而死,又难道能建造京观来惩戒吗?」于是在[[黄河]]边上祭祀了[[河伯]],修建了先君的[[宗庙]],报告战争胜利,然后回国<ref>《左传·宣公十二年》:丙辰,楚重至于邲,遂次于衡雍。潘党曰:“君盍筑武军,而收晋尸以为京观?臣闻克敌,必示子孙,以无忘武功。”楚子曰:“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武王克商,作《颂》曰:‘载戢干戈,载櫜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又作《武》,其卒章曰‘耆定尔功’。其三曰:‘铺时绎思,我徂维求定。’其六曰:‘绥万邦,屡丰年。’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故使子孙无忘其章。今我使二国暴骨,暴矣;观兵以威诸侯,兵不戢矣。暴而不戢,安能保大?犹有晋在,焉得定功?所违民欲犹多,民何安焉?无德而强争诸侯,何以和众?利人之几,而安人之乱,以为己荣,何以丰财?武有七德,我无一焉,何以示子孙?其为先君宫,告成事而已。武非吾功也。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鲵而封之,以为大戮,于是乎有京观,以惩淫慝。今罪无所,而民皆尽忠,以死君命,又可以为京观乎?”祀于河,作先君宫,告成事而还。</ref>。
楚莊王二十三年(前591年),楚庄王去世,在位23年,其子熊审即位,是为[[楚共王]]。
== 家族系譜 ==
*父,[[楚穆王]]
*弟,[[子重]],即公子婴齐,東周春秋时期楚国的[[令尹]]。
*弟,[[子反]],東周春秋时期楚国的[[司马]]。
*子,[[楚共王]]
*子,[[公子贞|子囊]],東周春秋时期楚国的令尹。
*子,[[子庚]],東周春秋时期楚国的令尹。
*子,[[公子追舒|子南]],東周春秋时期楚国的令尹。
== 評價 ==
春秋时期,先后有五位君主称霸,其中以楚国的地域最大、人口最多,物产最丰,文化最盛。莊王之前,楚国一直被排除在[[中原]]文化之外,莊王自称霸中原,仅使楚国强大,威名远扬。
楚莊王自前613年至前591年,共在位23年,后世对其多给予较高评价,有关他的一些典故,如“'''一鸣惊人'''”等也成为固定的[[成语]],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 逸事 ==
=== 莊王葬马 ===
《[[史记]]·[[s:史記/卷126|滑稽列传]]》中说,楚莊王有一匹心爱之马,莊王给马的待遇不仅超过了对待百姓,甚至超过了给大夫的待遇。莊王给它穿[[刺绣]]的衣服,吃有钱人家才吃得起的[[枣脯]],住富丽堂皇的房子。后来,这匹马因为恩宠过度,得[[肥胖症]]而死。楚莊王让群臣给马发丧,并要以大夫之礼为之安葬(内[[棺]]外[[椁]])。大臣们认为莊王在侮辱大家,说大家和马一样。从而,众臣对莊王此举表示不满。莊王下令,说再有议论葬马者,将被处死。
[[優孟]]听说楚莊王要葬马的事,跑进大殿,仰天痛哭。莊王很吃惊,问其缘由。优孟说:「死掉的马是大王的心爱之物,堂堂楚国,地大物博,无所不有,而如今只以大夫之礼安葬,太吝啬了。大王应该以君王之礼为之安葬。」莊王听後,无言以对,只好取消以大夫之礼葬马的打算。
莊王葬馬这则[[寓言]],从原先莊王执意以大夫规格葬马,到最后莊王答应放弃奢侈的葬马之举,映射了莊王从昏庸之君到圣明霸主的史实。“莊王葬马”以及“一鸣惊人”是楚莊王人生的一个缩影。从最开始莊王昏庸无道,到最后大彻大悟做明君,都表现在这两则寓言裡。
后世也有类似莊王葬馬的事情。[[汉武帝]]时期,[[大宛]]向[[漢朝|大汉]]进献了一匹[[汗血宝马]]。它死後,武帝执意要将汗血马厚葬,同样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后来,武帝也同样取消葬马之念。可见这两次葬马的事情基本雷同。
=== 绝缨之宴 ===
楚庄王一次平定叛乱后大宴文武群臣,宠姬嫔妃也统统出席助兴。席间丝竹声响,轻歌曼舞,美酒佳肴,觥筹交错,直到黄昏仍未尽兴。楚王乃命点烛夜宴,还特别叫最宠爱的两位美人[[许姬]]和[[麦姬]]轮流向文臣武将们敬酒。
忽然一阵疾风吹过,筵席上的蜡烛都熄灭了。这时一位朝臣斗胆拉住了许姬的手,拉扯中,许姬撕断衣袖得以挣脱,并且扯下了那人帽子上的缨带。许姬回到楚庄王面前告状,並希望楚王点亮蜡烛后查看众人的帽缨,以便找出刚才无礼之人。
楚庄王听完,却传令不要点燃蜡烛,而是大声说:「寡人今日设宴,与诸位务要尽欢而散。现请诸位都去掉帽缨,以便更加尽兴饮酒。」
听楚庄王这样说,大家都把帽缨取下,这才点上蜡烛,君臣尽兴而散。席散回宫,许姬怪楚庄王不给她出气,楚庄王说:此次君臣宴饮,旨在狂欢尽兴,融洽君臣关系。酒后失态乃人之常情,若要究其责任,加以责罚,岂不大煞风景?
過了三年,[[晉國]]和楚國交戰,有位武将總是在前面衝鋒陷陣,五度交鋒五度奮勇作戰,帶頭擊退了敵人,最後終於獲得勝利。楚莊王訝異地問他說:「我的德行淺薄,又不曾特別優待你,你為什麼毫不猶豫地為我出生入死到這樣的地步呢?」那位武将回答說:「我本就該死!從前喝醉而失去了禮節,君王您隱忍而不誅殺我。我始終不敢因為君王您蔽蔭的德行而不顯揚地加以報答,常常希望自己能夠肝腦塗地,用頸上的熱血濺到敵人身上很久了!我就是那天晚上帽帶斷了的人哪!」於是打敗了晉軍,楚國因此而得以強盛<ref>《[[說苑]]》卷六《復恩》:“楚莊王賜群臣酒,日暮酒酣,燈燭滅,乃有人引美人之衣者,美人援絕其冠纓,告王曰:「今者燭滅,有引妾衣者,妾援得其冠纓持之,趣火來上,視絕纓者。」王曰:「賜人酒,使醉失禮,奈何欲顯婦人之節而辱士乎?」乃命左右曰:「今日與寡人飲,不絕冠纓者不懽。」群臣百有餘人皆絕去其冠纓而上火,卒盡懽而罷。居三年,晉與楚戰,有一臣常在前,五合五奮,首卻敵,卒得勝之,莊王怪而問曰:「寡人德薄,又未嘗異子,子何故出死不疑如是?」對曰:「臣當死,往者醉失禮,王隱忍不加誅也;臣終不敢以蔭蔽之德而不顯報王也,常願肝腦塗地,用頸血湔敵久矣,臣乃夜絕纓者。」遂敗晉軍,楚得以強,此有陰德者必有陽報也。”</ref>。
== 注释 ==
<div class="references-2column">
<references/>
</div>
{{中国皇帝|父[[楚穆王]]|子[[楚共王]]|[[楚國|楚國君主]]|前613年—前591年}}
{{楚国君主}}
{{春秋五霸}}
[[Category:前591年逝世]]
[[Category:楚國君主]]
[[Category:諡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