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53
次編輯
變更
林義德
,创建页面,内容为“<div style="padding:20px 10px 20px 10px; background: radial-gradient(circle, rgba(253,255,0,0.17651726217830888) 0%, rgba(116,121,9,0.09808588962928921) 100%);"> <…”
<div style="padding:20px 10px 20px 10px; background: radial-gradient(circle, rgba(253,255,0,0.17651726217830888) 0%, rgba(116,121,9,0.09808588962928921) 100%);">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0px 10px 10px 20px">
{| class="wikitable"
| colspan="2" align="center" |[[File:人:林義德.jpg|缩略图]]
|-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姓名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林義德'''
|-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別名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字'''宜民'''
|-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出生年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1909
|-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死亡年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1987
|-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參與社團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東明吟社、貂山吟社、中華民國傳統詩學會
|-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編著作品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黑石集
|}
</div>
'''林義德'''(1909-1987),字'''宜民''',人稱「黑石先生」,臺北雙溪人,[[明治]]四十二年生,世居北縣雙溪鄉,家以業茶,名聞北臺。
==生平==
林義德聰慧好學,自公學校畢業後先後拜於[[柯步雲]]、[[連肖柃]]門下學習經史詩詞,博涉綜觀凡十載。
三貂礦業既興,亟須材木,義德家風以守信足以立業安身,而日紳勸就宜蘭太平山營林業,因設「泰發製材工廠於」羅東。性豪曠,為人抒難解困,不計其報,久之,邑人以所在呼「義德村」,所由道稱「義德路」,業餘參「東明吟社」。
終戰初,木業衰微,煤礦興起,淡水許文吉邀請合資採煤於三貂,民國四十一年十月,既開三礦,遂設「泰發煤礦」,惟煤政未定,至四十五年收業,四十九年,蘭陽木業亦收,遂息影故里,專事吟詠。宜蘭縣議員[[陳進東]]請教授蘭陽,由是往來兩地,未幾,貂山吟社請為副社長,義德倡吟詩,經營餘事,善謀宏猷,遂有貂山調。六十五年辦全國詩人聯吟,貂山社名始振,而臺地吟詩之風自是開矣,其年膺「中華民國傳統詩學會」理事,嗣連三屆。六十八年,開課於雙溪。七十一年,率團訪日為文化交流。是歲,貂山社長[[張廷魁]]卒,義德晉社長,[[姚德昌]]、[[林凌秋]]副之。平時養蘭蒔花,植茶花十萬株,悠遊其間。七十五年膺縣選模範老人,明年六月卒,年七十九。
==著作==
林義德平居感懷,每吟詠以見志,因學有根柢,遣字高雅,用典平實,善於近體詩創作,尤嗜聯對,故有「聯王」之譽所作雖多,但生前未曾結集。民國86年(1997)於義德逝後十年,貂山社同仁由副社長[[吳水秋]]等蒐集其作近千首,出版行世,名曰《黑石集》,作為其逝世十週年之紀念。
==[[七言律詩]]==
蘭溪消夏 <br>
一脈靈泉漾<ref>漾:音ㄧㄤ ˋ,水面波動搖盪。 </ref>碧波,薰風<ref>薰風:和暖的南風或東南風;和風。 </ref>解慍<ref>慍:音ㄩㄣ ˋ,怨怒。 </ref>鏡新磨。
清流冷冷<ref>冷冷:寒涼的樣子。</ref>消炎夏,悅耳涓涓<ref>涓涓:細小的水流 </ref>奏雅歌。
空谷幽香無俗韻,諸峰聳翠擁青螺<ref>青螺:喻青山。 </ref>。
同欣避暑蘭溪好,水色山光畫意多。<br><br>
【題解】<br>
本詩為七言律詩,收入《黑石集》,為二首之一。[[蘭陽溪]]位於蘭陽平原,發源於宜蘭縣境內[[中央山脈]][[南湖大山]]的北麓,因流經蘭陽地區而得名。又以含砂量豐富混濁,舊名「宜蘭濁水溪」,豐沛的水源主要作為發電及灌溉之用,自古以來農業發達,灌溉渠道延伸整個蘭陽平原,是宜蘭縣最主要的河川,可謂為宜蘭的生命河。主流全長73 公里,也是臺灣東北部最大的河川。本詩寫作者夏日遊賞蘭陽溪,清涼的溪水足以使人頓失鬱熱,悅耳的水聲令人心曠神怡,真是好不消暑。加以層峰聳翠,山光水色的美景,猶如置身圖畫中,優雅地寫出了宜蘭好山好水的詩情畫意。
【延伸閱讀】<br>
1. 林義德〈蘭陽賞雨〉,《黑石集》。
2. [[李逢時]]〈發蘭陽〉,《泰階詩稿》。
3. [[林玉麟]]〈蘭川泛月〉,《詩報》115 期,1935 年10 月17 日。
==[[七言絕句]]==
大墩秋穫 <br>
畝畝鐮聲和暮蜩<ref>畝畝鐮聲和暮蜩:畝畝,田畝;鐮聲,收割或割草用的工具。形狀彎曲如鉤。亦稱為「鐮刀」;和暮蜩:蜩,即蟬。本句反映農夫秋天忙於收歌之情景,鐮刀割稻之聲與秋蟬喞唧之聲相應。
</ref>,蘆墩香稻漲黃潮<ref>蘆墩香稻漲黃潮:蘆墩:葫蘆墩,地名(今臺中縣豐原市域);香稻漲黃潮,指稻子穗滿因風起浪狀如潮水,形容稻穗豐滿之狀。
</ref>。築成墻圃歌豐稔<ref>築成墻圃歌豐稔:墻圃,指晒穀場;豐稔,農作物豐收。</ref>,一幅豳風信手描<ref>一幅豳風信手描:豳風,《詩經》十五國風之一,為古豳國的風謠。此指樸實之民風;信手,隨手。
</ref>。<br><br>
【題解】<br>
本詩為七言絕句,收入林義德《黑石集•七絕篇》。創作時間在[[民國]]70年(1981)9月6日前後。題為大墩,實指今日臺中縣豐原地區附近的田園秋景。豐原地區古稱葫蘆墩,自[[台灣日治時期|日治時期]]即以產米質精聞名臺灣,可屬於大墩(臺中舊稱)農業區的重要農產品。雖進入民國時期,稻米種植還是地方重要農作物。本詩除點出了臺中葫蘆墩的地方特色外,以近於白描手法,對其所見農民收割稻作的過程進行描述,反映出八0年代農民秋收豐樂的情形。本句反映農夫秋天忙於收歌之情景,鐮刀割稻之聲與秋蟬唧唧之聲相應。<br><br>
【延伸閱讀】<br>
1. [[陳肇興]]〈秋田四詠〉,《全臺詩》第玖冊。<br>
2. [[吳德功]]〈大墩眺月〉,《全臺詩》第拾冊。<br><br>
==註釋==
{{Reflist}}
==參考資料==
*[https://ipoem.nmtl.gov.tw/nmtlpoem?uid=12&pid=1477 愛詩網]
*[http://ivynimay.blogspot.com/2013/01/1020119.html 1020119雙溪-雙溪煤礦(泰發煤礦、外柑腳煤礦)、泰發瀑布、威惠廟 ]
*[http://blog.udn.com/s8820572002/108373136 蘭溪消夏]
*[https://www.tpps.org.tw/forum/biography/pages?id=186 台灣瀛社詩學會]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0px 10px 10px 20px">
{| class="wikitable"
| colspan="2" align="center" |[[File:人:林義德.jpg|缩略图]]
|-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姓名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林義德'''
|-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別名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字'''宜民'''
|-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出生年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1909
|-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死亡年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1987
|-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參與社團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東明吟社、貂山吟社、中華民國傳統詩學會
|-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編著作品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黑石集
|}
</div>
'''林義德'''(1909-1987),字'''宜民''',人稱「黑石先生」,臺北雙溪人,[[明治]]四十二年生,世居北縣雙溪鄉,家以業茶,名聞北臺。
==生平==
林義德聰慧好學,自公學校畢業後先後拜於[[柯步雲]]、[[連肖柃]]門下學習經史詩詞,博涉綜觀凡十載。
三貂礦業既興,亟須材木,義德家風以守信足以立業安身,而日紳勸就宜蘭太平山營林業,因設「泰發製材工廠於」羅東。性豪曠,為人抒難解困,不計其報,久之,邑人以所在呼「義德村」,所由道稱「義德路」,業餘參「東明吟社」。
終戰初,木業衰微,煤礦興起,淡水許文吉邀請合資採煤於三貂,民國四十一年十月,既開三礦,遂設「泰發煤礦」,惟煤政未定,至四十五年收業,四十九年,蘭陽木業亦收,遂息影故里,專事吟詠。宜蘭縣議員[[陳進東]]請教授蘭陽,由是往來兩地,未幾,貂山吟社請為副社長,義德倡吟詩,經營餘事,善謀宏猷,遂有貂山調。六十五年辦全國詩人聯吟,貂山社名始振,而臺地吟詩之風自是開矣,其年膺「中華民國傳統詩學會」理事,嗣連三屆。六十八年,開課於雙溪。七十一年,率團訪日為文化交流。是歲,貂山社長[[張廷魁]]卒,義德晉社長,[[姚德昌]]、[[林凌秋]]副之。平時養蘭蒔花,植茶花十萬株,悠遊其間。七十五年膺縣選模範老人,明年六月卒,年七十九。
==著作==
林義德平居感懷,每吟詠以見志,因學有根柢,遣字高雅,用典平實,善於近體詩創作,尤嗜聯對,故有「聯王」之譽所作雖多,但生前未曾結集。民國86年(1997)於義德逝後十年,貂山社同仁由副社長[[吳水秋]]等蒐集其作近千首,出版行世,名曰《黑石集》,作為其逝世十週年之紀念。
==[[七言律詩]]==
蘭溪消夏 <br>
一脈靈泉漾<ref>漾:音ㄧㄤ ˋ,水面波動搖盪。 </ref>碧波,薰風<ref>薰風:和暖的南風或東南風;和風。 </ref>解慍<ref>慍:音ㄩㄣ ˋ,怨怒。 </ref>鏡新磨。
清流冷冷<ref>冷冷:寒涼的樣子。</ref>消炎夏,悅耳涓涓<ref>涓涓:細小的水流 </ref>奏雅歌。
空谷幽香無俗韻,諸峰聳翠擁青螺<ref>青螺:喻青山。 </ref>。
同欣避暑蘭溪好,水色山光畫意多。<br><br>
【題解】<br>
本詩為七言律詩,收入《黑石集》,為二首之一。[[蘭陽溪]]位於蘭陽平原,發源於宜蘭縣境內[[中央山脈]][[南湖大山]]的北麓,因流經蘭陽地區而得名。又以含砂量豐富混濁,舊名「宜蘭濁水溪」,豐沛的水源主要作為發電及灌溉之用,自古以來農業發達,灌溉渠道延伸整個蘭陽平原,是宜蘭縣最主要的河川,可謂為宜蘭的生命河。主流全長73 公里,也是臺灣東北部最大的河川。本詩寫作者夏日遊賞蘭陽溪,清涼的溪水足以使人頓失鬱熱,悅耳的水聲令人心曠神怡,真是好不消暑。加以層峰聳翠,山光水色的美景,猶如置身圖畫中,優雅地寫出了宜蘭好山好水的詩情畫意。
【延伸閱讀】<br>
1. 林義德〈蘭陽賞雨〉,《黑石集》。
2. [[李逢時]]〈發蘭陽〉,《泰階詩稿》。
3. [[林玉麟]]〈蘭川泛月〉,《詩報》115 期,1935 年10 月17 日。
==[[七言絕句]]==
大墩秋穫 <br>
畝畝鐮聲和暮蜩<ref>畝畝鐮聲和暮蜩:畝畝,田畝;鐮聲,收割或割草用的工具。形狀彎曲如鉤。亦稱為「鐮刀」;和暮蜩:蜩,即蟬。本句反映農夫秋天忙於收歌之情景,鐮刀割稻之聲與秋蟬喞唧之聲相應。
</ref>,蘆墩香稻漲黃潮<ref>蘆墩香稻漲黃潮:蘆墩:葫蘆墩,地名(今臺中縣豐原市域);香稻漲黃潮,指稻子穗滿因風起浪狀如潮水,形容稻穗豐滿之狀。
</ref>。築成墻圃歌豐稔<ref>築成墻圃歌豐稔:墻圃,指晒穀場;豐稔,農作物豐收。</ref>,一幅豳風信手描<ref>一幅豳風信手描:豳風,《詩經》十五國風之一,為古豳國的風謠。此指樸實之民風;信手,隨手。
</ref>。<br><br>
【題解】<br>
本詩為七言絕句,收入林義德《黑石集•七絕篇》。創作時間在[[民國]]70年(1981)9月6日前後。題為大墩,實指今日臺中縣豐原地區附近的田園秋景。豐原地區古稱葫蘆墩,自[[台灣日治時期|日治時期]]即以產米質精聞名臺灣,可屬於大墩(臺中舊稱)農業區的重要農產品。雖進入民國時期,稻米種植還是地方重要農作物。本詩除點出了臺中葫蘆墩的地方特色外,以近於白描手法,對其所見農民收割稻作的過程進行描述,反映出八0年代農民秋收豐樂的情形。本句反映農夫秋天忙於收歌之情景,鐮刀割稻之聲與秋蟬唧唧之聲相應。<br><br>
【延伸閱讀】<br>
1. [[陳肇興]]〈秋田四詠〉,《全臺詩》第玖冊。<br>
2. [[吳德功]]〈大墩眺月〉,《全臺詩》第拾冊。<br><br>
==註釋==
{{Reflist}}
==參考資料==
*[https://ipoem.nmtl.gov.tw/nmtlpoem?uid=12&pid=1477 愛詩網]
*[http://ivynimay.blogspot.com/2013/01/1020119.html 1020119雙溪-雙溪煤礦(泰發煤礦、外柑腳煤礦)、泰發瀑布、威惠廟 ]
*[http://blog.udn.com/s8820572002/108373136 蘭溪消夏]
*[https://www.tpps.org.tw/forum/biography/pages?id=186 台灣瀛社詩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