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海东书院

增加 2,877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海东书院(闽南语:Hái-tong Su-īⁿ;客家话:Hoi dung su ien)是清代位在台湾府城内的书院,设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1]…”
海东书院(闽南语:Hái-tong Su-īⁿ;客家话:Hoi dung su ien)是清代位在台湾府城内的书院,设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1],后来一度荒废,乾隆五年(1740年)重建后具有准儒学的地位,由府学教授授课[2],后来有“全台文教领袖”之称[3]。此外该座书院的学田是首座由民间所捐设者,而最早捐学田给海东书院者是施士安[2]。

==历史沿革==

海东书院最初是由台厦道梁文煊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所建,位置在宁南坊学宫(台南孔庙)西边,即今天忠义国小校内(靠府前路部分)[1]。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台厦道陈大辇重整之,立下课士规程,但不久书院便改为岁科二试考棚使用[3]。乾隆四年(1739年)巡台御史单德谟在东安坊县学宫左边兴建考院(校士院),而此时的海东书院几乎荒废[2]。乾隆五年(1740年)台湾道刘良璧重修,巡台御史杨二酉奏请仿照直省书院事例由府学教授当任书院老师,选诸生肄业其中,故海东书院具准儒学之地位[2],初任主讲是薛士中[3]。杨二酉为此撰有〈海东书院记〉,称其可与福州鳌峰书院并峙,他并为书院题有“海天云汉”匾[3]。而刘良璧则为书院制定“明大义、端学则、务实学、崇经史、正文体、慎交游”的学规六则[3]。

乾隆十五年(1750年)台湾县署迁到今赤崁楼旁,海东书院则被知府方邦基与知县鲁鼎梅乃改至东安坊旧县署,旧址改设崇文书院[3]。乾隆十七年(1752年)岁科校士改至道署举行,校士院因而闲置,后来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时巡道觉罗四明整修校士院,将海东书院再迁到此地,并从中国大陆聘请师资,制定“端士习、重师友、立课程、敦实行、看书理、正文体、崇诗学、习举业”的学规八则[3]。

乾隆三十年(1765年)在知府蒋允焄捐俸与清廷拨款下,又于宁南坊学宫西边重建海东书院,但与初址有别[3]。此次重建于春仲动工,历时四个月,而新建的书院宽三十丈(约75米),长八十丈(约200米),方位坐北朝南,建有一百多间书斋,设有五子祠、禄位祠等[3]。之后书院于嘉庆十九年(1814年)、道光七年(1824年)亦重修过,之后又屡有整修[3]。

进入日治时期后,海东书院在明治三十年(1897年)已倾圮,而日治初期曾充作守备工兵第二中队营房,后来由台南厅接管改设第一公学校分校,而后拆毁[3]。

1923年成为台南神社外苑,1936年再改建为台南武德殿,1946年9月台南市立初级中学(今台南市立大成国民中学)创立于此,1952年与台南市逢甲国民学校(今台南市中西区忠义国民小学)。
277,28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