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斯大林主义

增加 4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斯大林主义(俄语:Сталинизм),实行斯大林主义的体制也称为“斯大林模式”或“苏联模式”,狭义上是指一套以苏联1924-1953年间最高领导人,担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的约瑟夫·斯大林命名的政治和经济理论体系以及按照他的思想理论在苏联建立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体制、运行机制。其主要包括了社会主义国家通过广泛的政治宣传手段,建立起围绕某一领导人的个人崇拜政治氛围,并以此来保持政府对全国人民的政治引导。斯大林主义也经常被作为极权主义、暴政的同义词。反共主义者称之为“红色法西斯主义”[1]这个词也经常被用来形容通过暴力打击(主张私有制经济的)持不同政见者,并对其实施监禁和杀害的社会制度。
'''斯大林主义'''(俄语:Сталинизм),实行斯大林主义的体制也称为“斯大林模式”或“苏联模式”,狭义上是指一套以[[苏联]]1924~1953年间最高领导人,担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的约瑟夫·斯大林命名的[[政治]]和[[经济]]理论体系以及按照他的思想理论在苏联建立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体制、运行机制。其主要包括了社会主义国家通过广泛的政治宣传手段,建立起围绕某一领导人的个人崇拜政治氛围,并以此来保持政府对全国人民的政治引导。斯大林主义也经常被作为极权主义、暴政的同义词。反共主义者称之为“红色法西斯主义”这个词也经常被用来形容通过暴力打击(主张私有制经济的)持不同政见者,并对其实施监禁和杀害的社会制度。 斯大林主义模式是 [[ 二十世纪 ]] 社会主义阵营普遍采用的一种发展方式,曾被认为是正统的 [[ 社会主义 ]] 模式,他们认为反斯大林主义的路线就是修正主义路线 。1953年[[2]1953年 斯大林 ]] 死后,包括 [[ 赫鲁晓夫 ]] 在内的新任苏联领导人曾尝试摆脱斯大林模式未果。直至戈尔巴乔夫在1985年出任总书记并实行经济改革前,苏联基本上保持的仍是斯大林模式。[3] 任内, [[ 戈尔巴乔夫 ]] 开始重评斯大林,认为“必须粉碎斯大林主义的意识形态以及有关的一切东西”,同“斯大林主义的一切形式彻底决裂”。
==特点==
*高度集中的、指令性的 [[ 计划经济 ]] 体制模式:以国有企业为代表的全民所有制,以集体农庄为代表的集体所有制。 *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机构政治局、书记处。党政合一,党国合一;实行不受法律限制的无产阶级专政。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共产党不仅领导一切,而且通过 [[ 垄断 ]] 国家机关干部人事任免,直接发布政令,管理国家事务。 *文化思想的专制统治:党政府严密控制与官方思想相左的思想,并全面掌握思想文化领域的管理权,对 [[ 思想文化 ]] 领域实行集中领导。党和国家的宣传教育部门对思想文化产品实行严格的审查和管制,要求全党和全体国民在思想和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以阶级为基础的暴力、清洗和流放
265,77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