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秋行軍蟲

增加 7,094 位元組, 4 年前
更多資料
[[File:圖2-秋行軍蟲(左-James-Castner)及斜紋夜蛾(右-農業試驗所)幼蟲之區別-1.jpg|缩略图|右|[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19933/ 秋行軍蟲]]]
'''秋行軍蟲'''英語:Fall armyworm 學名:Spodoptera frugiperda(JE Smith)昆蟲綱、鱗翅目、夜蛾科,是[[草地貪夜蛾]]的幼蟲,俗名:秋粘蟲、草地夜蛾。是夜蛾科夜盜蛾屬的一種蛾。在農業上屬於害蟲,其幼蟲可大量啃食禾本科如水稻、甘蔗和玉米之類細粒禾榖及菊科、十字花科等多種農作物,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其發育的速度會隨著氣溫的提升而變快,一年可繁衍數代,一隻雌蛾即可產下超過1000顆卵。<ref>[http://entnemdept.ufl.edu/creatures/field/fall_armyworm.htm 秋季粘蟲] 佛羅里達大學John L. Capinera</ref>
[[File:62581308 2258910497496628 2754814211455451136 o.jpg|缩略图|右|[https://www.medpartner.club/fall-armyworm-introduction-infographics/ 秋行軍蟲]]]
== 特徵 ==
秋行軍蟲原產於從[[美國]]到[[阿根廷]]的西半球熱帶地區。通常,它僅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南部和[[德克薩斯州]]南部成功越冬。秋行軍蟲飛行力強,在夏季每月每年散播遠距離。幾乎從落磯山脈以東的所有州都有記錄。但是,作為常規和嚴重的害蟲,其分佈範圍通常主要是東南部各州。<ref>[http://entnemdept.ufl.edu/creatures/field/fall_armyworm.htm 秋季粘蟲] 佛羅里達大學John L. Capinera</ref>2016年從美洲傳到非洲,2017年又從非洲傳到亞洲,目前包含東南亞、印度,以及今年的中國大陸都深受影響。秋行軍蟲的特徵,幼蟲頭殼有黃色倒Y型紋路,背部各體節有梯型狀分布的4個斑點,秋行軍蟲的外觀與斜紋夜盜蟲相近,威脅卻更加嚴重。

以秋行軍蟲幼蟲最愛吃的玉米來說,最有可能出現的位置在:玉米植株的葉子背面、玉米果實上、頂端輪生葉。秋行軍蟲的幼蟲並不會從葉子邊緣開始吃,而是會直接從葉子中間咬出一個破洞。

根據[[國際應用生物科學中心]](CABI)的資料,秋行軍蟲的幼蟲在植物上待了 14 天後,會掉落到土壤中,約 8-9 天後羽化成蟲。成蟲交配後開始尋找能產卵的地方,秋行軍蟲母成蟲一次就能產下約 100 顆卵,一生可以產下約 1000 顆卵,一個世代的生命期大約一個月左右。<ref>[https://www.medpartner.club/fall-armyworm-introduction-infographics/ 秋行軍蟲是什麼?3分鐘全民防疫懶人包] 美的好朋友</ref>


== 危害 ==
根據台灣農委會最新資訊顯示,[[非洲]]共有45國、美洲36國、亞洲10國深受秋行軍蟲影響。中國則已18省傳出災情,順著西南氣流看,海南島及廣東、廣西,鄰近台灣的福建、浙江都有危害紀錄。<ref>[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5608 這隻蟲有多恐怖?帶你了解秋行軍蟲 ] 天下雜誌</ref>

秋行軍母蟲喜歡在禾本科作物產卵,例如玉米、小麥、高梁、稻米、芋頭等,幼蟲以這些食物為生,產生較大危害。
台灣農業試驗所調查資料顯示,目前有危害記錄之寄主達 353 種,共包含 76 科,其中主要為害科別為禾本科( 106 個分類群),於台灣常見者如水稻、高粱、玉米、甘蔗、小麥、百慕達草等;菊科( 31 個分類群),如萵苣、鬼針草、向日葵等;以及豆科( 31 個分類群),如花生、大豆、豇豆、蠶豆、毛豆等。危害部位在植物的莖、葉、果、穗。

== 危害概述 ==
以玉米為例,幼蟲危害植株葉片,一齡幼蟲取食葉片一側之葉肉組織,殘留透明狀的葉片啃食痕跡,二、三齡幼蟲則自葉緣向內取食葉片並造成孔洞。幼蟲會鑽進玉米葉生長點取食,常造成新展開的玉米葉片有規律性蛀食痕跡。幼蟲具互殘行為 (cannibalistic behavior),在個體取食位置彼此接近之狀況下,同株玉米中發現幼蟲數約為 1-2 隻。老熟幼蟲危害玉米後導致大量落葉,通常僅留下玉米葉中肋和莖稈,甚至為害全株導致莖稈破損倒伏。玉米輪生晚期,當害蟲密度達每株 0.2 至 0.8 隻時,即可減少 5% 至 20% 之產量。此外,當幼蟲啃食入植株中,常對寄主植物的生長點,如芽點、輪生點等造成危害,影響植株生長狀況。為害玉米時,不同於歐洲玉米螟順著玉米穗絲往下啃食為害,秋行軍蟲則會直接經由苞葉啃食入玉米穗中為害。<ref>[http://azai.tari.gov.tw/datasheet.html?id=274 秋行軍蟲 (檢疫害蟲)] 台灣農委會</ref>

== 防治方法 ==
* 化學防治
可在植保手冊查詢夜蛾科的推薦用藥。早期美洲常用藥劑多屬於有機磷類之劇毒農藥;目前依非洲對秋行軍蟲之防治推薦用藥,多數使用如賽滅寧、賽洛寧、益達胺等中低毒性之農藥。

* 性費洛蒙防治
利用性費洛蒙誘引雄成蟲,除了降低成蟲交尾機會,同時進行害蟲族群密度監測。但須注意秋行軍蟲以取食偏好分為兩品系玉米 (C-strain) 與水稻 (R-strain),Melanie 等人在 2013 年研究指出,這兩種品系之雄蟲對於性費洛蒙成分的吸引也有些許不同,但兩個品系之成蟲皆受市售性費洛蒙陷阱誘殺。

* 耕作防治
在寄主作物附近提供有利於天敵自然存活的條件,種植蜜源植物及提供庇護所,與替代食物來源,建立天敵繁衍後代之環境條件。在非洲,玉米種植區的邊緣,種植幾排陷阱作物如墨西哥向日葵或野百合屬植物,其目標是增加有益昆蟲的生物多樣性。 結合”推拉策略”,在玉米田中種植害蟲忌避植物,將害蟲(“推”)離開田地,並在玉米田外圍種植吸引害蟲之陷阱作物,以(“拉”)害蟲和有益昆蟲進入外圍陷阱作物中,減少害蟲為害目標作物。

* 生物防治
使用蘇力菌或其他昆蟲病原機制如異小桿線蟲(Heterorhabditis spp.)、白殭菌(Beauveria bassiana)、黑殭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核多角病毒(SfMNPV)等。

* 綜合防治
可結合生物防治與其他防治策略,如利用天敵防治害蟲,同時保護天敵的多樣性和密度應該是這種戰略的關鍵點。<ref>[http://azai.tari.gov.tw/datasheet.html?id=274 秋行軍蟲 (檢疫害蟲)] 台灣農委會</ref>

== 影片 ==
{{#ev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cTUqQeTQYE
|alignment=inline
|dimensions=48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 by YouTube 秋行軍蟲大舉入侵全台18縣市淪陷| 華視新聞20190618
}}

{{#ev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tNubpN-Y
|alignment=inline
|dimensions=48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 by YouTube 【蟲蟲危機】全台逾52例!秋行軍蟲吃遍各地看屁股最易辨別
}}

{{#ev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KWJG7N6zwA
|alignment=inline
|dimensions=48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 by YouTube 我們的島空襲警報-秋行軍蟲來襲!(第1009集2019-06-17)
}}
2,20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