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0
次編輯
變更
四世同堂纪念馆
,→纪念馆简介
四世同堂纪念馆,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抗日战争期间在重庆北碚定居的寓所,暨中华全国文艺届抗敌协会北碚办公处,是国内保持最完好的老舍住地之一。为纪念老舍那段“为抗战而写”的岁月,于2010年由”老舍旧居”更名为“四世同堂纪念馆”。该房屋位于北碚区天生新村63号附32号,建于1940年6月,原为著名学者林语堂先生住所。房舍系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上下两层共8间<ref>[https://www.meet99.com/jingdian-laoshejiuju-113611.html 重庆老舍旧居四世同堂纪念馆旅游攻略 之 老舍旧居]</ref>,面积约120平方米,桐荫扶疏,环境静谧。8月林氏赴美,将房赠与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北碚分会作为办公处。抗战期间,部分到北碚的作家到此暂住。<br>
1940年春老舍先生来碚组织文协工作,1943年夏定居于此。1943年11月,夫人胡絜青偕孩子从北平逃出,在此一家人团聚。1946年老舍应美国国务院的邀请赴美讲学。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里,老舍先生在此创作了大量抗战文学作品:有长篇小说《火葬》、《四世同堂》一、二部;《八方风雨》、《民主世界》;短篇小说《一筒炮台烟》、《贫血集》等;话剧《桃李春风》、《王老虎》、《张自忠》等,以及散文、杂文、诗歌、曲艺等共计百多万字的作品。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重庆总会被日机轰炸,总会的活动大部分在北碚举行,使之成为抗战后期重庆乃至全国文化活动中心,常来此的主要有梁实秋、以群、郭沫若、田汉、艾青、光未然、姚逢子、肖红、赵清阁等文化名人。 <br> 在抗战中, 这里是老舍先生在重庆生活最久保存最完整的居所。 老舍先生在生活极端困难和复杂的情况下,为抗战、为团结、为人民大众的利益,作出了 杰出的 贡献 ; 。他的作品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忱,成为了鼓舞中华民族抗日救国的有力武器。 他为人的凛然正气、坦诚精神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以及不朽的作品也将彪炳史册。<br>
纪念馆陈列有老舍的各类照片160余幅,文献160多册,还有老舍用过的文具和实物,供海内外游人参观、瞻仰,是了解老舍人格魅力、感悟老舍文学精神的重要地方。常有美国专家、日本学者、韩国诗人以及香港、台湾、大陆的文化名流来此寻迹观瞻。现已成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实践基地和社会各界人士参观学习的地方。
== 更名起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