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孝文帝改革

增加 8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孝文帝改革.jpg|350px|缩略图|右|<big>孝文帝改革</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115/afa8d2295fca4818b1a31f5f30c9674e.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75689391_601077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 孝文帝改革 ''' ,俗称孝文汉化[1][2] ,是指在 [[ 南北朝 ]] 时期,北魏的 [[ 魏孝文帝 ]] 在位时所推行政治改革。其主要内容是汉化运动,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 [[ 洛阳 ]] ,改易汉俗等。
==背景==
五胡乱华以后,终由 [[ 鲜卑族 ]] 的魏太武帝统一华北,建立北魏,其时北魏历代君主都已重视 [[ 汉文化 ]] 之学习。到魏孝文帝一代,已有冯太后与朝臣李冲的改革,建立 [[ 均田制 ]] ,重新建立以农业为主体的大帝国。由于孝文帝由属汉族的冯太后抚养,受汉文化影响较深,即位后才有日后的汉化政策。
==内容==
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正式迁都洛阳。孝文帝用尽心思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摆脱鲜卑旧臣的束缚,为他后来的强制性汉化打下了最有利的基础。
孝文帝迁都后,一改早起鲜卑的旧俗,带头和汉族高门通婚;规定汉族语言为官方 [[ 语言 ]] ,禁止三十岁以下的年轻官员在朝堂上讲鲜卑语, [[ 皇宫 ]] 里的拓跋族也一律学习汉语,说汉话。除此之外,一百多个拓跋贵族姓也统统改为汉姓,拓跋皇室改姓为元,至此,孝文帝拓跋宏成为元宏。
迁都后的第二年,孝文帝率领群臣离开洛阳,去祭拜一位他敬仰已久的汉人—— [[ 儒家 ]] 思想的创立者 [[ 孔子 ]]
表面看来,孝文帝的改革使拓跋族失去了自己的语言,改变了自己的民族传统习惯,丧失了自己的民族特性,但作为部落的首领,他完成了祖先的遗愿,使整个拓跋鲜卑融入了 [[ 华夏文明 ]] 之中,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又一次 [[ 民族 ]] 大融合,才使华夏民族的发展有如滔滔江水奔流不息。
==影响==
孝文帝所推行的汉化改革措施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为社会 [[ 经济 ]] 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 曹魏 ]] 创立的九品官人法在西晋时已经变成了从世家大族中选拔官吏的局面,并演化出了士族与庶族两大社会阶层,“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之名言,便出于此。
由于 [[ 鲜卑族 ]] 自身并未得高深的文化素养,没有独立的 [[ 政治 ]] 改革思想,导致一味照搬此前的汉族政权政策,也就继承了这一已经严重影响社会发展的门阀制度。《魏书‧官氏志》记载:“有三世官在给事已上,及州刺史、镇大将,及品登王公者为姓……而有三世为中散、监已上,外为太守、子都,品登子男者为族。”使门阀制度由魏晋进一步延伸到了南北朝时期,直到隋朝建立和唐朝完善 [[ 科举 ]] 制度时方才衰落,到 [[ 五代十国 ]] 时期才彻底消失。
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之一是贴近当时鲜卑人的文化,当时的鲜卑贵族大都已能讲 [[ 汉语 ]] ,且多著汉人 [[ 服饰 ]] ,只是还有鲜卑语的母语能力,并且偶尔穿穿胡服,这一改革只是加速了习俗改易的过程。
==视频==
125,81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