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967
次編輯
變更
無編輯摘要
国家历史:有着3000多年的漫长历史
== 国旗 简介==
埃塞俄比亚国旗呈长与宽之比为2:1。自上而下由绿、黄、红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旗面中间有国徽图案。从19世纪末期起,埃塞俄比亚就开始采用绿、黄、红横纹[[三色国旗]]。在现代史上,埃塞俄比亚是第一个跻身于自由民族之林的非洲国家。到本世纪五、六十年代,众多非洲国家相继独立,并纷纷采用绿、黄、红作为国旗色彩,于是被称作“[[泛非洲色彩]]”。
埃塞俄比亚是非洲古国之一,赋予[[绿、黄、红三种色彩]]在这片大地上更深的渊源。历史上,它们与科普提克教堂的礼拜仪式息息相关,被供奉成[[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象征]],体现人类自由所崇尚的[[忠诚、希望、仁慈三种美德]]。这[[三种色彩还分别代表]]埃塞俄比亚的三个地区:[[提克列(红)]]、[[阿姆哈拉(黄)]]、[[西奥亚(绿)]]。现在[[绿色]]代表[[肥沃的土地]]、温和的气候和丰富的[[植物资源]],还象征对[[未来的希望]];[[黄色]]象征[[和平与博爱]],也代表[[人民建设国家的决心]];[[红色]]象征[[人民为保卫祖国随时]]准备[[流血牺牲]]。原国旗上无国徽图案。1995年8月22日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成立,1996年,新国旗中央增加国徽图案。<ref>[https://baike.sogou.com/v8648640.htm?fromTitle 埃塞俄比亚国旗],</ref>
==国徽==
'''埃塞俄比亚国徽'''呈圆形。蓝色圆面上一颗放射光芒的金黄色五角星。[[蓝色]]象征[[和平]];[[五角星]]代表[[多样与统一]],[[光芒]]象征[[繁荣]]、[[昌盛]]。[[整体]]象征国家的[[希望和民族性]],各宗教族群的平等和团结,和谐相处。
==国花==
'''马蹄莲'''。在雨量与气温适应的地方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有旱季的地方是落叶植物。可长到1~2.5米高。地下具有根状茎,心状卵形叶子基生;初夏抽肉穗花序,外面有漏斗状白色或乳色的佛焰苞,形状似花冠。
==埃塞俄比亚简介==
埃塞俄比亚全名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旧称"阿比西尼亚",Abyssinia)是一个位于非洲东北的国家。
与一般非洲国家不同,埃塞俄比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被意大利入侵(1936-1941年)之前,一直维持其古老的君主制度,并未受到殖民主义浪潮的吞噬。1974年,一次军事流血政变将1930年以来一直统治埃塞俄比亚的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Haile Selassie I)推翻以后,埃塞俄比亚改为奉行社会主义,直至1991年放弃社会主义。
埃塞俄比亚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
2015年10月28日,当选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任期自2016年至2018年。[5]
2018年4月2日,阿比就任联邦政府总理。[6]
'''自然资源'''
已探明的矿藏有黄金、铂、镍、铜、铁、煤、钽、硅、钾盐、磷酸盐、大理石、石灰石、石油和天然气。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英国、苏丹、约旦等国公司在埃塞俄比亚进行油气勘探开发。水资源丰富,号称“东非水塔”。
'''民间习俗'''
埃塞人相互问候,在多数情况下要鞠躬行礼。如身披“沙马”把头裹住的,要把它摘下来,甚至撩起,露出肩膀以表诚意。问候的时间可长达一二分钟,甚至还长。问候的内容无所不有,如问候彼此的健康、家庭成员、家畜、农田收成等。如果有事情要谈,也要等相互从容问候之后才能谈实质性的问题。在接受礼物时,表示高兴接受要伸出双手接礼。表示勉强接受时伸出一只手。有客人登门,女主人拿出最好的咖啡进行招待。客人接过咖啡,首先要有几句赞美话,否则会被主人视为无礼,不受欢迎。埃塞俄比亚的男女青年,在初次接吻时,如相互把盐粒吐在对方的口中,表示俩人真诚相爱,情投意合。
'''禁忌'''
埃塞人喜爱鲜艳明亮的颜色,禁忌黑色,也禁忌宗教象征图案。埃塞人哀悼死者时,穿淡黄色服装,但出门做客是绝对不能穿黄色服装的。
'''旅游景点'''
[[东非大裂谷]]
东非大裂谷北起西亚的死海约旦河谷地,南出亚喀巴湾经红海,由东北向西南纵贯埃塞俄比亚高原中部。抵达埃塞俄比亚南端的阿巴亚湖后,大裂谷分成东西两支继续向南延伸。东支裂谷为主裂谷,它经肯尼亚北端的图尔卡纳湖向南纵贯肯尼亚高地,过马尼亚拉湖向西南延伸至坦桑尼亚南端的马拉维湖。
东非裂谷带地形复杂,千姿百态。有时高峰矗立,层峦叠嶂;有时峡谷含幽,湖光秀美。裂谷带火山林立,多姿多彩。在众多的火山中有数百年不曾活动的死火山,也有本世纪还曾爆发过的活火山。其中最为著名的有乞力马扎罗山和位于肯尼亚境内的肯尼亚火山。坦桑尼亚境内的梅鲁火山是一座活火山,曾于1953年爆发过。这里最为壮观的活火山应数位于基伍湖以北的尼腊贡戈火山。这座火山海拔只有3700米,但火山上空终年笼罩着浓烟,方圆几十里都可闻刺鼻的硫磺气味,火山口里有一个充满高温熔岩的岩浆湖,湖中岩浆红如钢水,时而热浪翻滚,火光冲天,时而轰鸣大作,响彻云霄,真可谓为世上少有的奇观。[4]
东非大裂谷几乎跨越了东部非洲所有的国家,其中以在埃塞俄比亚境内为最长。其实东非大裂谷不只局限于东非范围之内,它实际上是地跨中东与东非的一条巨大断裂带,所以人们将其称为地球最大的伤疤。
[[拉利贝拉教堂]]
在埃塞俄比亚的北部,隐藏在绿色橄榄树林中的11座拉利贝拉教堂突然显现。人们通常是仰视教堂,而在这里则变成了俯视。这些教堂坐落在岩石的巨大深坑中。精雕细琢的教堂像庞大的雕塑,与埃洛拉的庙宇一样从坚硬的岩石中开凿而成。它们建于公元12世纪后期拉利贝国王统治时期。由于该城镇名声日增,最终以国王拉利贝的名字重新命名(原名为“哈”)。圣乔治教堂是拉利贝唯一被凿成十字架形的教堂。
这些教堂的建成使拉利贝拉城成了一个宗教中心。它也许可以与埃塞俄比亚最重要的城市阿克萨姆,或者甚至与耶路撒冷相匹敌。从前人们只能乘坐骡车抵达这里。21世纪初,从公路或空中都很容易到达拉利贝拉。
[[“黄金”温泉]]
这座硫磺温泉位于非洲埃塞俄比亚,温泉的水面低于海平面,水中盐分极高。受盐及其他矿物的影响,温泉呈现鲜亮的颜色。[5]
'''同中国的关系'''
1970年11月24日两国建交。海尔·塞拉西皇帝、门格斯图总统、梅莱斯总理等曾访华。埃革阵政府坚持一个中国立场,重视对华关系,愿学习和借鉴我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经验。两国签有贸易、经济技术合作、文化合作等协定。
2005年是中埃建交35周年,两国总理和外长互致贺电,双方举行了一系列庆祝活动,并以此为契机推动两国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向前发展。11月27-30日,埃塞俄比亚外交部长塞尤姆·梅斯芬(Seyoum Mesfin, Minister of Foreign Affairs)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曾庆红副主席予以会见,李肇星外长主持会谈。双方签署了中埃经济技术合作协定。
2007年4月,埃塞俄比亚人劫持16名中国人质,7人遇害,9人获救,他们于5月都回到国内,尽管如此,两国的关系仍然是友好的。
此外,外交部部长助理吕国增两次访埃。中国政府还应埃政府邀请派遣观察员对埃议会选举进行了观察。南京军区司令员朱文泉中将、教育部援非工作组访埃。中方派出12名青年志愿者赴埃开展支援服务工作。埃议会联邦院议长穆拉图·特肖梅来华参加世界汉语大会。埃教育部长辛塔耶胡·沃尔德·米切尔来华出席首届中非教育部长论坛。埃最高法院副院长曼比尔·谢哈耶、埃新闻团访华。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05年中国同埃塞俄比亚贸易总额为3.69亿美元,同比增长77.4%。其中中方出口额为2.84亿美元,进口额为8571万美元。2006年1-6月双边贸易额为2.78亿美元,同比增长77.3%,中方出口额为1.73亿美元,进口额为1.05亿美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