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887
次編輯
變更
蚵仔煎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1475104906375346mb.jpg|缩略图|右|350px|[http://magapp.wjdaily.com/upload/img/20160929/1475104906375346mb.jpg 原圖鏈接][https://bbs.wjdaily.com/bbs/thr…”
[[File:1475104906375346mb.jpg|缩略图|右|350px|[http://magapp.wjdaily.com/upload/img/20160929/1475104906375346mb.jpg 原圖鏈接][https://bbs.wjdaily.com/bbs/thread-585615-1-1.html 图片来源]]]
'''蚵仔煎'''是福建闽南、[[台湾]]地区、[[广东]]潮汕的经典小吃,食材以海蛎、[[地瓜]]粉为主,制作简单,味道咸、鲜。起源是先民在无法饱食下所发明的替代粮食,是一种贫苦生活的象征。
==介绍==
蚵仔为闽南语,指牡蛎(或称海蛎)。台湾、[[福建]]、[[潮汕]]常做家常小吃蚵仔煎,口感香脆,内馅香滑。
蚵仔的学名叫牡蛎,瓣鳃纲,异柱目,牡蛎科,牡蛎属,属食用贝类。壳多为三角型,厚薄因种而异,分布于热带和温带。牡蛎的营养价值丰富,被人比喻为“深海牛奶”。
广东人称牡蛎为“蚝”,而在闽南潮汕及台湾一带称之为“蚵仔”。[[闽南]]有句俗谚叫“肥蚵仔肥韭菜”,意思是农历二月,[[韭菜]]的生长最为旺盛的时候,也是蚵仔最为肥硕的季节。蚵仔煎则是两者奇妙的[[黄金]]组合。将韭菜切成一指节长短,和洗净的蚵仔搁在一起,加入稀释[[番薯]]粉作为粘合剂,入油锅煎至金黄。
在闽南东三角(泉、厦、漳)蚵仔煎是一道考验妇女厨艺的必备菜之一。虽然菜谱很简单,但是要做得特别好吃,还是有些难度的。不同的人炒煎出来的口味也是不同的。而新娘子入门后,第一次给公婆做的家常菜中最好要有它。做得好的,会让公婆另眼相看的。这道家常菜是家家户户“办桌”时的首选必备菜(其他还有炒“[[山东]]粉丝”“莆田米粉”等)。
蚵仔煎虽然到处都吃得到,但是很多人还是保持着要吃蚵仔煎,就要到蚵仔产地去吃的观念,例如要到台南安平、嘉义东石或屏东东港这些盛产蚵仔的养殖地去吃,因为要做出好吃的蚵仔煎,最首要的条件便是采用新鲜的蚵仔,这些新鲜蚵仔在产地现剥现卖,不必因为长途运送而浸水,所以颗颗肥美硕大、鲜美无比,做出来的蚵仔煎当然丰盛多汁。不过,不是住在产地的人也别抱憾,因为现代运输技术发达,所以即使是远在台北,也能吃到每天新鲜运送的甜美蚵仔。
[[File:Trytyuo.jpg|缩略图|右|350px|[https://m.tuniucdn.com/fb2/t1/G5/M00/23/3B/Cii-slsUpVuIN7GDAAfIUyFFSoAAAH3vgNg6IsAB8hr058_w640_h480_c1_t0.jpg 原圖鏈接][http://m.tuniu.com/cuisine/3822/ 图片来源]]]
==制作方法==
主料:蚵4两、小白菜2棵、蛋2个
辅料:料1:太白粉2大匙、地瓜粉2大匙、清水1杯、盐少许;料2:海山酱4大匙、味哙1/2 大匙、[[番茄]]酱4大匙、糖1大匙、盐1/4茶匙、在来米粉1大匙、清水1/2杯
做法:将蚵洗净,小白菜洗净、切小段。平底锅内放少许蚵,用少量油略煎,另将料1调匀成粉浆,淋少许在锅内,待凝固时打入一个蛋并弄散煎半熟。然后加入少许小白菜在面上,然后翻面,煎至小白菜熟即盛入盘内。最后将料2用1大匙油炒匀,淋少许在蚵仔煎上即成。
==历史==
[[File:Tiuokfyjtd.jpg|缩略图|右|350px|[https://s3.cdn.xiangha.com/caipu/201503/0302/431c8d3ed75e69b9.jpg/NjAwX2MxXzQwMA 原圖鏈接][https://www.xiangha.com/caipu/27932386.html 来自香哈网]<ref>[http://ent.sina.com.cn/y/2008-05-22/15342033661.shtml 蚵仔煎],</ref>]]
蚵仔煎并非台湾特有小吃,在闽南语系地区(闽南、潮汕)自古有之,是一道常见的家常菜,蚵仔煎据传是一种在贫穷社会之下所发明的一种创意料理,是先民困苦,在无法饱食下所发明的替代粮食,是一种贫苦生活的象征。闽南,台湾,潮汕三地基本同根同源,在台湾它最早的名字叫“煎食追”,是台南安平地区一带的老一辈的人都知道的传统点心,是以加水后的番薯粉浆包裹蚵仔、鸡蛋、小白菜、[[韭菜]]等食材所煎成的饼状物。
关于它的起源,有一则有趣的故事。民间传闻,西元1661年时,[[荷兰]]军队占领台南,[[郑成功]]从鹿耳门率兵攻入,意欲收复失土,郑军势如破竹大败荷军,荷军在一怒之下,把米粮全都藏匿起来,郑军在缺粮之馀急中生智,索性就地取材将[[台湾]]特产蚵仔、番薯粉混合加水和一和煎成饼吃,想不到竟流传后世,成了风靡全省的小吃。
另一种比较有根可循的说法是,蚵仔煎是随着郑成功大军和福建,潮汕移民的迁入,带入了台湾“本土”。成为现在海峡两岸人民共同喜爱的美味佳肴。
==参考资料==
'''蚵仔煎'''是福建闽南、[[台湾]]地区、[[广东]]潮汕的经典小吃,食材以海蛎、[[地瓜]]粉为主,制作简单,味道咸、鲜。起源是先民在无法饱食下所发明的替代粮食,是一种贫苦生活的象征。
==介绍==
蚵仔为闽南语,指牡蛎(或称海蛎)。台湾、[[福建]]、[[潮汕]]常做家常小吃蚵仔煎,口感香脆,内馅香滑。
蚵仔的学名叫牡蛎,瓣鳃纲,异柱目,牡蛎科,牡蛎属,属食用贝类。壳多为三角型,厚薄因种而异,分布于热带和温带。牡蛎的营养价值丰富,被人比喻为“深海牛奶”。
广东人称牡蛎为“蚝”,而在闽南潮汕及台湾一带称之为“蚵仔”。[[闽南]]有句俗谚叫“肥蚵仔肥韭菜”,意思是农历二月,[[韭菜]]的生长最为旺盛的时候,也是蚵仔最为肥硕的季节。蚵仔煎则是两者奇妙的[[黄金]]组合。将韭菜切成一指节长短,和洗净的蚵仔搁在一起,加入稀释[[番薯]]粉作为粘合剂,入油锅煎至金黄。
在闽南东三角(泉、厦、漳)蚵仔煎是一道考验妇女厨艺的必备菜之一。虽然菜谱很简单,但是要做得特别好吃,还是有些难度的。不同的人炒煎出来的口味也是不同的。而新娘子入门后,第一次给公婆做的家常菜中最好要有它。做得好的,会让公婆另眼相看的。这道家常菜是家家户户“办桌”时的首选必备菜(其他还有炒“[[山东]]粉丝”“莆田米粉”等)。
蚵仔煎虽然到处都吃得到,但是很多人还是保持着要吃蚵仔煎,就要到蚵仔产地去吃的观念,例如要到台南安平、嘉义东石或屏东东港这些盛产蚵仔的养殖地去吃,因为要做出好吃的蚵仔煎,最首要的条件便是采用新鲜的蚵仔,这些新鲜蚵仔在产地现剥现卖,不必因为长途运送而浸水,所以颗颗肥美硕大、鲜美无比,做出来的蚵仔煎当然丰盛多汁。不过,不是住在产地的人也别抱憾,因为现代运输技术发达,所以即使是远在台北,也能吃到每天新鲜运送的甜美蚵仔。
[[File:Trytyuo.jpg|缩略图|右|350px|[https://m.tuniucdn.com/fb2/t1/G5/M00/23/3B/Cii-slsUpVuIN7GDAAfIUyFFSoAAAH3vgNg6IsAB8hr058_w640_h480_c1_t0.jpg 原圖鏈接][http://m.tuniu.com/cuisine/3822/ 图片来源]]]
==制作方法==
主料:蚵4两、小白菜2棵、蛋2个
辅料:料1:太白粉2大匙、地瓜粉2大匙、清水1杯、盐少许;料2:海山酱4大匙、味哙1/2 大匙、[[番茄]]酱4大匙、糖1大匙、盐1/4茶匙、在来米粉1大匙、清水1/2杯
做法:将蚵洗净,小白菜洗净、切小段。平底锅内放少许蚵,用少量油略煎,另将料1调匀成粉浆,淋少许在锅内,待凝固时打入一个蛋并弄散煎半熟。然后加入少许小白菜在面上,然后翻面,煎至小白菜熟即盛入盘内。最后将料2用1大匙油炒匀,淋少许在蚵仔煎上即成。
==历史==
[[File:Tiuokfyjtd.jpg|缩略图|右|350px|[https://s3.cdn.xiangha.com/caipu/201503/0302/431c8d3ed75e69b9.jpg/NjAwX2MxXzQwMA 原圖鏈接][https://www.xiangha.com/caipu/27932386.html 来自香哈网]<ref>[http://ent.sina.com.cn/y/2008-05-22/15342033661.shtml 蚵仔煎],</ref>]]
蚵仔煎并非台湾特有小吃,在闽南语系地区(闽南、潮汕)自古有之,是一道常见的家常菜,蚵仔煎据传是一种在贫穷社会之下所发明的一种创意料理,是先民困苦,在无法饱食下所发明的替代粮食,是一种贫苦生活的象征。闽南,台湾,潮汕三地基本同根同源,在台湾它最早的名字叫“煎食追”,是台南安平地区一带的老一辈的人都知道的传统点心,是以加水后的番薯粉浆包裹蚵仔、鸡蛋、小白菜、[[韭菜]]等食材所煎成的饼状物。
关于它的起源,有一则有趣的故事。民间传闻,西元1661年时,[[荷兰]]军队占领台南,[[郑成功]]从鹿耳门率兵攻入,意欲收复失土,郑军势如破竹大败荷军,荷军在一怒之下,把米粮全都藏匿起来,郑军在缺粮之馀急中生智,索性就地取材将[[台湾]]特产蚵仔、番薯粉混合加水和一和煎成饼吃,想不到竟流传后世,成了风靡全省的小吃。
另一种比较有根可循的说法是,蚵仔煎是随着郑成功大军和福建,潮汕移民的迁入,带入了台湾“本土”。成为现在海峡两岸人民共同喜爱的美味佳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