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PM2.5

增加 29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style="background: #3299CC" align= center| '''<big>PM2.5</big> '''|-| [[File:PM2.5.jpg|350px|缩略图| 居中|<big>PM2.5</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21/77ee39c7cfbe497a913a7d7eb89349c9.jpe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290527393_769777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style="background:#CDCDCD" align= center||-| align= light|
'''PM2.5中文名称'''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 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被称为[[大气污染]]的元凶。
虽然PM2'''外文名称''' :PM2.5 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ref>[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EL19L54P053897IC.html PM2.5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对人体的危害],网易,2019-07-26 </ref>。
[[可吸入颗粒物]]可以被人体吸入,沉积在[[呼吸道]]、[[肺泡]]等部位从而引发疾病。颗粒物的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10微米直径的颗粒物通常沉积在上呼吸道,5微米 '''当量 直径 的可进入呼吸道的深部。2''' :≤2.5微米 是可以到达肺泡的临界值。PM2.5以下的细颗粒物,上呼吸道挡不住,它们可以顺利下行,进入细支气管、肺泡。我们的[[呼吸系统]]像[[植物]]的根系,自上而下,[[气管]]分出[[支气管]],支气管分出密密麻麻的细支气管,密密麻麻的细支气管又连着密密麻麻的肺泡,肺泡的数量有三四亿个。吸进去的[[氧气]]最终进入肺泡,再通过肺泡的壁进入[[毛细血管]],再进入整个血液循环系统。
'''英 名 细颗粒物 全称'''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外文名 PM2.5'''单&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位''' :微克每立方米
当量 '''定名时间''' :2013年4月19日|}'''PM2.5''':是指[[大气]]中 直径 ≤2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被称为[[大气污染]]的元凶。
英文全称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ref>[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EL19L54P053897IC.html PM2.5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对人体的危害],网易,2019-07-26 </ref>。
[[可吸入颗粒物]]可以被人体吸入,沉积在[[呼吸道]]、[[肺泡]]等部 从而引发疾病。颗粒物的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10微米直径的颗粒物通常沉积在上呼吸道,5微米直径的可进入呼吸道的深部。2.5 克每立方 米 定名时间 2013年4月19日 是可以到达肺泡的临界值。PM2.5以下的细颗粒物,上呼吸道挡不住,它们可以顺利下行,进入细支气管、肺泡。我们的[[呼吸系统]]像[[植物]]的根系,自上而下,[[气管]]分出[[支气管]],支气管分出密密麻麻的细支气管,密密麻麻的细支气管又连着密密麻麻的肺泡,肺泡的数量有三四亿个。吸进去的[[氧气]]最终进入肺泡,再通过肺泡的壁进入[[毛细血管]],再进入整个血液循环系统。
==身体机制无法防疫==
124,88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