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
次編輯
變更
驴
,無編輯摘要
| = </br> </br> </br>
}}
'''[[驴]]'''<ref>[https://baike.so.com/doc/1859040-1966158.html 驴 ],2019-08-18 </ref>哺乳纲、奇蹄目、马科、马属, [[ 马 ]] 和驴同属马属,又名二驴,但不同种,它们有共同的起源,体型比马和 [[ 斑马 ]] 都小,但与马属有不少共同特征:第三趾发达,有蹄,其余各趾都已退化。
驴的形象似马,多为灰褐色,不威武雄壮,它的头大耳长,胸部稍窄,四肢瘦弱,躯干较短,因而体高和身长大体相等,呈正方形。颈项皮薄,蹄小坚实,体质健壮,抵抗能力很强。驴很结实,耐粗放,不易生病,并有性情温驯,刻苦耐劳、听从使役等优点。
2015年, [[ 宿迁动物园 ]] 里,斑马和驴跨界"相爱" 已有宝宝。
== 简介 ==
家驴: Equus africanus asinus
奇蹄目,马科。马属。体型比马和斑马都小,但与马有很多共同特征:第三趾发达,有蹄,其余各趾都已退化。
品种简介: [[ 中国 ]] 疆域辽阔,驴的驯化也早于马,骡,养驴历史悠久。驴按体型大小可分大、中、小三型,中国五大优良驴种分别是 [[ 关中驴 ]] 、 [[ 德州驴 ]] 、 [[ 广灵驴 ]] 、 [[ 泌阳驴 ]] 、 [[ 新疆驴 ]] ,大型驴有关中驴、德州驴,这两种驴体高130厘米以上;中型驴有泌阳驴,这种驴高在110-130厘米之间;小型俗称 [[ 毛驴 ]] ,以华北、 [[ 甘肃 ]] 、 [[ 新疆 ]] , [[ 云南 ]] 等地居多,这些地区的驴体高在85-110厘米之间。
驴的形象似马,多为灰褐色,不威武雄壮,它的头大,且耳朵长,胸部稍窄,四肢瘦弱,躯干虽短,但较长于四肢,因而体高和身长不相等,呈小长方型。颈项皮薄肉厚,蹄小坚实,体质健壮,抵抗能力很强。驴很结实,耐粗放,不易生病,并有性情温驯,刻苦耐劳、听从使役等优点。
驴可耕作和乘骑使用。每天耕作6-7小时,可耕地2.5-3亩。在农村还可乘骑赶集,适于山区驮运及家庭役用。驴肉又是宴席上的珍肴,其肉质细味美,素有“天上龙肉,地上驴肉”之说。经测定,每百克驴肉中含蛋白质18.6克,脂肪0.7克,钙10毫克,磷144毫克,铁13.6毫克,热量80大卡。其中蛋白质含量比牛肉、猪肉都高,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驴肉有补血、补气、补虚、滋阴壮阳的功能,是理想的保健食品。驴皮可制革,也是制造名贵中药 [[ 阿胶 ]] 的主要原料。
亚洲野驴Equus hemionus 是一种野生动物,与家驴并非同类。
== 基本信息 ==
{| class="wikitable"
|-
| 中文名称 || 驴 || 界|| 动物界
|-
| 亚 门 || 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 科|| 马科(Equidae)
|-
| 相关作品|| 《阿凡提的故事》《疯狂时代》 || 拉丁学名|| Equus asinus
|-
| 亚 种 ||非洲野驴,藏野驴,中亚野驴 || 纲|| 哺乳纲(Mammalia)
|-
| 亚 目|| 马型亚目(Hippomorpha) || 亚 科|| 马亚科
|-
| 别 称 || 毛驴子|| 亚 纲|| 真兽亚纲(Eutheria)
|-
| 门|| 脊索动物门(Phylum Chordata) || 目|| 奇蹄目(Perissodactyla)
|-
| 种 || 驴 E. asinus || 属|| 马属(Equidae)
|-
|二名法 || Equus asinus || ||
|}
== 起源 ==
[[File:0 dongzuo 1000 20150308110452.jpg|缩略图|左|[http://file09.zk71.com/File/CorpProductImages/2015/03/08/0_dongzuo_1000_20150308110452.jpg 原圖鏈結][http://www.zk71.com/dongzuo_1000/productimages/dongzuo_1000_72199613.html 来自中科商务网]]]
按照动物分类学,家马(Equus caballus)、家驴(Equus asinus)和山斑马(Equus zebra)同属于脊索动物门的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哺乳纲( Mammalia),奇蹄目( Perissodactyla) ,马科 ( Equidae),马属( Equus)。在马属动物中,现存的有马、斑马和驴这7~8个种。由于它们来源相近,同属而不同种,有共同的起源及亲缘关系,因此互相交配都能产生异种间的杂种。例如,公驴配母马或公马配母驴,均可产生其种间杂种马骡或驴骡。所以,统称马、驴、 [[ 骡 ]] 为马属动物。马、驴、骡不仅外形特征显著不同,并且各有不同特征,还保留了其野生祖先的某些特性。
马和驴同属马属,但不同种,它们有共同的起源,互相交配均可产生种间杂种—骡和驮。驴起源于非洲, [[ 非洲野驴 ]] 为现代家驴的祖先。驴被驯化很可能发生在5000年前。
据研究,中国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殷商铜器时代, [[ 新疆莎车 ]] 一带已开始驯养驴,并繁殖其杂种。自秦代开始逐渐由中国西北及印度进入内地,当作稀贵家畜。约在公元前200年汉代以后,就有大批驴、骡由西北进入 [[ 陕西 ]] 、甘肃及中原内地,渐作役畜使用。据《逸周书》卷六记载:“伊尹为献令,正北、空同、大夏、莎东、匈奴、楼烦、月氏诸国以真驼、野马为献。”按伊尹为商汤时代人,上述地区大多在今新疆天山以南和甘肃等地。依此而论,在3 500年前,新疆已经驯养了驴,并利用驴和马杂交获得骡。《汉书•西域使》记载:“都善国(今新疆都善地区)有驴马,多崇驼;乌孙国(今新疆西部)有驴无牛。”并记述进而证实了上述史实。
[[File:驴1.jpg|缩略图|右|[http://www.lylvroupifa.com/UpFiles/Article/2015/1/19/2015011902661594.jpg 原圖鏈結][http://www.lylvroupifa.com/product/huolv/29.html 来自临沂驴肉批发公司官网]]]
按上述地区居民,当时已有定居从事农业,用驴作为役畜。新疆产驴区与亚洲野驴驯化中心的 [[ 伊朗 ]] 、 [[ 阿富汗 ]] 等地接近,又与亚洲野驴产区的青海、西藏和内蒙古相连,故当地所养的驴可能起源于赛驴。驴体小而长,头短而宽,耳较小,耳缘呈黑色,耳内有白色长毛,霭毛短而直立,尾粗毛长,尾基部无长毛,四肢粗短。嘴端被毛呈乳白色,毛色多为草黄色或淡褐色,四肢内侧及腹下呈乳白色,有褐色背线和肩纹。从毛色特征上看,今新疆驴多偏于蒙古野驴。至于赛驴驯化开始于何时何地,尚有待考证。同时,也不排除古代由国外引人家驴的可能性。
== 品种介绍 ==
[[File:驴2.jpg|缩略图|右|[http://n.sinaimg.cn/sinacn18/320/w640h480/20180510/a7bc-haichqz7942325.jpg 原圖鏈結][http://www.zonglanxinwen.com/img/fb2c.html 来自纵览新闻]]]
营养不良和流产。幼驹成活率在90%以上。新疆兵团农八师150团曾引种关中驴与当地小毛驴杂交,其后代的体高达到120~125 厘米。吐鲁蕃改良驴体高可达到125~130厘米。由此可引入大型驴种对新疆驴进行杂交改良,提高当地驴的体尺、体重、是肉驴饲养提高肉产量的重要途径。
== 生活习性 ==
[[File:驴4.jpg|缩略图|左|[https://p0.ssl.qhimgs1.com/sdr/400__/t01b855e24d5325d856.jpg 原圖鏈結][http://www.ratoo.net/a/dongwu/21079_9.html 来自热图网]]]
亚洲野驴有2种: [[ 藏野驴 ]] ,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中亚野驴产于中国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 [[ 蒙古人民共和国 ]] 、苏联贝加尔湖附近、伊朗、阿富汗,在 [[ 叙利亚 ]] 与阿拉伯半岛北部,据信已经灭绝。亚洲野驴不是典型的驴,耳壳比非洲野驴短,蹄较大,鸣声似马。通常体长200~220厘米,肩高约130厘米;夏毛鲜棕栗、红棕色,冬毛淡灰色。
非洲野驴生活在干燥地区。亚洲野驴既耐干旱,又耐严寒,一般栖息于沙漠、草原荒漠和草原上。藏野驴通常见于海拔3000~5100米的开阔高原或山间丘陵盆地。性机警,极敏捷,喜结群,夏季可结成200多头的大群。秋季交配,翌年夏季产仔,每胎1仔。非洲野驴是一种趋于灭绝的动物。亚洲的藏野驴尚有一定数量,在中国,被列为重点保护动物。野驴与家马杂交,可得到生命力强、鸣声似驴,但无生殖力的子代。
== 利用价值 ==
驴肉具有补血、益气补虚等保健功能。食驴肉之风也在 [[ 广东 ]] 、 [[ 广西 ]] 、 [[ 陕西 ]] 、 [[ 北京 ]] 、 [[ 天津 ]] 、 [[ 河北 ]] 、 [[ 山东 ]] 等地兴起,这表明开发饲养肉驴大有潜力。据分析,每100克驴肉中含蛋白质18.6克、脂肪0.7克、钙10毫克、磷144毫克、铁13.6毫克,有效营养成分不亚于牛、 [[ 兔 ]] 、狗等肉,属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肉食品。著名小吃有保店五香驴肉,产于 [[ 山东德州 ]] 驴皮质柔韧厚实,可用于制革,并且具有药用价值,是名贵中药“阿胶”的原料。驴肉在北京、天津、上海、太原、石家庄、锦州、哈尔滨、沈阳、大连等国内市场畅销不衰,同时外贸出口一直看好。一头肉驴售价在1800元左右,如加工成驴肉罐头、酱驴肉、驴肉蒸饺等食品可增值2—3倍。驴肉用途很广,是加工制作中药材“阿胶”的主要原料,驴皮供应不足,阿胶价已上涨至每公斤150元以上。种驴和役驴售价均在千元以上。 中国驴的品种约在30种以上,其中优良品种产于山东省,关中驴、德州驴、佳米驴、泌阳驴、广灵驴、河西驴等久负盛名,体重为250—290公斤,身高1.1—1.3米,拉载重量达250—350公斤,日行30—50公里,是农村特别是山区、半山区、丘陵地区短途运输、驮货、耕田、磨米面的好帮手。
== 养殖肉驴条件 ==
== 中国驴品种 ==
华北驴体小,适应性强,数量大,分布广,为适应畜牧业商品生产的需要,应通过选育改善其体型结构,提高早熟性和产肉性能。综上所述,中国驴的数量大,分布面广,且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作用下,形成若干在体尺、外形结构和生产性能等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品种,但过去在小农经济时期,对驴主要选择其乘、挽、驮的性能,而在目前和今后的畜牧业商品生产中,我们更需要提高驴的产肉性能。所以,一方面需要加强肉用驴品种的培育,另一方面养驴生产者通过不同品种间的杂交,特别是用关中驴、德州驴等大型品种与当地中小型驴品种杂交,利用杂种优势,提高驴的生长速度和肉用性能,发展规模化养殖。
[[File:驴6.jpg|缩略图|右|[http://pic13.nipic.com/20110302/2457331_223444249001_2.jpg 原圖鏈結][http://www.nipic.com/show/1/64/4287267k9bb1ff22.html 来自昵图网]]]
[[File: 驴6驴9.jpg|缩略图| 右左|[http://pic13pic34.nipic.com/2011030220131014/2457331_223444249001_213238527_161910690188_2.jpg 原圖鏈結][http://www.nipic.com/show/1/64/4287267k9bb1ff229010123.html 来自昵图网]]] ''' 广灵驴 ''' 属大型驴。主要产地:产地为山西省东北部的广灵、灵邱两县,分布于广灵、灵邱及其周围各县的边缘地带。环境条件:境内山岳起伏,小部分为河谷盆地,海拔700~2 300米。地处塞外山区,风大沙多,气候变化差异大,年平均气温为6.2~7.9C,年降水量420~500毫米,无霜期130--~150天,为塞外的主要杂粮产地。该地区历来重视畜牧业发展,农民养驴农耕,是中国塞外商品驴的繁殖基地。由于当时盛产谷子、豆类,又种植紫花苜蓿,农民以谷草、黑豆和苜蓿草精心喂养,注意选种选配,结合役使和放牧,形成广灵驴体型高大、体躯结实的品种特征。体型外貌:体型高大,骨骼粗壮,体质结实,结构匀称,耐寒性强。驴头较大,鼻梁直,眼大,耳立,颈粗壮,鬐甲宽厚、微隆,背部宽广平直,前胸宽广,尻宽而短,尾巴粗长,四肢粗壮,肌腱明显,关节发育良好,管骨较长,蹄较小而圆,质地坚硬,被毛粗密。被毛黑毛,但眼圈、嘴头、前胸口和两耳内侧为粉白色,当地群众叫“五白一黑”,又称黑画眉。还有全身黑白毛混生并有五白特征的,群众叫做“青画眉”,这两种毛色均属上等。
== 品种选育杂交 ==
这多对分布在大、中型驴产区的小型驴实施,即用大、中型公驴配小型母驴。这些地区农副产品丰富,饲养条件相对优越,当地群众有对驴选种选配的经验。通代累代杂交,品质提高很快。杂交,对肉用驴也是一个重要的繁育方法。
== 繁殖过程 ==
=== (一)性成熟===
驴驹生长发育到一定时候,其生殖器官已基本发育完全,母驴开始正常发情,并排出卵子,公驴有性欲表现,具有繁殖能力,这就叫性成熟。性成熟的时间受品种、外界自然条件、饲养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般驴驹性成熟为1—1.5岁。
=== (二)初配年龄===
指初次配种的年龄。性成熟后,驴驹身体继续发育,待到一定年龄和体重时方能配种。过早配种会影响驴体的发育。母驴体成熟为3.5~5岁,故初配年龄以3岁、达成年体重90%时为宜。而公驴一般到4岁才能正式配种使用。
=== (三)发情季节===
驴是季节性多次发情的动物。一般在每年的3~6月份进入发情旺期,7~8月份酷热时发情减弱。发情期延长至深秋才进入乏情期。母驴发情较集中的季节,称为发情季节,也是发情配种最集中的时期。在气候适宜和饲养管理好的条件下,母驴也可长年发情。但秋季产驹,驴驹初生重小、成活率低、断奶重和生长发育均差。
指从一次发情开始至下一次发情开始,或由一次排卵至下一次排卵的间隔时间。发情周期是母驴一种正常的繁殖生理现象。母驴伴随生殖道的变化,身体内外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一个发情期内,包括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排卵期)和休情期(静止期)。母驴的发情周期平均为21天,其变幅范围为10~33天。关中驴发情周期在18~21天者占7l%。德州驴平均为22天。影响发情周期长短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和饲养管理条件。
=== (五)产后发情===
母驴分娩后短时间内出现的第一次发情,称为产后发情。母驴与母马相似,产驹数日即可发情配种,而且容易受胎。群众把产后半月左右的第一次配种叫“血配”、“配血驹”或“配热驹”。母驴产后发情不表现“叭嗒嘴”、“背耳”等发情症状,但经直肠检查,确有卵泡发育。母驴产后5~7天,卵巢上就有发育的卵泡出现,随后继续发育,直到排卵,均无外部发情表现。关中驴母驴产后首次排卵时间,多集中在产后的12~14天。
=== (六)发情持续期===
指发情开始到排卵为止,中间所间隔的天数。驴的发情持续期为3一14天,一般为5~8天。据关中驴172个发情持续期的统计,平均为6.1天。80%的母驴多集中在4~7天。发情持续期的长短,随母驴的年龄、营养状况、季节、气温和使役轻重不同而变化。一般年龄小、膘情过肥、使役过重的母驴发情持续期较长;反之则短。在气温较低的北方,每年母驴2~3月份就开始发情,即所谓的“冷驴热马”。但早春发情持续期较长,卵泡发育缓慢,常出现多卵泡发育和两侧卵巢卵泡交替发育的现象,长者可达20天或更长。一般从4月份转为正常。
=== (七)妊娠和妊娠期===
母驴发情接受配种后,精子和卵子结合受精,称为妊娠。从妊娠起到分娩止,胎儿在子宫内发育的这段时期称为妊娠期。驴是单胎妊娠,个别情况也有双胎。驴的妊娠期一般为365天。但随母驴年龄、胎儿性别和膘情好坏,妊娠长短不一,但差异不超过1个月,一般前后相差10天左右。
== 喂养 ==
=== 成驴育肥===
1.新购入的驴,第1天光饮水;第2天饮水,加喂青草或干草;第3天饮水,自由采食青草或干草,加喂麦麸0.5公斤;第4天~6天同上,加喂玉米1公斤。
2.经6天过渡期后,即可进入育肥期,粗饲料谷草、棉籽皮、大豆秸、玉米秸等自由采食;混合精料每头日喂3.5公斤~4公斤,其组成为:棉籽饼或大豆粕、花生饼50%,玉米面29%,麦麸20%,食盐1%,另每头每天加喂碳酸氢钠20克。
3.育肥期间要限制运动,供给清洁饮水,每天刷拭驴体,保持圈舍和周边环境干燥卫生。育肥60天~70天即可屠宰。
=== 幼驴育肥 。===
[[File:驴8.jpg|缩略图|右|[http://image.cnhnb.com/image/jpeg/head/2018/10/31/cfbed5b57a5844158c4648e90493c54e.jpeg 原圖鏈結][https://www.cnhnb.com/gongying/3618118/ 来自惠农网]]]
1.购进的驴先驱虫,不去势,按性别、体重分槽饲养。
2.初生驴吃6天初乳,7天后哺母乳,15日龄训练吃由玉米、小麦、小米各等份混匀熬成的稀粥,加少许糖,诱其采食,日喂10克~20克。 3.22日龄后喂混合精料80克~100克,其配方为:大豆粕加棉仁饼50%、玉米面29%,麦麸20%,食盐1%,1月龄每头驴日喂100克~200克,2月龄日喂500克~1000克,9月龄后日喂3.5公斤,全期育肥共耗精料500公斤。如将棉籽炒黄或煮熟至膨胀裂开,每头驴日喂1公斤,育肥效果更佳。
4.粗饲料自由采食、选用谷草、大豆秸、花生秧、红薯藤、带穗青贮玉米、优质牧草,要铡短。
5.分早中晚夜4次喂料,农谚“马不得夜草不肥”,驴亦如此,强调要拌夜草喂。农谚“草膘料力水精神”,说的是多吃草才能长膘。
== 新生驴驹护理 ==
当驴驹产出后,应立即擦掉嘴唇和鼻孔上的黏液和污物,接着进行断脐。断脐有两种方法:徒手断脐和结扎断脐。 (一)徒手断脐现多采用。这种断脐法脐带干涸快,不易感染。其方法是:在靠近新生驴驹腹部3~4指处,用手握住脐带,另一只手捏住新生驴驹脐带向胎儿方向捋几下,使脐带里的血流人新生驴驹体内。待脐静脉搏动停止后,在距离腹壁3指处,用手指掐断脐带,再用5%碘酊棉球,充分消毒残留于腹壁的脐带余端。不必包扎。但每过7~8小时再用5%碘酊消毒1~2次即可。只有当脐带流血难止时,才用消毒绳结扎。不论结扎与否,都必须用碘酊彻底消毒。
(二)结扎断脐是在距新生驴驹腹壁3~5厘米处,用消毒棉线结扎脐带后,再剪断消毒。这种方法,脐带断端被结扎、干涸慢,因消毒不严,易感染发炎。所以应尽可能采用徒手断脐法。母驴产后不像牛、马那样舔驹体上的黏液,助产者可用软布或毛巾擦干驹体上的黏液,以防止驴驹受凉。待驴驹站立后,应尽早让它吃上初乳,这样有利于排除胎粪和防止便秘。
== 寓言故事 ==
某日,农夫的驴子不慎落井。
农夫心急如焚,绞尽脑汁,费尽半天周折,但终因井深壁直而无计可施,又念及驴子年老体衰,已无大用,遂决定放弃。驴于井中痛哭哀嚎,景象凄惨。 农夫请来左邻右舍,人手铁铲一把,开始填井埋驴,以免除驴之痛苦煎熬。
驴得知此情,始则更感伤悲,哭声不断,令人同情而无奈。但出人意料的是,一会儿这头驴子就安静下来了,农夫好奇地探头往井底一看,出现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当铲进井里的泥土落在驴子的背部时,驴子的反应令人称奇:它将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后站在铲进的泥土堆上面,就这样,驴子将大家铲倒在它身上的泥土不停抖落井底,然后站上去!站上去,很快地,这只驴子便升到井口,然后在众人惊奇的表情中得意地跑开了!
在人生的坎坷旅程中,偶们也难免陷入“枯井”,也会在“枯井”中遭遇“落井下石”的打击,也会被各种各样的“泥沙”倾倒在偶们的身上。让我们以驴子为榜样吧!停止哭泣,擦干泪水,瞪起双眼,振作精神,快抖落我们身上的“石块泥沙”,然后站到上面去!
==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