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
次編輯
變更
驴
,無編輯摘要
德州驴体型外貌:体格高大,结构匀称,体型方正,头颈躯干结构良好。公驴前躯宽大,头颈高扬,眼大嘴齐,有悍威,背腰平直,尻稍斜,肋拱圆,四肢有力,关节明显,蹄圆而质坚。毛色分三粉(鼻周围粉白,眼周围粉白,腹下粉白)的黑色和乌头(全身毛为黑色)的两种。其体高一般为128~130厘米,最高的可达 155厘米。生产性能:生长发育快,12~15月龄性成熟,2.5岁开始配种。母驴一般发情很有规律,终生可产驹10只左右,25岁好驴仍有产驹的;公驴性欲旺盛,在一般情况下,射精量为70毫升,有时可达180毫升,精液品质好。作为肉用驴饲养屠宰率可达53%,出肉率较高。为小型毛驴改良的优良父该品种。 华北驴体形外貌:各地的驴因产区不同,各有特点,但其共同点为:体高在 110厘米以下(较前两种驴大)。结构良好,体躯短小,腹部稍大,被毛粗刚。头大而长,额宽突,背腰平,胸窄浅,四肢结实,蹄小而圆。有青、灰、黑等多种毛色。其平均体尺也各不相同,滚沙驴107厘米,体重140~190千克,太行驴102.4厘米,内蒙古库仓驴110厘米,沂蒙、苏北、淮北的驴108厘米。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好,适应性强,体重在140~170千克,屠宰率在52%。
晋南驴 体型外貌:体型长方形,外貌清秀细致,是有别于其它驴种的特点。头清秀,大小适中,颈部宽厚,背腰平直,尻略高而斜,四肢细长,关节明显,肌腱分明,前肢有口袋状附蝉。尾细长,似牛尾。皮薄而细,以黑色带三白为主要毛色,另外还有一种灰色大驴。生产性能:据测定,老龄淘汰驴平均屠宰率为52.7%,净肉率39%。 新疆驴 外貌体形:新疆驴体格矮小,体质干燥结实,头略偏大,耳直立,额宽,鼻短,耳壳内生满短毛;颈薄,背平腰短,尻短斜,胸宽深不足,肋扁平;四肢较短,关节干燥结实,蹄小质坚;毛多为灰色、黑色。生产性能:新疆驴1周岁就有性欲,公驴2~3岁,母驴2岁就开始配种,在粗放的饲养和重役情况下很少发生 [[File:驴2.jpg|缩略图|右|[http://n.sinaimg.cn/sinacn18/320/w640h480/20180510/a7bc-haichqz7942325.jpg 原圖鏈結][http://www.zonglanxinwen.com/img/fb2c.html 来自纵览新闻]]] 营养不良和流产。幼驹成活率在90%以上。新疆兵团农八师150团曾引种关中驴与当地小毛驴杂交,其后代的体高达到120~125 厘米。吐鲁蕃改良驴体高可达到125~130厘米。由此可引入大型驴种对新疆驴进行杂交改良,提高当地驴的体尺、体重、是肉驴饲养提高肉产量的重要途径。
云南驴体形外貌:头显粗重,额宽隆,耳大长;胸浅窄,背腰短直,尻斜短,腹稍大;前肢端正,后肢稍外向,蹄小而尖坚;被毛厚密,毛以灰色为主,并有鹰膀,背浅,虎斑;其它部分为红褐色。生产性能:云南驴性成熟早,2~3岁即可配种繁殖,一般3年2胎,如专门作肉驴饲养也可1年1胎,屠宰率45%~50%,净肉率30%~34%, 每头净肉量为35千克左右。
奇蹄目马科马属驴亚属 (Asinus)3种兽类的通称。非洲仅有非洲野驴1种,人们认为它是家驴的祖先,其毛色与家驴相像,呈青灰并沾棕色,鸣声与家驴一样,耳壳较长。
[[File:驴4.jpg|缩略图|左|[https://p0.ssl.qhimgs1.com/sdr/400__/t01b855e24d5325d856.jpg 原圖鏈結][http://www.ratoo.net/a/dongwu/21079_9.html 来自热图网]]]
亚洲野驴有2种:藏野驴,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中亚野驴产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蒙古人民共和国、苏联贝加尔湖附近、伊朗、阿富汗,在叙利亚与阿拉伯半岛北部,据信已经灭绝。亚洲野驴不是典型的驴,耳壳比非洲野驴短,蹄较大,鸣声似马。通常体长200~220厘米,肩高约130厘米;夏毛鲜棕栗、红棕色,冬毛淡灰色。
肉用驴具抗病力强、成活率高、自然生态适应性广等特性.让广大肉用驴饲养户降低了成本.开拓了更大的利润空间。肉用驴的病害相对于骡马牛羊少.特别是胃肠道疾病比马少。一般只要做好免疫和驴栏内经常保持清洁干燥.保持适应的光照.通风及饲养密度.供给肉驴饲料.保证充足清洁的饮水.肉驴极少生病。肉驴受精率和产驹率均为90%.育驹率和育成率达到95%。肉用驴自然生态适应性广,耐热耐渴.饮水量少.耐寒性差.在干热地区分布较多.不适宜在高寒山区及严寒、潮湿地区生活。鲁西、鲁东南、鲁北一带非常适合养肉驴.中国广大农村亦可以规模饲养 肉用驴性情温顺喜欢群居.既可利用果园,山坡地放养或圈养,用普通饲料加青草即可喂养.一般草类占饲料的80%左右.小杂粮是其精饲料.小杂粮秸秆是其粗饲料。也适宜于工厂化饲养.着需加快其生长速度,可饲喂配合饲辩或全价颗粒饲料。
[[File:驴5.jpg|缩略图|左|[http://big5.china.com.cn/gate/big5/sd.china.com.cn/uploadfile/2016/0302/20160302101904177.jpg 原圖鏈結][http://big5.china.com.cn/gate/big5/sd.china.com.cn/a/2016/rdgz_0302/490730_2.html 来自中国网]]]
依据当地饲养环境和市场需求选样合适的肉驴品种是投资该项目的要点。肉驴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育肥效益和今后的发晨。中国的驴按体格大小分三类:大型驴、中型驴、小型驴。养驴宜选中型驴,次之为大型驴.而小疆驴多作为制阿胶用.其肉亦可投放市场。
西南驴属于小型驴。主要产区:包括云南省各地的云南驴,四川甘孜、阿坝、凉山等地的川驴,西藏日喀则、山南等地的藏驴。环境条件:云、川、藏多高原山区和丘陵区,海拔较高,河流多,气温差别较大,干湿季节明显,产区农业较发达。主要作物为水稻、麦类、蚕豆、豌豆、甘薯、油菜。西藏更盛产青稞。作物秸秆和野草是主要饲草,豆类、麦类是主要精料。但1000多年前,驴刚引入的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产驴区多是山地。土壤瘠薄,植被稀疏,驴的饲养管理粗放,白天野外放牧,夜间以秸秆补饲,重使役和孕期才能给少量精料,因此形成了矮小的驴品种。体型外貌:头显粗重,额宽隆,耳大长;髻甲低,胸浅窄,背腰短直,尻斜短,腹稍大;前肢端正,后肢稍外向,蹄小而尖坚;被毛厚密,毛以灰色为主,并有鹰膀、背浅和虎斑;其他部分为红褐色。生产性能:云南驴性成熟早,2~3岁即可配种繁殖,一般3年2胎,如专门作肉驴饲养也可1年1胎,屠宰率45%~50%,净肉率30%~34%,每头净肉量为35千克左右。
[[File:驴6.jpg|缩略图|右|[http://pic13.nipic.com/20110302/2457331_223444249001_2.jpg 原圖鏈結][http://www.nipic.com/show/1/64/4287267k9bb1ff22.html 来自昵图网]]]
新疆驴 属于小型驴。主要产区:主要产于新疆南疆喀什、和田地区。分布到甘肃河南走廊,青海的农区、半农半牧区,以及宁夏固原、西吉一带的当地称为西吉驴。在甘肃河西走廊的武威、张掖和酒泉等地被称为凉州驴。另外在北疆各地县也有分布。环境条件:新疆属于大陆性气候,由于受高山和沙漠的影响,夏天气温高而干旱,沙漠中阳光直射,温度可达55℃。多风沙,昼夜温差大,即所谓“早穿皮袄午穿纱,手抱火炉吃西瓜”。无霜期短,降水量少,有大面积的草原牧区,也有片片绿洲的发达农区。因气候和水源的关系,农作物产量低。由于历史上社会经济条件差,农民全靠养驴农耕、驮运、乘骑代步,可以说凡有人生活的地方都有驴的分布。体型外貌:新疆驴体型矮小,体质干燥结实,头略偏大,耳直立,额宽,鼻短,耳壳内生满短毛;颈薄,髻甲低平,背平腰短,尻短斜,胸宽深不足,肋扁平;四肢较短,关节干燥结实,蹄小质坚;毛多为灰色、黑色。
佳米驴(绥米驴)属中型驴。主要产地:主要产于陕西的佳县、米脂县和绥德三县,中心产区在三县毗连地带。分布到附近各县和山西临县以及周围各省及延安、榆林市。环境条件:产区处于陕西北部黄土高原的沟壑地区,形成梁岗起伏、沟壑纵横、土地零散、道路崎岖狭窄的特点。海拔715~1350米,温差大,年平均日照达2 617~2 741小时。春季多风,夏热冬寒,属典型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年平均降水量430~450毫米,无霜期仅150~180天,适宜种植杂粮,兼种大量苜蓿,轮作倒茬以改良土壤和提供饲草。从东汉以来,农民就习惯养驴从事耕、拉、驮、乘等各种役使。常以舍饲为主,以豆麦、高梁、玉米加谷草、麦草为主,夏季喂青苜蓿。各县有一些传统的专门种驴饲养户,精选良种,承担配种工作,经长期培育形成这一地方优良品种。体型外貌:佳米驴体型中等,略呈方形,体质结实,结构匀称,眼大有神,耳薄而立;颈肩结合良好,背腰平直,四肢端正,关节强大,肌腱明显,蹄质坚实。公驴颈粗壮,胸部宽,富有悍威。母驴腹部稍大,后躯发育良好。毛为粉黑色,因白色部分大小不同,又分为两种,一种是黑燕皮,全身被毛似燕子,仅嘴头、鼻孔、眼周以及腹部为白色;一种是黑四眉,除具有黑燕皮特征外,腹下的白色面积较大,甚至扩展到四肢内侧,胸前、额下及耳根处。
[[File:驴6.jpg|缩略图|右|[http://pic13.nipic.com/20110302/2457331_223444249001_2.jpg 原圖鏈結][http://www.nipic.com/show/1/64/4287267k9bb1ff22.html 来自昵图网]]]
广灵驴属大型驴。主要产地:产地为山西省东北部的广灵、灵邱两县,分布于广灵、灵邱及其周围各县的边缘地带。环境条件:境内山岳起伏,小部分为河谷盆地,海拔700~2 300米。地处塞外山区,风大沙多,气候变化差异大,年平均气温为6.2~7.9C,年降水量420~500毫米,无霜期130--~150天,为塞外的主要杂粮产地。该地区历来重视畜牧业发展,农民养驴农耕,是中国塞外商品驴的繁殖基地。由于当时盛产谷子、豆类,又种植紫花苜蓿,农民以谷草、黑豆和苜蓿草精心喂养,注意选种选配,结合役使和放牧,形成广灵驴体型高大、体躯结实的品种特征。体型外貌:体型高大,骨骼粗壮,体质结实,结构匀称,耐寒性强。驴头较大,鼻梁直,眼大,耳立,颈粗壮,鬐甲宽厚、微隆,背部宽广平直,前胸宽广,尻宽而短,尾巴粗长,四肢粗壮,肌腱明显,关节发育良好,管骨较长,蹄较小而圆,质地坚硬,被毛粗密。被毛黑毛,但眼圈、嘴头、前胸口和两耳内侧为粉白色,当地群众叫“五白一黑”,又称黑画眉。还有全身黑白毛混生并有五白特征的,群众叫做“青画眉”,这两种毛色均属上等。
(二)冲血
也称引入杂交。目的是为了纠正驴种某些个别严重缺点,或摆脱亲缘交配而不改变原驴种类型和特征。需注意冲血的公驴品种、类型上和被冲血驴种要基本相似,而且具备改进被冲血驴种的某一性状品质。采用冲血手段,是在小型驴、中型驴分布的地区经常采用的。往往是引人中型驴或大型驴进行低代(1~2代)杂交,提高其品质,而不改变小型驴、中型驴耐劳苦、适应性强的特性。
[[File:驴7.jpg|缩略图|右|[http://pic22.photophoto.cn/20120316/0035035911314372_b.jpg 原圖鏈結][http://www.photophoto.cn/show/09864967.html 来自图行天下]]]
(三)品系(族)繁育
可将有益性状得到巩固和发展,使驴种质量得到不断改进,免受近交危害,是保持下一代较强生活力的一种重要方法。品系繁育是选择遗传稳定,优点突出的公驴作系祖,选择具备品系特点的母驴,采用同质选配的繁育方法进行的。建系初期要闭锁繁育,亲缘选配以中亲为好,要严格淘汰不符合品系特点的驴,经2~4代即可建立品系。建系时要注意多选留一些不同来源的公驴,以免后代被迫近交。品系建立后,长期的同质繁育,会使驴的适应性、生活力减弱,这可通过品系间杂配得以改善。品族是指以一些优秀母驴的后代形成的家族。品族繁育是在群中有优秀母驴而缺少优秀公驴,或公驴少、血统窄,不宜建立品系时才采用。
二、驴的杂交
这多对分布在大、中型驴产区的小型驴实施,即用大、中型公驴配小型母驴。这些地区农副产品丰富,饲养条件相对优越,当地群众有对驴选种选配的经验。通代累代杂交,品质提高很快。杂交,对肉用驴也是一个重要的繁育方法。
2.经6天过渡期后,即可进入育肥期,粗饲料谷草、棉籽皮、大豆秸、玉米秸等自由采食;混合精料每头日喂3.5公斤~4公斤,其组成为:棉籽饼或大豆粕、花生饼50%,玉米面29%,麦麸20%,食盐1%,另每头每天加喂碳酸氢钠20克。
3.育肥期间要限制运动,供给清洁饮水,每天刷拭驴体,保持圈舍和周边环境干燥卫生。育肥60天~70天即可屠宰。
幼驴育肥。[[File:驴8.jpg|缩略图|右|[http://image.cnhnb.com/image/jpeg/head/2018/10/31/cfbed5b57a5844158c4648e90493c54e.jpeg 原圖鏈結][https://www.cnhnb.com/gongying/3618118/ 来自惠农网]]]
1.购进的驴先驱虫,不去势,按性别、体重分槽饲养。
2.初生驴吃6天初乳,7天后哺母乳,15日龄训练吃由玉米、小麦、小米各等份混匀熬成的稀粥,加少许糖,诱其采食,日喂10克~20克。 3.22日龄后喂混合精料80克~100克,其配方为:大豆粕加棉仁饼50%、玉米面29%,麦麸20%,食盐1%,1月龄每头驴日喂100克~200克,2月龄日喂500克~1000克,9月龄后日喂3.5公斤,全期育肥共耗精料500公斤。如将棉籽炒黄或煮熟至膨胀裂开,每头驴日喂1公斤,育肥效果更佳。
7.每20头~25头驴为一群,自由活动,自由采食粗饲料,自由饮水,自由采食盐分。
8.每天刷拭驴体,清除粪尿,清扫食槽。
== 新生驴驹护理 ==
当驴驹产出后,应立即擦掉嘴唇和鼻孔上的黏液和污物,接着进行断脐。断脐有两种方法:徒手断脐和结扎断脐。(一)徒手断脐现多采用。这种断脐法脐带干涸快,不易感染。其方法是:在靠近新生驴驹腹部3~4指处,用手握住脐带,另一只手捏住新生驴驹脐带向胎儿方向捋几下,使脐带里的血流人新生驴驹体内。待脐静脉搏动停止后,在距离腹壁3指处,用手指掐断脐带,再用5%碘酊棉球,充分消毒残留于腹壁的脐带余端。不必包扎。但每过7~8小时再用5%碘酊消毒1~2次即可。只有当脐带流血难止时,才用消毒绳结扎。不论结扎与否,都必须用碘酊彻底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