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936
次編輯
變更
何良俊
,無編輯摘要
==生平事蹟==
何良俊與弟[[何良傳]]皆有俊才之名氣<ref>《明外史·何良俊傳》:「良俊,字元朗。松江華亭人。少篤學,與弟良傳並負俊才。」</ref>。嘉靖十一年(1532年),歲貢入國學<ref>《四友斋丛说》卷三十五《正俗二》:「某以壬辰(1532年)應歲貢出學,至壬子(1552年)謁選到京,中間歷二十年。」</ref>。因用功過度,又屢試不中,四十歲左右患精神疾病,稍不當意,輒大肆詬詈<ref>《四友斋丛说》自序:「何子少好讀書,遇有異書,必厚貲購之,撤衣食為費,雖饑凍不顧也。……如此蓋二十五年所,何子年已幾四十,無所試。何子遂得心疾,每一發動則性理錯迕。與人論難,稍不當意,輒大肆詬詈。」</ref>。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以[[蔡羽]]之先例,薦授南京翰林院孔目<ref>《[[明史]]·文徵明傳附何良俊傳》</ref>。不久棄官返鄉,時值[[倭寇]]侵擾,移居[[蘇州]],與[[張之象]]、[[文徵明]]等人友好。與弟何良傅並稱「二陆」。後隱居著述,萬曆元年(1573年)卒<ref>[[張仲頤]]《重刻四友齋叢說序》:「内翰何先生撰《叢説》三十卷,以活字行有年矣,歲癸酉(1573年)續撰八卷,先生慮板難播遠而說有改定,議捐長水園居重繕雕梓,不意是歲先生遘疾不起。」</ref>。著有《[[何氏語林]]》三十卷<ref>《明史·藝文志》</ref>、《四友齋叢說》三十卷、《世说新语补》等。
==何良俊曲論==
明代著名的戲曲理論家、藏書家何良俊有一本關於戲曲方面的著作,這本著作叫做《曲論》,《曲論》中對當時戲曲的批評和評價對後世都有一定的影響。
曲論明確強調了戲曲創作寫意的特點,而且對當時戲曲行業內盛行的考據之風提出了自己的批評建議。《曲論》中的主要的一個觀點就是,作家在進行戲曲劇本創作的時候一定要以“本色”為主要的指導思想,在劇本的設置上應該盡量的自然、流暢,切記不要多添加粉末,使劇本顯得生硬和矯揉造作,將人物刻畫的不真實。因此何良俊也對《西廂記》、《琵琶記》等戲曲作品提出了自己的批評,也許在何良俊的眼裡,這些作品都有些略顯造作了。
另外何良俊的《曲論》中還有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就是劇本上寧可語句有些不通順,也要盡量保證語句在音律上的工整。
<ref>[http://www.zgls5000.net/mingchao/217160_2.html 縱觀歷史>著作曲論對後世有何影響?]</ref>
==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