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68
次編輯
變更
臺灣黑熊
,無編輯摘要
'''臺灣黑熊'''([[学名]]:''Ursus thibetanus formosanus'',[[科名]]:食肉目(Carnivor)熊科(Ursidae)。<ref name=“國家公園">{{cite web |url=https://np.cpami.gov.tw/youth/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2531&catid=24&Itemid=34 | title= 台灣黑熊 | language=zh | date=2 | publisher=台灣國家公園 | author=|accessdate=}}</ref>
[[布農語]]:tumaz、[[賽夏語]]:somay、[[鄒語]]:cmoi、[[卡那卡那富語]]:cumai、[[太魯閣語]]:kumay)。分佈在亞洲地區18個國家的亞洲黑熊(Ursus thibetanus),最大的特徵是胸前V字形斑紋和大而圓的耳朵。臺灣黑熊是 [[ 亞洲黑熊 ]] 的一個亞種,外型和其他六個亞種相當。吻部延長而形似狗,又名「狗熊」。台灣陸地上最大型的食肉動物,也是原生的唯一熊類。雜食性,以植物莖葉和果實為主食,並喜食蜂蜜、蜂蛹。森林性動物,生性羞怯、行蹤隱蔽,通常會避開人類。數量稀少,為台灣法定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ref name=“科學人">{{cite web |url=https://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id=2015 | title= 山林的靈魂:台灣黑熊 | language=zh | date=2 | publisher=科學人雜誌 | author=黃美秀|accessdate=}}</ref>
黑熊曾經廣泛分佈於台灣低至高海拔的森林,由於棲地破壞和過度獵捕,現今野外的數量急劇減少,分佈範圍約僅剩全島面積1/4,多為干擾較少的偏遠山區或保護地。目前有出沒記錄的最高為海拔3700公尺,但牠們偏好2500公尺以下的低、中海拔,以闊葉林和針闊葉林混合林為主的山區,這些地區除了可提供適當的隱蔽,也有豐富且多樣的食物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