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6,065
次編輯
變更
無編輯摘要
曹植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文学家]],[[才高八斗]],[[七步成章]],辞采华茂,骨气奇高,在后世有较大影响,同时期的墓葬在我国发现较少,因此曹植墓对于[[文学史]]、[[考古学]]等方面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山上有许多[[龙山时期]]的灰陶片,以及[[春秋战国]]至[[西汉时期]]的遗物,并且有“重云洞”、“绿葫居”、“四眺亭”、“夕照轩”、“倒影阁”、“羊茂台”、“仙人脚印”等八大景观。
1992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f>[https://www.tuniu.com/guide/v-caozhimu-12822/jianjie/ 曹植墓景点简介],途牛旅游网 2019-12-16 </ref> 。
基本信息
曹植墓位于中国北部山东省东阿县城南20公里处的鱼山西麓,是三国时期魏国(220年~265年)著名诗人,曹操第三子陈思王曹植的墓冢。曹植(192年~232年)字子建,所作的《[[七步诗]]》仍为世人广为传诵。
曹植墓始建于魏太和七年(233年),1981年和1985年曾先后进行过修葺 <ref>[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data/wwbhdw/txt/2006-12/13/content_7499440.htm 曹植墓],中国网 2006-12-13</ref> 。墓冢依山而建,以砖石磊筑而成,占地面积约1200余亩。墓室为前堂后室的砖室墓,前堂面积约17平方米,后室面积约4平方米。
墓壁均以青砖错缝平砌而成。前堂后室之间辟有门,并以砖封护。墓内发现有[[石圭]]、[[石璧]]、[[青玉璜]]、[[玛瑙泡]]、[[云母片]]以及[[陶器]]等随葬品共132件。
==出土石碑==
墓前左侧还立有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重修的碑楼1座,碑楼内放置有隋代所立的曹植墓碑 <ref>[http://hanqingshui.blog.sohu.com/44609616.html 游曹植墓],搜狐博客 2007-5-4 </ref> 。碑通高2.47米,宽1.03米,厚0.21米。碑冠与碑身以整石雕出,碑文共935字,兼用篆、隶两种书体。 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三国]]时期墓葬仍然很少,因此曹植墓的发现,对于[[文学史]]和[[考古学]]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石碑介绍==
因经年久远,古建筑均已湮没不彰,只剩几幢古碑。古碑中隋开皇十三年(593年)所立的神道碑甚为珍贵。该碑高2.57米,宽1.03米,厚0.21米 <ref>[http://blog.lcxw.cn/s409752.html 《曹植碑》书法艺术欣赏] ,聊城新闻网 2011-10-9</ref> 。碑顶呈半圆形,石料较粗,为灰白色岩石质,有额无题字,但龛中,粗镂造像,因年代久远,造像面容已毁,只剩残迹。额背浅雕盘龙,尚清晰可辨。碑文22行,每行42字、43字不等,共931字,漫漶脱落57字,现存874字。此碑早年曾湮没在大清河(今[[黄河]])中,到清代始捞出,还置于墓前,并建碑楼保护。另外还有2方石刻也较为珍贵。其一是明传碑,字迹剥蚀严重,仅能辨认碑冠“魏陈思王传碑”6个小篆体大字标题。另一方是大明弘治八年山东按察司洽阳九皋子用章草狂书的一首七律诗,诗曰:“人才三国数谁良,子建于曹独有光。七步诗成名盖世,千年冢陷骨闻香。鱼山西麓斜阳老,胶水东阿衰草荒。今日我来寻掩处,精灵安妥花傍徨。”墓前现还存有清代题诗碑和[[民国]]时期墓碑一幢,保存良好。 1996年11月曹植墓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铭文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