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26
次編輯
變更
楚国
,→中原争霸
[[熊通]]之子[[楚文王]]定都于[[郢]],此后为扩充领域,楚国与其他诸侯国经常发生战事。[[楚成王]]时,楚在令尹[[子文]]的治理下更显强盛。[[楚成王]]四十年(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楚大败,晋师“三日馆谷”,向周天子献楚捷“驷介百乘、徒兵千”,但是此战并未损耗楚国实力,楚中军全身而退,楚国仍然不断向中原小国扩张势力,陈、蔡、许、郑并未一面倒向晋国,比如陈国仍然一直向楚国进贡,此战后过了几年,[[楚穆王]]又开始北上扩张势力。
[[楚穆王]]十二年(前613年),楚穆王卒,子熊旅立,是为[[楚庄王]]。庄王即位三年,不出号令,日夜为乐,<ref>[http://www.guoxue123.com/new/0001/cgs/006.htm 楚庄王立威定霸],国学网</ref>。三年后改革朝政,攻灭庸国,开始争霸战争。楚庄王八年(前606年)春,楚庄王亲领大军北上,以“勤王”名义攻打陆浑之戎,至于洛水,直抵周天子都城[[洛邑]]附近,在周王室边境陈兵示威。[[周定王]]惶恐不安,派周大夫[[王孙满]]慰劳楚庄王。楚庄王在接见王孙满时,问[[九鼎]]之大小、轻重。九鼎是天子权力的标志。楚庄王问九鼎,意在“示欲逼周取天下”,由自己取而代之。[[王孙满]]见楚国国势炽盛,只得委婉地答道:“在德不在鼎。……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庄王一方面以“楚国折钓之喙,足以为九鼎”表示实力;另一方面也意识到条件还不成熟,便退兵了。 [34] <ref>《史记·楚世家》:八年,伐陆浑戎,遂至洛,观兵於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王孙满曰:“呜呼!君王其忘之乎?昔虞夏之盛,远方皆至,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桀有乱德,鼎迁於殷,载祀六百。殷纣暴虐,鼎迁於周。德之休明,虽小必重;其奸回昏乱,虽大必轻。昔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王乃归。</ref> 楚庄王十七年(前597年),楚围郑国,迫郑降,晋国派兵救郑,两军于邲会战,晋军大败。此战后,楚庄王欲将晋军的尸体堆积在黄河边,筑成“京观”,被大臣劝止,成为成语“[[止戈为武]]”的由来。此后,陈、蔡、许、郑俱从楚。楚庄王二十年(前594年),楚围宋,宋告急于晋,晋不能救,宋遂与楚言和,尊楚。这时中原各国除晋、齐、鲁之外,尽尊楚庄王为霸主,确立了楚庄王在[[春秋五霸]]的历史地位。史载,透过战事,楚国先后吞并了四十五个较弱小的诸侯国。邲之战后,楚庄王称霸中原,但是[[晋国]]国势犹不可忽视,楚、晋、齐、秦这东南西北四大国围绕中原小国进贡的争霸战争,暂时让楚国获得优势。
楚共王十六年(前575年)[[鄢陵之战]],楚国被[[晋国]]击败,此战只是暂时阻挡了楚国北上的势头。[[楚康王]]三年(前557年)晋国在[[湛阪之战]]再次击败楚国,攻到楚国[[方城]]之外(今河南方城至泌阳间)。
此后,晋国内乱,转而扶持吴国对抗楚国。中原诸小国,苦于连年战争,期盼和平,于是 [[ 宋国 ]] 的向戎多方奔走,约合晋楚两国,并会同各诸侯国召开了盛大的 [[ 弭兵之会 ]] ,"弭兵"是停止战争的意思。 [[ 楚康王 ]] 十四年(前546年),弭兵之会在宋国举行。 [[ 晋 国|晋]] 、 [[ 楚 国|楚]] 、 [[ 齐 国|齐]] 、 [[秦国| 秦 ]] 、 [[宋国| 宋 ]] 、 [[ 鲁 国|鲁]] 、 [[ 郑 国|郑]] 、 [[ 卫 国|卫]] 、 [[陈国| 陈 ]] 、 [[许国| 许 ]] 、 [[ 曹 国|曹]] 、 [[ 邾 国|邾]] 、 [[滕国| 滕 ]] 、 [[蔡国| 蔡 ]] 等14国参加了会议。会议决定:晋国和楚国共为盟主,各国共订盟约,不再打仗;除齐、秦外,各国都要向晋楚两国同样朝贡。弭兵之会的结果是晋楚两国平分中原霸权。 ===受挫于吴===王子围篡位自立,是为[[楚灵王]]。楚灵王连年[[穷兵黩武]]、对外扩张不止,几度大规模地对[[吴国]]用兵,结果还是无功而罢<ref>[http://www.guoxue123.com/new/0001/cgs/008.htm 吴破郢与春秋末楚国的复兴],国学导航</ref>。 [[楚平王]]即位后,一反楚灵王之所为,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楚平王“息民五年”后,政局日趋稳定,国势亦渐恢复,即可向外图谋进取时,却因贪恋女色,重用佞臣,从而把楚国引向歧途。楚平王一反常态,忠奸不分,听信佞臣[[费无极]],杀忠臣[[伍奢]]、[[伍尚]],迫使[[伍子胥]]出逃,对属国问题又未妥善处理。 [[楚昭王]]十年(前506年),吴王[[阖闾]]派[[伍子胥]]、[[孙武]]率军攻打楚国,在史上著名的柏举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楚军,吴军五战五胜攻入入[[郢]]都,楚几乎覆亡。这时越王[[勾践]]趁机攻打吴国,秦国也出兵帮助楚国,在这样形势下,楚将[[子西]]率领楚军回击吴军,接连取得胜利,楚国才得以光复<ref>[http://www.guoxue123.com/new/0001/cgs/011.htm 战国初楚国的内外形势与吴起变法],国学导航</ref>。 ===[[吴起]]变法===楚惠王即位后,各国形势继续出现新的变化。[[吴国]]被[[越国]]打败,无力与楚国争霸。楚国又先后灭掉[[杞国]]、[[莒国]],西面与[[秦国]]修好,东面压制衰败的[[越国]],积极向东扩展领土。使楚国重又复强,以大国强国的地位步入战国的行列,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到了楚悼王(前401年)的时候,各国有争霸立威变成了更现实的攻城掠地,许多小国被大国吞并,楚悼王不得不寻找出路,正在此危殆之际,在[[魏国]]协助[[李悝]]改革、抗秦有功的[[吴起]]来到了楚国。由于吴起在魏国政绩卓著,军功赫赫,所以一到楚国,就受到楚悼王的重用。先任为宛(今河南南阳市)守,防御韩、魏。一年以后,晋升为令尹,主持变法。 然后,吴起变法并没有彻底改变楚国,由于楚悼王薨逝,楚国旧势力将吴起处死,轰轰烈烈的吴起变法就此夭折<ref>[http://www.guoxue123.com/new/0001/cgs/011.htm 战国初楚国的内外形势与吴起变法],国学导航。 ===重拾霸业===
==参考资料==